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桩基工程越来越多,而由于桩基工程的特殊性、隐蔽性和专业性,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而桩基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为工程的下道工序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而得到广泛重视。本文结合桩基检测的重要性,归纳了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桩基检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总结了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技术方法,展望桩基检测的未来,对未来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促进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桩基检测技术;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1、桩基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桩基工程越来越多,因而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而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近10 年来,检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桩基工程检测的单位有700 家以上,从事桩基检测仪器制造的单位有10 余家,动测仪器的软件、硬件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诚然,我们在先进检测技术上的创新和开拓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桩基检测的发展史及现状分析
2.1 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国内基本上没有桩基静载测试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才逐步发展起来。传统静载荷试验采用手动加压、人工操作、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进入到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桩基静载试验作为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
2.2 低应变检测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2.3高应变检测
我国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研究是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到90 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问题,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其后面向国内大量的灌注桩检测,已有单位在模型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方面甚至更具有中国特色。
2.4 声波透射法
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结构混凝土声学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20 世纪70 年代,声波透射法开始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目前大量使用的数字式声波仪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几乎所有的数学运算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
2.5钻孔取芯法
目前钻孔取芯法主要应用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上,同时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区也用在检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钻芯法是一种微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
3、目前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
3.1 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声波透射法、高低应变法等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一般适用符合/ 一维均质杆件,假定的混凝土桩,不能完全适用于组合桩,异形桩、薄壁钢管桩;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水泥搅拌桩、碎石桩、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桩、GFG 桩等桩型,也不能简单套用基桩工程中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钻孔取芯法目前几乎九成以上都用在混凝土灌注桩检测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桩基动力检测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桩基完整性动力分析,基本上不能对截面的变化程度作出定量评定,而只能对桩身缺陷的存在作出定性和定位的判断;大批试桩中能鉴别出肯定合格的基本完整桩和肯定不合格的严重缺陷桩,对许多具有中等程度缺陷桩,较难对其合格性作出判断。桩基承载力动力分析,物理数学模型、力学模型、桩土材料模型、计算公式、分析流程、应用软件及仪器设备等各个方面,在对承载力的分析计算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承载力分析计算的系统误差,是本质的、急需创新的不足。
3.3 静载荷检测存在的问题
现场准备工作不认真,测试仪表不符合要求,在加载设备方面,受现有设备的限制,采用大千斤顶量测小吨位桩,不认真执行规范制定的试验步骤,提前加压或记录,卸载时不进行回弹观测;检测报告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无工程概况及土层分布情况。
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地下室,其桩的有效长度应从最底层地下室的底板算起,受施工时间条件所限传统的静载方法无法测得其有效桩长的实际承载力。近年来尽管有各种动测方法,也需大量的动静资料对比才能提高其精度。
3.43.检测的市场行为不规范
由于检测市场不规范、片面压价,一些单位在检测工程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有个别单位还出现出卖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或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交给无资质方使用的现象;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阻止外地检测队伍的进入,妨碍了技术进步和检测质量。
4、桩基检测的创新和发展
4.1 单一性检测技术
静载荷试验。增加了仪器硬件技术的创新和科研:发明了自动化测读和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精密测试仪器,能够满足野外昼夜连续测试的要求。传感器本身带有液晶显示器能够将接收信号同实测位移数据进行对比。系统对于自动控制中的加压与稳压部分,压力控制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同时在软件设计中增加了自适应点触式加补荷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加荷时产生的超压现象。
低应变反射波法。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记录分析基桩完整性。桩型、施工工艺对基桩的完整性以及缺陷类型影响很大。因此查看地质资料、了解施工记录对确定缺陷位置有很好的帮助。利用定量分析软件对基桩缺陷程度的判定。同一工程的地质和施工状况大致相同,通过寻找被测桩之间的共性,再来分析每根桩的情况,往往能有效的提高分析效果。
高应变法。由于桩土系统的复杂性及外界噪声的影响,从而使有用信号难以直观把握,因此采用良好性能的信号分析技术,提取有用信号是最终正确判断桩身特性的基础之一。在经典谱分析中主要采用了FFT 变换、倒频谱分析及希尔伯特变换。
5、桩基检测的展望
深基坑支护桩的检测,目前国内尚无明确规定。对于桩身质量可用动测法检测,对于其横向承载力没有可行的检测方法。用动测法测定支护桩的横向承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研制和改进孔底沉渣测定仪,控制和检测灌注桩孔壁泥皮厚度的设备,对提高施工阶段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快速荷载试验法将是一个试验手段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有些地方规范已明确规定了快速荷载试验法的试验步骤。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方法是大承载力桩基静载试验的一种发展方向,但这种技术方法才刚刚兴起,其理论研究还在进行当中,该方法测出的上段桩的摩阻力方向是向下的,与常规方法测出的摩阻力方向相反,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现场对比试验。
6、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桩基工程越来越多,因而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而得到广泛重视,努力做好桩基检测工作是保障整个施工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雪峰,吴世明. 基桩动测技术[ 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张义梅. 浅谈高应变动力试桩法[ J] . 江苏煤炭,2002.
[3] 曹宇春,吴世明,高广远. 检基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 上海地质,2002.
论文作者:吴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桩基论文; 承载力论文; 工程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声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