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一种科学的重读(书面语)--蒙上阴影的农业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理念看_政治经济学论文

“回到马克思”:一种科学的重读(书面语)--蒙上阴影的农业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理念看_政治经济学论文

《回到马克思》:一种科学的再阅读(笔谈)——被遮蔽的重农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思路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笔谈论文,学派论文,思路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5)02-0001-16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冷静地考察一下,这实 在不能说是一块已被深耕过的土地。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从根本上制约了我们的研 究框架,这就是传统教科书体系中的分割——把马克思主义分成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 会主义三个部分并由不同的专业人士分别研究、分别讲授的模式。这种传统的研究模式 ,使得统一的马克思思想,在现代研究者的理论视域中破碎了。而张一兵教授提出解读 “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一种统一的、全貌的理论图景。这 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研究的深度来说,都无疑是一种突破。然而,张一兵先生提 出了一个正确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古典时代政治经济学的语境,却没有提供一个正确 的理论平台——没有全面地再现古典经济学的内涵与全貌,仅着眼于斯密到李嘉图的英 国经济学的线索来考察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使得镶嵌在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中 的社会结构解剖这一分析范式的深刻哲学意蕴在研究视域中消失了,从而直接影响了对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构架的把握。

一、古典经济学的哲学构架与知识型问题

张一兵教授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根据“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的考察方法, 指出古典经济学的哲学构架是社会唯物主义。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只有机械唯物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些概念,张一兵先生的“社会唯物主义”概念可谓“横空出世”。 不少人或许以为这不过是又制造了一个新名词,其实不然。

后现代大师福柯认为,从1775年到1825年,在财富的分析中,财富本身被“生产”所 取代,劳动成了新的实证的认识领域,也只有到这个时候,由于现代经济学以及生物学 、语言学的出现,人文学科才成为可能。福柯因此把马克思的经济学视作与李嘉图同属 于一个权力谱系,并明确提出,他的主题是“反对由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经济决定 论和阶级斗争所作出的历史分析——造成的偏移,19世纪末叶,这个主题导致了对全面 历史的研究,在这样的全面历史中,一个社会的全部差异都可以被归结为单一的形式、 某种世界观的结构、某一价值系统的建立和某一文明的一致的类型”(注:福柯:《知 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回到我们所讨论的古典经济学的哲学 构架问题,根据张一兵先生的观点,古典经济学的哲学构架(用福柯的术语来说就是“ 知识型”)是社会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根本的异质性。我认为,这 实际上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回应了福柯对马克思的攻击,并且提出一个长期以来我们在马 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被遮蔽掉的问题: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哲学构架有没有合理的 地方,马克思的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哲学构架有什么异质性。我们过去的传统观 点是,马克思是在1845年完成唯物史观革命之后,用这种新的方法论研究经济学而创立 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根据张一兵先生的观点,马克思的哲学构架并不是在哲学思考 中完成的,而是在经济分析中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马克思在经济分析中超越资 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知识型”直接相关。这与福柯通过考察生物学、经济学、语言学 等学科的共同的、潜在的结构的“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之处则 在于,福柯通过对“知识型”转变的考古学观察,提出“马克思对李嘉图悲观主义的修 正根本上属于共同的思想方式”;而张一兵先生通过对经济学之哲学构架的分析,提出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哲学构架是社会唯物主义,它从根本上说是异质于马克思政治经 济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架。由此观之,张一兵先生在《回到马克思》中提出的 “社会唯物主义”概念是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构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支点 。

二、重农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的多重语境

尽管我们充分肯定“社会唯物主义”概念所指认的哲学构架之意义,然而,需要指出 的是,作为提炼“社会唯物主义”范畴的古典经济学概念,张一兵教授对其历史语境、 特殊的内涵的把握有所偏差,尤其是对重农学派在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范 式中的重要性没有察觉。张一兵先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程是这样叙述的:从“ 重商主义—重农主义—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逻辑进程”来看,这种“在具体 经济学科中无意识地确立了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主要是以斯密和李嘉 图为主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确立的,而重农主义者不过是古典经济学的前一个阶段。因 此,张先生进一步指认,“李嘉图的科学方法论是从斯密的后一种方法萌生出来,并由 此形成了一个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新层级:真正的科学抽象的方法”(注: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第61页。),这“成为社会唯物 主义第三层级的新的基础”。张先生认为,古典经济学只有在斯密和李嘉图那里才达到 它哲学境界的最高层次——社会唯物主义,从而构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在 这里,张先生之所以把李嘉图称作“社会唯物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因为李嘉图确立了 “资产阶级制度生理学——对这个制度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生活过程的理解——的基础、 出发点,是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注: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第61页。)。也就是说,张先生是以劳动价值论或者 是“劳动”作为判断古典经济学哲学构架——社会唯物主义的基础。由于李嘉图是比较 彻底地坚持了劳动价值论的抽象分析方法,因此被张先生当作社会唯物主义的最高层级 。由此可见,张先生是从斯密到李嘉图这条线索来理解古典经济学的,而实际上,这只 是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这一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并非全部。那么,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 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古典经济学这个概念是马克思首创的, 但是在当下的研究话语中,它已经被西方学者赋予了多重的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 这个概念则导致不同的分析视角。概括说来,在西方学者那里,古典经济学这一概念处 于三重不同语境之中:第一重语境指认的是古典经济学的“模糊”内涵。它是指西方学 者比较随意使用的古典经济学这个概念,它没有明确的内涵,只有一些大致的外延—— 等同于“政治经济学的古典时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古典时期”这个概念,从 西方经济学史的界定来看,是以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界,马歇尔之前被称 为古典时期;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目前 使用最为广泛的古典经济学概念,在这一语境中,英国经济学家往往更被重视,而法国 重农学派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这可能是导致《回到马克思》一书主要以英国古典经济学 为基础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内涵之原因。第二重语境,是指认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内 涵,熊彼特曾从经济分析的视角明确提出一个“古典学派”概念来代替西方学者比较模 糊的“古典经济学”概念(注: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第3页。)。第三重语境,是后现代大师福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提出 区别于古典时代“财富分析”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

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概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外延。其外延马克思明确界定过:“古典 经济学在英国从配弟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弟结 束”(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1页。),由此可 见,法国古典经济学(重农学派)是古典经济学这个概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张一兵先生 在其分析中显然忽视了这一部分内容。从内涵来看,古典经济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简称。因为“经济学”这个概念只有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之后才取代了 “政治经济学”这个在资产阶级学者看来容易引起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觉醒的概念。在 马克思那个年代,“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另一种叫法而已,而“政治经济学”这 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自希腊。与近代政治经济学的发生具有“亲属”关系的是古代希腊 的“政治学”,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分工、货币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 学》和《尼科马奇伦理学》中对私有财产、分工、交换、价值、货币等问题的分析。马 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中就引用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经济学 观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737页。);在《 资本论》中谈到分工、使用价值时引用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注:《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5页。)。从历史上看,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资 产阶级为自己的政治构架—社会结构进行所谓的“科学论证”是分不开的。因此,古典 时代的“政治经济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不如说是“政治学”,其基本范式就是 从古希腊的政治学中所开始的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从这一点来看,重农学派的社会 阶级结构解剖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作为法国重农学派开端的布阿尔吉尔通过对社会阶级的分析来说明金银如何超出了它 的自然职能。最有代表性的是魁奈,他的名作《经济表》分析了社会各个阶级在产品分 配中的地位,这是第一次典型地运用了分析社会经济结构的逻辑演绎法。魁奈的《经济 表》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对劳动的社会分工进 行说明。魁奈认为,对于社会经济的自然秩序,“最先必熟悉这个再生产机构的全部过 程。因而这里的问题,是解剖这个机构,用解剖学来说明,它的一切部分,它的各部分 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此来显示出这种机构的组织。”(注:《魁 奈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4页。)。魁奈在这里明确提出 了重农学派的经济分析范式: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交往的关系”,只能通过解 剖的方法来分析它各个部分的结构关系。魁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了 斯密。正是这种《经济表》所展示的逻辑方法,经过斯密的中介之后,被李嘉图在经济 学中进行彻底的应用,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平台。这就是马克思后来在《剩 余价值理论》中所肯定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即:“一种是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内在 联系,可以说是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作为重农主义顶峰的杜尔哥把社会 分为二个阶级——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还进一步把生产阶级分为“经营者”和“单 纯的工资劳动者”。

总之,在重农学派的理论发展进程中,对社会阶级结构进行分析的古典经济学范式已 经成型。由于斯密与重农学派的重要成员(如魁奈、杜尔哥)有密切的往来,法国重农学 派的这种分析范式被斯密等英国经济学家所继承,李嘉图则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这 个更高的历史条件下,以劳动价值论作为逻辑前提,应用重农学派的分析范式对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尽管李嘉图代表 了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最高成就,但是从分析范式本身来说,其最重要的基础——社 会结构分析,却是在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手中已经奠定下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重要 的理论基础——生产关系这一范畴也是在重农学派社会结构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

标签:;  ;  ;  ;  ;  ;  ;  ;  

“回到马克思”:一种科学的重读(书面语)--蒙上阴影的农业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理念看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