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论是日本这样的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拉美、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展开的。具体分析起来,经济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类型的模式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怎样结合工业化的特定阶段选择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国制定工业化战略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这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对其进行认真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迪。
一、外贸主导型模式和外资主导型模式
在一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根据其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不同形式,可以将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外贸主导型模式和外资主导型模式。
1.外贸主导型模式
所谓“外贸主导型”模式,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出口产业,占领国际市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并利用出口所得外汇进口原材料,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弥补国内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缺陷;与此同时,严格控制进口,限制外资流入,以保护国内幼稚企业,发展民族工业。
从工业化国家的情况来看,日本可作为实行“外贸主导型”模式的典型。它在战后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限制外国竞争,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以下一些政策措施: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以减少进口需求。为了减少外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这些国家采用各种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同时大力扶植本国的重化工业,实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以减少进口需求。日本最初的限制进口措施主要是外汇配额制和进口数量限额制,有限的外汇收入优先分配给出口产业,用以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奢侈品和与新兴产业相竞争的商品的进口则受到严格限制。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来自发达国家贸易自由化的压力,日本转而更多地倚重关税手段保护国内市场。对贸易自由化的审慎态度使得日本的进口商品结构长期以初级产品为主,制成品所占比重很小。1965年,日本进口中初级产品的比重为74.0%,制成品为23.3%,此后的大多数年份后者都在20%以下。(注:朱立南.评日本从贸易立国向对外经济综合战略的转变现代日本经济,1992(1))这种尽可能减少进口的政策,从商品流入方面降低了经常项目的风险。
第二,大力振兴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日本促进出口扩大的措施包括出口优惠金制度、出口振兴税制和出口保险制度等。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推行出口导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所得外汇收入迅速用于引进先进技术,或用于设备更新和投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出口产业部门的市场效率,改善于出口结构。1960~1985年间,日本的出口额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1985年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出口产品中重化工业品的比重从1955年的36.7%,提高到1965年的62.0%和1975年的83.3%(注:朱立南.评日本从贸易立国向对外经济综合战略的转变.现代日本经济,1992(1))。
第三,动员国内储蓄,限制外国直接投资。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些国家运用各种财政、金融手段动员国内储蓄,同时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日本为了加速企业资本积累,长期实行低工资、低税收和高折旧率政策,对红利和利息免征所得税;而对几乎任何消费品都课征重税,以抑制消费,促进投资和储蓄。日本政府还通过发行建设国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实社会资本,改善投资环境。在金融领域,采取高度保护与严格限制并举的方针。这些政策措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日本战后的储蓄率与积累率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1971~1973年平均积累率为39%,1974~1979年平均为32%,1980~1982年平均为32%(注:张锁柱.战后日本高速度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与特点.现代日本经济,1990(1)),从而在限制外资流入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国内储蓄就完成了赶超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任务。
2.外资主导型模式
所谓“外资主导型”模式,就是通过大力引进外国资金,来弥补本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并通过外资的引进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可以作为实行外资主导型模式的典型;从某种程度上说,拉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实行的也是这种模式。外资主导型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战后,许多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政策失当,面临着国内资金积累不足、国外资金流入锐减的困境,给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们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纠正了在对外经济关系上的一些偏激做法,对外资实行了开放政策,由限制转为利用,并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外资的流入。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便以贷款的形式积极引进外资,1962~1990年,共引进外资459.88亿美元,其中外国贷款393.84亿美元(注:金大中政府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的原因及政策措施论析.当代韩国,1999(11))。韩国将这些巨额资金主要投于制造业、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原材料、设备、技术的进口,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韩国工业化的进程,使其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新加坡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是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见长的。据新加坡官方统计,1960~1970年间,新加坡制造业中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6.4%,1970~1980年间为23.9%,到1986年,外资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82.4%(注:肖海泉等.实现利用外资良性循环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199)。大量外资的流入,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在新加坡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按不变价格计算,制造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61年的13.2%上升到1981年的23.9%。而在制造业总产值中,1980年外商独资企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为58.7%,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为25.7%,两者合占84.4%。(注:肖海泉等.实现利用外资良性循环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07)这说明,以外资为主的制造业已成为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第二,外资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输入。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的外资企业几乎全部是靠外国技术建立起来的;而且,引进的技术高度密集在汽车、冶金、电力、通信、医药等部门。这不仅推动了原有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许多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订有培训当地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计划,有的还选拔巴西的高级职员到海外母公司进行培训。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巴西的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大为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已拥有世界第二位的造船能力、第八位的汽车生产能力和第十四位的机械生产能力,并发展起飞机制造业、核工业、宇航工业等更为先进的制造业部门。韩国由于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外国贷款,故采用了其他各种办法来引进技术。这些办法主要有:以许可证贸易方式从国外购买技术,聘请外国专家、技术人员到韩国工作,派遣大量人员出国学习和进修。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引进技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有利于通过多方选择以降低引进技术的成本,而且也避免了一些外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在韩国投资以牟取暴利。
第三,外资带动了出口产业的增长。许多外资主导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且劳力充足,工资低廉,对外国投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也乐意利用这些国家的优势,在此设立出口生产基地。巴西自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起,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生产领域的促进作用,加上采取了其他鼓励性政策措施,使出口贸易得以迅猛增长,1968~1984年间,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达18%(注:肖海泉等.实现利用外资良性循环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30),大大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资企业的出口生产活动不仅提高了当地工业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而且它们还利用其丰富的出口销售经验带动产品的出口。1962年,新加坡制造业的出口总额仅为1.20亿新元,到1982年,这一数额增加到218.59亿新元,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为198.37亿新元,占90.7%(注:肖海泉等.实现利用外资良性循环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08)。1980~1990年间,泰国、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14.0%和10.9%,1990~1995年间进一步提高到14.2%和14.4%,其中约有1/3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注:陈文鸿等.东亚经济何处去——’97东亚金融风暴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7)。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外资主导型国家,外资不仅青睐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当地工业配套能力的增强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它们也越来越多地转向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如半导体业、家用电器业、汽车制造业、仪表仪器业等,从而使得东道国的出口结构逐步改变了以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而出口结构的改善则带动了这些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其相继摆脱了农业国的身份,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3.评价
无论是外贸主导型模式还是外资主导型模式,其核心内容都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进而促进本国工业化。然而,两者实施的前提不同,面临的后果也不尽相同。若采用外贸主导型模式,须解决两个前提:第一,国内具有较高的储蓄率和积累率,以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公式中的储蓄缺口,从而能够在严格限制外资流入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为本国工业化提供巨额资金;第二,国内具有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较强的技术消化能力,从而能在有限度进口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自身力量解决资本品的供给和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并为出口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实施外贸主导型模式会带来以下一些消极后果:
第一,要在短期内动员到足够的国内储蓄,迅速积累起实现工业化所需巨额资本,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实施特殊的财政金融手段,包括大规模财政投资和金融压抑。这种“赶超型”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在工业化初期效果尚好,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副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如日本通过大量发行国债的办法来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动员国内储蓄、鼓励投资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2001年度,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已占到GDP的8.2%,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更高达141.5%(注:日高级财政顾问警告:日本十年内破产.http://business.sohu.com/)。在这种财政格局下,日本政府的任何宏观调控手段显然都难有作为。又如,日本为了保证产业资金的充分供应,尤其是为了使资金向重点产业倾斜,长期对金融机构实行高度保护和严格管制,这虽然对推进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造成了资金配置以银行为核心的局面,以及金融机构竞争力低下的后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饱受“泡沫经济”泛滥和银行不良债权拖累之苦,莫不与此有关。
第二,外贸主导型模式强调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因而在大力扶植出口产业发展的同时,压低公共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使国内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国民的消费水平未能随着经济发展而相应提高。比如,日本虽然人均收入高居工业化国家榜首,然而在住房、环境、物价等生活质量方面普遍缺乏其他富裕国家那样的感受,这显然有违经济发展的初衷。另外,日本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后,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由高储蓄率和巨额贸易盈余带来资金的大量过剩。大量过剩资本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造成资产价格猛涨,成为20世纪90年代其“泡沫经济”形成的重要原因。
采用外资主导型模式也需解决两个前提:第一是克服经常项目风险。在外资主导型模式下,不仅需要在相当长时间内进口加工用的机器设备,还需要进口零部件,因此经常项目可能出现持续的逆差。如果能不断完善国内工业体系和提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发展中间产品制造业,进口刚性就会逐步下降,经常项目风险会因而降低。第二是克服资本项目风险。虽然这种模式突破了在外贸主导型模式下国内储蓄水平和出口能力对经济发展速度的限制,但是任何形式的外资流入都是以将来的资本流出为代价的。因此,无论是外国直接投资,还是对外借款,实质上都是一种负债,必须偿还。而外资的偿还又是以出口外汇收入为基础的,一旦经常项目发生危机,资本项目难免不被波及。因此,这种模式对外汇收入和外汇储备的要求很高。
实施外资主导型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是:
第一,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实施外资主导型国家的出口增长的确很快,出口结构也的确得到优化,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重迅速提高。然而,这些国家的制成品工业大多属于较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加工工业,其特点是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而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这种加工工业对中上游产业的关联度小,组装环节的加工增值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势必逐渐失去竞争力;另外,随着外资企业进入投资回报期,许多国家还出现外资利润汇出额大于外资流入额的现象。因此,这种贸易结构必然给国际收支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使许多国家的经常项目长期出现赤字,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稳定。
第二,在外资主导型模式中,出口对进口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为降低进口刚性,增加进口竞争力,最终消除经常项目赤字,就要求外资的使用必须富有成效,能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且应以流动性较低的直接投资为主。然而,许多国家为了追求高速增长,过早开放资本账户,指望以资本项目盈余弥补经常项目赤字。资本项目的开放确实使外资流入量大增,但是增加的多数是以商业贷款和股票投资形式进入的短期资金。短期外资谋求见效快的回报,大量涌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造成“泡沫经济”,极易酿成资本项目危机。
二、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
根据一国工业发展和进出口的关系,可以将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
1.进口替代模式
所谓“进口替代模式”,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这一模式在许多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曾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
综观近代经济发展史,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工厂”以来,其他国家为完成工业化,一般都是从实施进口替代开始的。不过,由于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同,它们实施进口替代的进程有很大差异。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先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其进口替代一般从建立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入手;另一类是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国家,其进口替代内容一般侧重于建立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基础工业。但不管实施哪一类进口替代,这些国家通常都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如贸易保护政策、外汇管制政策和较严格的外资限制政策等等,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并借此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进口替代模式及其所实行的相应政策,对于这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起到广泛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欠发达国家的束缚。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应主要从事制成品生产;欠发达国家由于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方面拥有优势,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应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按照这样一种分工格局,显然会拉大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进口替代模式则主张欠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本国的制造工业,通过替代制成品进口带动经济增长,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为欠发达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其次,这一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欠发达国家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并加快了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出现了多样化的工业生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少欠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份额超过30%,达到或超过了先进工业国家的平均水平,开始被称为“半工业化国家”或“新兴工业国”。
再次,这一模式的实施,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的改造,过去那种落后的经济结构开始有了改变。这表现在:在GDP中,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上升很快,而农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同时,在制造业内部,那些侧重基础工业进口替代的国家,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轻工业。
但是,随着进口替代的深入,这一模式及其有关政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对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方面,进口替代模式不是根据本国幼稚产业成长的实际需要实行必要的和短期的保护,而是使这一保护成为长期的、全面的和高度的保护,从而导致生产的高成本,降低了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第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上,这一模式以损害农业和出口工业部门为代价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同农业和出口工业部门相比较,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系数往往较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而加快农业和出口工业的发展,则更易于发挥欠发达国家的优势。第三,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方面,进口替代模式的实施,固然使国外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大大减少,但是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却急剧上升。同时,进口替代期间有关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使工业产品出口因成本高、质量低而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也因本国币值高估而受到影响。结果,进口替代模式不仅没有达到缓和国际收支困难的目的,相反使情况日趋恶化。
尽管进口替代模式存在着上述局限,但其毕竟是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所不得不采取的发展模式。只是在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国家才可能进行新的选择:或者是转向出口导向模式,或者是在更高层次上实行进口替代,即用本国生产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等资本货物来取代进口产品。
2.出口导向模式
所谓“出口导向模式”,就是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来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由于在实施进口替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影响了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因此一些国家,如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亚洲“四小”在实行一个短期的进口替代之后,很快转向“面向出口”的发展模式。它们指望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口国外廉价的原料和能源,发展制成品制造工业或加工装配工业,并通过出口来带动经济的增长,缓和国际收支的严重压力。在此之后,其他国家如拉美的巴西、墨西哥,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先后程度不同地采用这一发展模式,或采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模式。
实施出口导向模式,关键是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为此,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进口替代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
第一,在外贸政策上,主要是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
第二,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除给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优先提供外汇或实行“外汇留成”、“出口奖金”等制度外,最主要的是改变在进口替代情况下高估汇率、从而不利于本国产品出口的局面,甚至直接实行货币贬值的政策;
第三,在投资政策上,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等方面的优惠;
第四,在外资政策上,为解决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吸收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打开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大部分实施出口导向的国家先后颁布和实行了有吸引力的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给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和方便。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实践证明,出口导向模式对于促进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模式肯定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意义。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促进其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一模式为一些国家摆脱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所造成的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这些国家的进口替代达到一定阶段后,由于这一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和其他因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如生产成本高昂、经济结构失调、竞争能力减弱、对外依赖加剧等等。出口导向为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们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积极发展国内主导产业的产品出口,带动了关联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经济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进口替代模式所导致的困境。
再次,出口导向模式的实施,对于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些国家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促进了本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这不仅为它们提供了资金积累,使增加国外机器设备及原材料的进口成为可能,同时也直接促进了与出口工业有关的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工业的增长,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有些国家已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
但应看到,出口导向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问题之一,在出口导向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主要是为了出口,因此造成这些国家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对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问题之二,出口导向模式由于突出和强调出口产业的发展,常常导致其他产业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流向出口产业,造成其他产业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到这些产业的发展;问题之三,在片面追求出口增长的冲动下,容易忽视国内消费,造成国内消费品短缺,并由此加剧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3.评价
对于上述两种模式的评价,需要结合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需要注意其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和具体结构;否则,难以得出恰当的结论。实践表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顺利运行和获得成功,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形成一定的机制,拥有一定的政策手段与工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模式并无实质上的对立,而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通过出口产业的增长来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同时伴随着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和进口替代产业的成长。日本、韩国的经验便是对此的证明,同样,进口替代也不必然地排斥出口导向。出口的增长可以增加收入和提高购买力,从而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新的产品市场的出现,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本国产品同进口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经验上看,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同时并存是完全可能的。在一个国家往往可以同时看到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和进口系数的下降,特别是当该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之后,该国既能大幅度增加制成品的出口,同时也能大幅度减少制成品的进口。
此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者也可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例如,一国通过进口替代提高了本国的生产能力,这也意味着该国的出口能力有了提高,因为新增的生产能力可被用来增加出口生产。同样,出口的增长也可有助于更有效地实施进口替代。
事实上,战后以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的情况表明,初级产品的出口最初为最终消费品和其他一些易于制造的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市场;更高层次的进口替代,即对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进口替代,可直接和间接地通过出口制成品的生产获得经验;而不同层次的进口替代又为出口制成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因此,通过对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所能得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是:依一国所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相继性、替代性和互补性。
标签:进口替代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日本工业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