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邱浩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邱浩

邱浩

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桥梁建设中,在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及优势,然后总结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控制要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桥梁工程建设量增加、规模扩大,与此同时桥梁施工技术也得以发展,并凭借诸多优势用于桥梁施工中,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减少混凝土使用量,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探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在当前的桥梁工程施工中,多使用预应力技术,而且随着大跨度桥梁工程量的增加,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桥梁建设业发展,必须加大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所谓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指在物体荷载前,借助强度比较高的钢筋对混凝土施加压应力,使其处于应力状态,便于保证结构在巨大荷载下不开裂,或缩小裂隙宽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由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的,能克服以往混凝土结构缺陷,增强结构耐久性和刚度[1]。

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一般来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①改善桥梁结构性能。桥梁工程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延缓裂缝的产生时间,减轻桥梁荷载。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能消除荷载挠度,形成大跨度的空间;②增强纵向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纵向作用延缓斜向裂缝的产生时间,增强纵向承载力;③改善结构内力。该施工技术能平衡混凝土结构中的反向荷载,改善结构内力,预防变形;④提高恢复弹力。当混凝土结构荷载卸掉后,预应力能促使裂缝闭合,提高结构的恢复弹力;⑤增强抗疲劳强度。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钢筋的抗疲劳强度多控制着混凝土结构,其预应力作用也增强着抗疲劳强度。

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2.1搭建支架和安装模板

桥梁工程施工前通需要搭建支架支撑整个工程,简单来讲就是搭建工程骨架,因此支架搭建前应安排专人测量,随后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如何搭建支架,搭建完成后能否承受一定荷载等,这些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支架搭建完成后,就要对模板进行安装了,多遵循从下到上的顺序。同时还要严格按要求安装,并在根据测量结果在相应位置设置拱度,保证日后工序的顺利施工。另外,模板安装期间还要保证完全符合调查数据。对于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施工人员应认真、耐心的进行密封,保证模板顺直、整齐[2]。

2.2绑扎钢筋

桥梁施工中会使用大量钢筋,而且钢筋类型也比较多,如架立筋、受力筋等,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绑扎、处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对钢筋进行处理时,首先要由专人根据图纸数据制作骨架,然后再安排焊接人员拼装,最后用电焊固定、定位和绑扎。

2.3安装孔道和压浆

通常情况下,孔道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多技巧,其中轨道固定法就是常用方法。在固定预应力孔道时,施工人员多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套管长度,保证其和管道长度处于一致状态。在对管道进行连接时,极有可能出现接头情况,若接头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体的稳定性、耐久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紧密包裹接头,当然包裹程序要反复多次,预防漏浆。

孔道安装结束后压浆处理,操作流程包括:①制备泥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泥浆制备时要选用出厂1个月内、强度在42.5以上的水泥,同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期间先加水、再加水泥,搅拌2分钟左右;②清理孔道。由于波纹管施工过程中会产生颗粒、锈渣等,故而压浆施工前要彻底清扫孔道,保证管内无杂质;③压浆。预应力技术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技术,和桥梁承载力关系密切。为保证预应力科学合理,首先要保证混凝土压浆密实,然后保证预应力筋张力强度符合标准,保证后续工程正常施工;在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模拟实验时,要准确把控实验时间,最好控制在24小时以内;压浆施工期间还要严格把控压浆稳定性和力度[3]。

2.4安装钢绞线

桥梁施工使用钢绞线时,需要提前运至施工现场,在潮湿环境下极易出现锈蚀、氧化现象。故而在使用钢绞线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旦发现钢绞线损坏,必须及时更换。与此同时,还要检查钢绞线质量,查看表面是否出现污渍,然后再确定钢绞线长度:L=L0+Ld,其中,Ld表示张拉端的长度,L0表示两端锚具间的孔道长度。在预应力穿梭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多个导向槽、转向装置,间接增加穿梭施工难度,所以在预应力穿梭时多使用单根预应力穿梭的方法。当然,预应力穿梭期间还要保证钢丝不缠绕,否则将无法符合设计标准。所以,预应力穿梭过程中,应提前按照顺序对钢丝线、锚板孔、密封盖进行编码,预防错乱。

2.5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先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满足条件后才能投入使用。当前多使用集中拌和的方式搅拌混凝土,时间多为60-90s,以拌和均匀为主;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先检查预埋件、波纹管,满足要求后再浇筑处理。分析得知,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两次浇筑,先浇筑腹板、底板,顶部钢筋安装完后再浇筑顶板混凝土。而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则为持续不间断的,由于内部结构钢筋密集,因此在用振捣器振捣时,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直到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为止。混凝土振捣期间要尽可能的减少模板、波纹管膨胀,预防漏浆。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对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尽量保证表面潮湿,通常需要在表面喷洒适量水或覆盖塑料膜。对于寒冷天气的施工,还要做好保温处理,比如在表面覆盖塑料膜或涂刷保温涂料。

2.6拆除模板和支架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拆除模板和支架,该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小心谨慎,以免损害整个混凝土结构。当然,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拆除。实际拆除中要格外注意各部分的拆除顺序,比如在搭建支架、安装模板时,先安装的要在拆除后再拆除,反之,后搭建的要先拆除。模板和支架拆除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且操作中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2.7预应力筋张拉

在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前,施工人员要先检验张拉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检验通过后才能张拉处理。预应力筋需要的相关设备要安排专人管理,张拉前调试千斤顶,并为每台油泵配置压力表,通常为两台,一台为正式压力表,另一台为备用压力表。借助曲线检验和校对,保证压力表、张拉力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尽量保证千斤顶张拉力、钢绞线轴线重合,详细、全面的记录数据变化情况。

3、小结

综上所述,为充分发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应尊重工程特征,合理选用施工工艺,从而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增强预应力值,提高施工质量。另外,还要根据要求选用管理手段,加强对钢筋绑扎、搭建支架和安装模板、安装孔道和压浆、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工序的控制力度,在提升桥梁工程建设能力,增强抗腐蚀性的同时,推动桥梁建设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华.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4,25(35):196-197.

[2]马世康.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4,36(28):171-172.

[3]周明.分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7,13(20):161-162.

论文作者:邱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论文_邱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