俄罗斯旋转轨道膨胀研究_市场经济论文

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通货膨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92年1月俄罗斯开始以激进的“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全面推行价格自由化以来,连续四年通货膨胀率(这里指消费价格总指数)居高不下,超过三位数:1992年高达2505.8%,1993年开始逐年下降,1993年,1994年,1995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44.2%,214.8%和131.4%。据俄经济学家估计,1992年至1995年间俄消费价格上涨了1600多倍。恶性通货膨胀阻碍了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整体改革进程,价格信号严重失真使市场机制远远不能成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力量,高通货膨胀降低了居民的储蓄倾向,打击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助长了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使整个经济生活陷入混乱之中。同时,俄罗斯的恶性通货膨胀还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滑坡:1995年与1992年相比,俄国内生产总值已下降42%,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8%,农业生产总值下降27%。俄罗斯的通货膨胀不是普通的滞胀,而是倒退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成因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显然是无法解释清楚,俄罗斯政府照搬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也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俄通货膨胀的产生发展有其特殊性,与俄罗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存在的双轨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俄这一阶段的通货膨胀定义为转轨型通货膨胀。

所谓转轨型通货膨胀是指一国在基本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通货膨胀。基本经济条件的变化指所有制形式及金融、财税体制等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俄罗斯来说,基本经济条件的变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轨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指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等宏观调控机制的市场经济化,微观方面主要指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

2.具体经济政策的急剧转变。包括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物价政策上实行价格自由化,在产业政策上调整部门结构,实行军转民方针,努力转变工业和农业发展落后的不合理局面。

俄罗斯的通货膨胀正是在这种基本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显示出与一般通货膨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些特点。

一、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

纵观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1992年1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实施价格自由化后,物价急剧上涨,从而导致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原苏联一直侧重于发展重工业,造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发展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造成消费品严重短缺,长期供不应求,加之前苏联国营企业生产的高消耗和底效益,造成许多生产资料也相当短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就称原苏联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概括为“短缺经济”体制。在“短缺经济”体制下物价水平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稳定,是因为受到政府强制性的管制价格和低价政策的压力。如果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矛盾不再受到压制,“短缺经济”将造成物价上涨,因此“短缺经济”中存在着抑制性的通货膨胀、即隐蔽的通货膨胀。1992年1月俄政府宣布将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一步放开,结果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瞬间爆发,就是原苏联旧有的价格体制弊端的集中反映。

政府原打算通过价格自由化达到理顺价格关系,刺激生产发展的目的,但在俄罗斯存在生产的高度垄断性,市场机制没有形成,竞争也不充分的条件下企业往往利用价格自由化之机,用提价而非增加生产的手段牟取暴利,使原来短缺的商品更加短缺,这犹如火上浇油,更加助长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

实行价格自由化后的物价飞涨本来已经刺激了对货币的需求,而俄政府推行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更加剧了货币供求的矛盾。俄政府原以为实行紧缩政策、控制住货币发行的源头就可以抑制住通货膨胀的发展,但1992年初的紧缩政策使许多企业丧失了支付和周转能力,“三角债”问题成为生产正常运行的严重阻碍,加上政治上反对派的攻击,俄政府被迫从6月起放松银根,增加对企业的货款,中央银行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这样,物价上涨就“逼使”货币供给增加。从1992年1月到6月可以看作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第一阶段,从图表1中可以看出:1992年1月宣布价格自由化后,物价水平达到最高点,月通胀率高达245.3%,而货币增加后的第一个高峰却在政府放松银根后的6月份,货币供应量M2的月增长率高达28%。

1992年—1993年月通货膨胀率与月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表(表1)

第二阶段:由于货币供给增加推动物价上涨。

盖达尔政府在1992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对控制货币问题起了很大作用,但紧缩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生产持续下降,投资萎缩,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迫使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辙,松动银根。从1992年6月起供应量M2就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增长,1992年6月到12月货币供应量M2的月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月通货膨胀率,表明第二阶段货币供给增加带动物价上涨的趋势,如1992年10月、11月、12月货币供应量M2的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创记录的32.5%、35.7%、37%4%以后,1993年1月份通货膨胀率随之达到了31%的又一个高峰。

放开价格和紧缩银根是盖达尔政府实施休克疗法的主要措施,政府原计划1992年货币供应量不会超过1991年的2倍,实际上由于紧缩政策没有坚持下去,导致1992年全年货币供应量实际增加了15倍,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同时货款激增,1992年货款总额比1991年增加了35倍。货币扩张,信用膨胀,更激化了市场上商品供求的矛盾,1992年全年消费物价上涨了25倍,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了20—30倍。

1992年6月到12月可以看作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放松了银根导致货币供给增加推动物价上涨达到新的高峰。

3.第三阶段:货币供给增加与物价上涨两个因素相互推拉,交织作用形成综合性通货膨胀。

盖达尔政府及其推行的休克疗法以失败告终,1993年新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上台后立即表示要把改革过渡到新的阶段,即把最大注意力放在稳定工业生产、加强居民的社会保障、稳定财政和加强卢布地位上。但实际上后两个任务与前一个任务之间充满矛盾:稳定财政必须要紧缩银根,控制开支,减少福利补贴,而增加信贷支持生产提高福利又必然引起预算赤字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加剧。新总理上任后面临的是生产危机和财政危机交织的复杂局面,现实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政府必然要在稳定生产和稳定财政之间采取一条折中的路线,结果是物价上涨和财政赤字需要货币扩张,货币扩张增加了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而商品短缺又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同时货币扩张又缺乏合理的自我调节机制,转轨之初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使这种状况还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物价上涨需要增发货币,在货币发行过量的条件下,货币又持续地位上物价,这两个过程循环上升进入第三个阶段:形成了过量货币拉动物价和物价上升又逼使货币发行的局面,这时货币发行和物价上涨的先后作用关系已不明显,在第三阶段,俄政府就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稳定货币先后进行了几次政策上的调整,但一直没有摆脱“通货膨胀——生产滑坡——通货膨胀”这个几年来困扰其经济的恶性循环。

二、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引起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政策成因和体制成因。其中政策成因是近期内起主要作用甚至决定作用的因素,它一般与同期集中出台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密切相关,而体制成因是在较长时间内,即整个转轨期间起作用的因素。分析短期的通货膨胀时人们往往列举许多政策成因,认为是推行某项改革措施带来了通货膨胀,但若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措施出台的经济环境、条件和必然性,就会必然涉及到体制成因。由于政策成因易于被观察到,因而我们要从政策中去挖掘体制成因。

(一)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成因

1.激进的价格改革政策

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俄罗斯在价格政策上,采取了一步到位全面价格自由化的激进作法,同时又没有实施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引发了1992年恶性通货膨胀。

原苏联的价格体系积弊累累:消费品价格长期过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之间存在过大的剪刀差,国家对物价的补贴过多,价格长期由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制订,严重背离价值,在原苏联“短缺经济”的条件下,隐蔽性通货膨胀其实早已存在。早在1991年,尽管价格尚未放开,年通货膨胀率已高达168.0%,这表明多年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1992年1月2日,俄总统叶利钦宣布生产资料中的85%和消费资料中的90%价格完全放开,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决定。1992年6月俄政府提出的《深化经济改革纲领》又规定1993年进一步放开能源及能源产品的价格。1993年俄政府又相继放开了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粮食等商品的价格。

价格自由化是建立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问题在于放开价格的步骤和时机,以及有没有遏制物价飞涨的有效手段。在商品极其短缺和生产滑坡的情况下骤然放开价格必然引起物价飞涨,从而成为国民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俄政府原以为放开价格会很快刺激有需求商品的生产,扩大商品的货源和供应量,政府严格的货币紧缩政策又会使居民购买力一定程度地下降,这样市场供求就会很快平衡,加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形成遏制物价上涨的有利因素。政府估计,放开价格后最初不可避免的暴涨会很快趋向稳定,1992年全年物价上涨不会超过两倍,但实践与设想相距甚远,仅1992年一年消费价格总指数就达到2505.8%,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

(1)俄广泛存在的生产高度垄断不会由于放开价格就消失,放开价格不等于自动形成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

(2)对于商品涨价,刚刚跨入市场经济大门的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内部消化能力很低,不相应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就难以生存;

(3)俄不仅消费品短缺,由于企业生产的高消耗和低效益,许多生产资料也相当短缺,因此价格上涨不仅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存在成本推进的因素。

2.财政和货币双紧未能始终如一地实施下去,结果出现了高预算赤字和滥发货

币的倾向。

在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俄政府把财政货币政策作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为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俄政府采取了紧缩财政和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

在紧缩财政方面,一方面削减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增加财政收入。削减财政支出主要是压缩基本建设的集中投资,大幅度削减各种价格补贴和亏损企业的补贴,削减军费开支和行政机关费用。增加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强硬的税收政策实现的。1992年俄罗斯对企业征收高额所得税,税率高达38%,另外还对所有商品征收增值税,税率也高达28%,同时还取消了许多税收优惠。据俄经济学家统计,实行新的税收制度后,使企业利润有70—80%要上缴国家预算。

在紧缩货币方面,为控制通胀,俄实行强硬地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的政策。在完善二级银行体制,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宏观调控的同时提高贷款利率。规定中央银行为预算赤字提供的货款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实行银行许可证制度,限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数量的增长,同时还提高了居民的存款利率以回笼货币。

政府最初设想,只要咬紧牙关控制住货币、信贷发行和预算赤字就能控制住物价,避免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实现国家的财政金融的稳定。但实践与设想却完全相反:原计划预算赤字应在1992年内基本消除,最多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实际执行结果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1993年这一数字又上升到9.4%,1994年更高达10.4%。原计划1992年货币发行量不会超过1991年的两倍,实际上却增加了15倍,1993年又比1992年增加了6倍,1994年比1993年增加1倍;同时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没有实现所谓的“紧缩”:1992年的贷款余额达到5.1万亿卢布,1993年达30.5万亿卢布,是1992年的6倍,1994年又增至82.9万亿卢布。

从1992年至1994年的财政货币状况来看,双紧政策并没有贯彻下去,双紧政策由紧到松的重要原因是政府过高地估计了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紧缩政策骤然间全部撤消了对企业的财政支持,同时又加以高税收、高利率,这对于大多数吃惯了国家补贴,国家不投资就难以增产的企业来说,不可能不造成休克。紧缩政策几乎使所有的企业都丧失了支付和周转的能力,正如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所说:“三角债已成为俄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高税收也成为企业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过度的紧缩政策直接威胁到相当大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结果是生产下降的幅度的势头大大超过了政府的预料。

面对急剧恶化的生产形势,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坚持紧缩政策,结果是70%的企业被迫停产;二是放松银根,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结果将是物价上涨,稳定财政金融的设想告吹。政府此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在政治经济形势的压力下,政府于1992年6月被迫选择了后一条道路。

3.滞后的产业政策

面对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俄政府虽然注意到了应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但受双紧政策的制约,不可能采取实际措施,因而失去了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转轨初期,消费品生产下降的幅度赶上甚至超过了生产资料生产下降的幅度(如图表2所示),进一步扩大了供需缺口,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俄1992-1995年工农业生产下降幅度表(表2)

1995年与1991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了46%,而民用消费品工业的降幅与之相比几乎是同步的,其中1994年民用消费品工业的降幅在所有工业部门中也是最大的。消费品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93年的7.7%降至1994年的5.8%。

消费品工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使原来短缺的商品变得更加短缺,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不得不将消费品市场拱手让与他人,目前俄大城市中至少有50%的消费品市场已被外国商品占据,更加剧了俄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俄转轨型通货膨胀的体制成因

俄于1992年初开始实施的休克疗法,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一个急转弯,几十年来深深植根于经济生活的计划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新旧体制必然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因此,双轨体制的摩擦冲突是引起围轨型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在急剧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双轨体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1.宏观层次的双轨制对通货膨胀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俄罗斯打破了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但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即没有实现政府调控职能的转变。由于急于向市场经济过渡,俄一步到位地实现了价格自由化,而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等在内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却明显滞后: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控制手段,主要是指令计划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是已经失效,或是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新体制的经济约束机制又未能及时建立,这就使得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以至于微观失调,宏观失控,最后导致政府预算约束软化,货币超经济发行,下面以金融体制双轨制和财政体制双轨制为例分析宏观体制双轨制对俄通货膨胀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1)金融体制双轨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前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峪行体制,1991年11月,俄颁布了新的银行法,明确提出了建立二级银行体制的金融改革目标——俄联邦银行成为中央银行,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先后陆续出台的几部有关金融改革的法律,构建出俄罗斯未来的金融框架。

通过改革,信贷资金管理、外汇资金管理,利率管理体制、汇率体制及其他金融业务,受到市场规则的影响,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金融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新旧两种体制,两种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还很难统一起来,形成摩擦冲突,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的不力: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调控不办专业银行没有完全商业化,使计划和市场双方面的货币需求都拉动了货币供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和资金的不合理配置。下面将着重分析俄金融体制双轨制对货币和信贷供给的扩张作用。

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作用应是控制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流通,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而处于转轨之初的俄罗斯,其联邦银行并不能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在制订和执行金融政策方面还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左右。中央银行与财政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相互制约的宏观机制,银行从属于财政的状况没有根本地改变,这时对于预算赤字的弥补就会演变为印钞机的加速运转,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1992年至1994年俄罗斯联邦预算赤字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是靠中央银行对财政部的贷款弥补的。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表明中央银行在调控货币方面是缺乏独立性的。(如表3所示)

俄联邦预算赤字及中央银行对财政部的贷款(表3)

转轨初期,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也是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对一些信贷资金的约束依然是软的,例如,1992年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统一贷款总量中,大约有1.9亿卢布是按政府的决定拨出的(作为给各部门的专门贷款和急需拨款),俄中央银行独立决定的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只有0.6亿卢布。由于中央银行调控乏力,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涌现对扩大货币发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截至1995年俄的商业银行已骤增至2568家,保险公司已达到3000多家,投资基金会发展到800多家,证券交易所也大约有50多家,数目众多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剧了中央银行对其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如1994年10月11日的俄卢布汇率风波就暴露了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外汇投机和交易管理不力,导致卢布汇率暴跌及新一轮高通货膨胀的开始。

(2)财税体制双轨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财税体制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工具,也是调控市场机制,刺激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原苏联对财税体制的后一种作用认识不足,尚不知如何运用。俄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必然会出现财税体制双轨制的现象,所谓财税体制双轨制,实际上是转轨时期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上的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并存,也是国家在资金运用上的计划化倾向与市场化倾向的并存。财税体制双轨制必然引起预算赤字的增加,而后者又是引发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转轨之初财政体制双轨制对预算赤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由高度集中的财税体制向三级财税体制过渡中,原来高度集中的财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地方取得相当大的财权,但由于地方与中央之间的事权没有划分清楚,加上地方主义的存在及财税政策上对困难地方倾斜不足,地方私自截留中央税款,导致中央预算赤字增大。

1992年1月,俄政府开始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将原来高度集中的财税体制划分为三级财税体制,第一级为联邦级,第二级为共和国,边疆区,州级,第三级为共和国、边疆区,州以下的地方级。围绕税种的划分和税额的分配比例,联邦财政和地方财政产生了矛盾,总的来说,改革后预算政策中扩大地方财政是 个大趋势,所以地方预算收入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但受到传统计划体制的联邦和地方之间的事权没有划分清楚,尽管地方预算收入在上升,但其支出的比重还在下降,这导致几乎所有的预算赤字都集中于联邦。(见下页图表4)

俄联邦预算与地方预算的关系(表4)

②财税体制双轨制还表现在税制不规范,存在高税率、低征收和严重的税收违章现象,偷税、漏税经常发生,给预算收入带来损失。

俄在推行休克疗法初期,本着降低预算赤字,维持预算收支平衡的目的,将税率定得很高:增值税高达28%,利润税高达38%,自然人所得税最高达60%,这样一来俄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仅上缴增值税和利润税就占到其利润的70%。(1992年执行一年后不得不降低),这自然使企业极为不满,加上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欠税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税收流失给预算收入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另外,俄在转轨之初政策措施的失误对扩大预算赤字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转轨中的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这与俄转轨中预算赤字所具备的特点密切相关:

首先,转轨中预算赤字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1992—1996年连年出现赤字。在原苏联计划体制中也出现过赤字,但时有时无,可以通过行政方法结合经济方法加以消除,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赤字的消除越来越困难。

其次,转轨中的赤字有着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由于双轨体制的摩擦冲突在加剧,而且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国家的债务负担沉重,预算赤字的增加不可避免。

再次,转轨中预算赤字对货币发行具有扩张效应,货币发行量远远大于预算赤字绝对量。如下图表5所示。

1992年至1993年俄罗斯货币M[,2]增发量与预算赤字的关系表(表5)

为什么转轨中预算赤字会对货币发行产生强烈的扩张作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呢?

这里需要论证的是财政和信贷的关系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财政资金运动是社会资金运动的主体,财政资金运动对售贷资金运动起决定作用,这表现在一级银行体制下银行依附于财政的现象。在俄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大财政小银行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俄罗斯开始构建二级银行体制,但俄联邦银行不可能立刻变为独立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俄急剧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物价迅速上涨,经济遭受动荡,国家在稳定财政和稳定生产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因此难以下决心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银行依附于财政的局面。这就决定了在转轨中,特别是转轨之初,财政的地位仍高于金融,财政政策仍重于货币政策(这特别表现在1992年6月盖达尔政府在议会的压力下被迫放松银根,增加了对企业的贷款)。在这种形势下,信用膨胀的成因主要来自于预算赤字,在俄联邦银行没有真正具备独立性之前,政府遇到财政赤字,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联邦银行的发钞票来弥补,1992年俄联邦预算赤字的100%靠联邦银行发行贷款(货币)来弥补,1993年这一数字是61.3%,1994年为73.6%。因此说,转轨时期的预算赤字必然会对货币发行产生强烈的扩张作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微观层次的双轨制对通货膨胀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微观层次的双轨制是指转轨中私有化企业、特别是大中型私有化经营机制中计划性与市场性双轨并存导致企业虽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但缺乏自我约束的压力,没有成为真正的完全的市场主体。

休克疗法的制订者认为,国有企业过去是行政附属物,没有活力,因此经济效益低下,如将其改造为私有制企业,产权落实,经营机制自然会转变,企业便可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效率随之会提高。因此,俄罗斯在所有制改造问题上采取了加速私有化的战略。从1992年10月到1994年6月,俄政府完成了私有化的第一阶段——证券私有化,使非国有成份的产值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从数量上看,私有化似乎达到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根据俄经济部和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来看,小型私有化企业效率较高,大中型私有化企业经济效率并没有提高,与未私有化的企业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因为小私有化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容易,大中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困难重重,国有企业形式上在短短几个月摇身一变为股份公司,但仅靠总统一纸私有化改革令是不能使私有化企业自动转换经营机制的。

实施休克疗法后,政府仓促取消了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调控权,给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由订价的权力,但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高度生产垄断性难以立即被破除,在市场机制没有形成的条件下,取得自主经营权的企业在接到市场发出的商品短缺,价格自由化的信号后,企业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提高产量、提高效率,而是利用垄断地位提高价格。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只有追求最大利润的动力,却没有受到市场竞争的约束,其经营机制的双轨性质决定了其乱涨价的必然性。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经营机制的转换尤为困难,根据实行股份制私有化的第二个方案,在有2/3的职工同意之后,企业集体即可购买本企业51%的控股权,近80%的企业采取了这一方案但他们所能集中的本企业职工的私有化证券有限,远不够用于购买控制权,便挪用本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以收购企业外的私有化证券,结果控制权常落入企业原领导人手中。这种私有化方式只是从形式上和法律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尽管产权转移速度很快,但经营机制变化很小。因控制权被原企业掌握,失去了吸收其他股东投资的可能性,同时也失去了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的可能性,加上政府几乎放弃了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调控,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的市场、法律约束机制都很薄弱,而自主经营,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却很强烈,私有化企业中经营机制十分混乱、矛盾重重。

企业经营机制的双轨制决定其必然是既依赖市场,又依赖政府的不完全市场主体,其经营机制既破除了计划经济的框子,又没有彻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效益当然不可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率低下,企业亏损率高,成为转轨中俄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而转轨过渡的激进性又使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得及建立,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企业也不能全部宣布破产,使企业仍负债经营,并且继续要求政府提供贷款、其结果必然是迫使货币发行,通货膨胀加剧。

三、对俄罗斯转轨型通货膨胀前景的分析

步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五年——1996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继1995年通货膨胀率131.4%以后,1996年俄全年通胀率预计有望控制在两位数,这一方面固然与俄政府自从1995年以来将通货膨胀问题列为首要经济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经济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就是根本的原因在于在俄国家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俄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双轨摩擦的现象趋于缓和,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俄通货膨胀中的转轨成因也越来越少。

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基本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产生转轨型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俄罗斯,由于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轨伴随着基本社会制度的演变,大大加剧了转轨的激烈程度,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混乱,加上政策措施的连连失误,使转轨型通货膨胀呈现出恶性发展的势头。虽然近两年俄年通货膨胀率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应清醒地看到,俄经济形势不但没有根本好转的迹象,甚至还呈反复恶化的趋势:199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相比下降3%,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许多经济学家曾判断1996年俄经济将滑至谷底并开始复苏,而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1996年1—8月俄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工业生产总值也下降2%,没有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暂时生效的种种反通胀措施必然要破产。对于1992年刚刚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俄罗斯来说,要想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走一段漫长的道路,而在这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摩擦冲突则是不可避免的,双轨体制并存仍是引起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俄罗斯旋转轨道膨胀研究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