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继电保护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同时还能加快电网建设发展步伐。电力企业要深化对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智能电网及其继电保护内容,并探讨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依托于各种先进技术的智能电网得以发展,并成为未来电网的主要发展趋势。智能电网集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继电保护技术是维护电网运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智能电网环境下,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电网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加快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不断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使其与智能电网相适应,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1智能电网及其继电保护内容
1.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是指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电网,通过物理电网建设实现新能源控制技术、测量传感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之间的融合,相较于传统的电网系统,智能电网的功能性和效率性更加突出,但其系统组成也更加复杂。除电网技术体系和电网基础体系外,智能电网还包括电网规范体系和智能服务体系。智能电网不仅实现了电能的有效管理和输送,还能通过通信技术确保电力企业对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控。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除强化技术和管理外,还应拥有智能服务体系,以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使得用户在享受基本电能服务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增值性和智能化的其它服务。
1.2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内容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防止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的情况发生,保障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维持在准确的状态中,为了防范误动现象现象的发生,需要对智能电网的保护手段进行创新,来规范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第二,隔离故障,这是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最为根本的工作,对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检测,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智能电网中存在的故障,进而把其中存在的故障有效隔离开,进而防止故障扩大;第三,确保互感器工作稳定,互感器是继电保护中较为核心的设备,与智能电网需求进行深度融和,加大互感器在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以此来推动互感器在智能电网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发挥到最大,进而对继电保护工作进行严格控制。
2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2.1系统重构技术
系统重构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组和配置继电保护系统,同时要保证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符合电网结构,以此来优化继电保护效果。智能电网中存在多处重新构制的系统,致使性能与结构出现诸多变化,合理运用系统重构技术,可以满足智能电网处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行继电保护工作,其主要强调的是继电保护中的维修、诊断,从而满足智能电网系统重构的需求。比如,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中,某一部件出现故障,系统重构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智能电网自动修护,进而及时解决部件故障,这充分体现了系统重构技术的优势,而传统的电网运作是不可以利用系统重构的,也不能进行自主处理,所以智能电网在应用系统重构技术,可以确保故障自动修复,进而提升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
2.2广域保护技术
所谓广域保护技术,指的是以子域作为分析单位,对子域内继电保护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并对其进行域内和域外的综合判定。在当前保护技术中,广域保护技术更为先进,其以智能电网内各个子集作为分析和处理的单位,能够在整个域范围内实现对该子集继电保护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并对故障成因进行判断,从而为系统处理问题提供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广域继电保护主要以安全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两方面内容为主,其中自动安全控制主要就是处理电网自身存在的故障,为其提供各种处理方法来方便电网能够自行解决故障;而继电保护则是能够最快的做出保护反应,加大了与电网保护之间的配合,大大提升了继电保护水平和效率。
2.3智能传感器技术
智能电网构建中,智能化设备可对电网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单元进行实时的智能控制,其中传感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应用体现。智能传感器是继电保护技术中最为典型的设备,可以及时收集继电保护中智能电网运行数据,一定要保障此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可以准确地对继电保护进行分析,以此来辅助电网快速实现继电保护工作。新型的电子传感器是智能感应器的一种,它的应用对电网的发电以及输配送电环节也能提供技术支持,在智能运行设备上进行安装智能化传感器,对数据的实时收集以及分析和评估就能有效完成,这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性能的提高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3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3.1数字化
数字化是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呈现出来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突出表现在测量手段和信息传输。由于智能电网对数字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继电保护功能的实现也离不开采集和分析终端运行信息。当前智能电网中的互感器和数字接口都实现了数字化,而且电网中光纤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电网的状态量和模拟量已完全被数字信号所取代,有效地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速度,全面提高了信息传输的质量。
3.2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已经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也将充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继电保护人员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递,不仅准确性大大提高,且其时效性也显著提升。同时,变电站的网络化变革将促进继电保护信息的网络化,设备间的网络联系使得信息传输更快,继电保护系统所涵盖的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3.3广域化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还会逐步实现广域化的目标。互联网区域的不断扩大,使得电网电压的等级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造成了供电不稳定,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电网信息化目标实现中,将广域测量技术加以应用,就能对自动化装置的性能有效提高,从而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对继电保护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方面也要加强,注重对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能的提高,保障其能有效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3.4灵活化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对新技术和新能源里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智能电网当中对生物能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运用比较重要。在智能电网的整体发展背景下,也会更加便捷性地对灵活电网调度方式加以应用,从而不断提高电能传输的效率,其中的电力电子控制为基础的电网灵活控制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故障暂态问题,从而在新技术原理的应用下,对继电保护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在智能电网中应用了较多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统一的潮流控制装置及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对于电网的灵活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只有充分重视继电保护技术的科学应用,才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其继电保护技术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电力企业深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怀英.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探究[J].机电信息,2012 (27):98-99.
[2]付超.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28): 44-45+59.
[3]江盈文.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06): 49-50+54.
论文作者:郑同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重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