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康德论文,思想论文,美学论文,宗教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康德的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两者都是康德思想历 程的必然结果,也使得他的思想体系得以完善和贯通。他的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变迁的 历程,反映了他整个思想体系发展的历程。因此,两者在康德思想体系中都是不可或缺 的。他的独特的目的论的思想,是他的宗教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核心,并使得两者在思维 方式上有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在宗教与作为附庸美的崇高范畴中更为接近,而两者 在本质上又是迥然有别的。辨析康德的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及其两者的关系,对于康德 思想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
康德的宗教思想在他总体思想发展的历程,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 ,康德宗教观的依据是基督教。宗教在当时欧洲的现实生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当时 的思想家所绕不开的问题。因此,康德一直在关注、思考宗教问题。在康德看来,基督 教是最接近理想的道德宗教,是揭示善的生活的宗教。道德并不是从神的安排中产生的 ,但道德不可避免地导致宗教。康德真正的上帝只是服务于一种理想,或善良意志的自 由,只是为道德的需要而确立的一种公设。因此,他的宗教观是一种道德神学。
康德的宗教观从前批判到批判时期经历了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发展的历程。早在前批 判时期,康德就已经开始对宗教问题进行思考,露出后来成熟的宗教观的端倪。在前批 判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唯理论影响下成长起来 的康德,从1762年开始阅读了卢梭和休谟的著作。这些著作让他感到人情的可贵,学会 了尊重人,从唯理论教条主义的迷梦中觉醒了过来。在1762年12月中旬写的《证明上帝 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和1762年12月31日所写的《对自然神学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 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唯理论旧形而上学宗教观的决裂。他反对笛卡尔等人对上 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认为上帝可以信仰,但无法通过知性加以证明,并且将宗教与 道德联系起来。到了1764年发表的《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观察》中,康德更加重视了人 的情感世界。
前批判时期反映康德宗教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是1766年出版的《以形而上学之梦来阐 释通灵者之梦》(简称《通灵者之梦》)。该书是用来驳斥自诩为通灵者的斯维登伯格的 《天堂的秘密》一书的,认为《天堂的秘密》卷卷充满了胡言乱语。《通灵者之梦》反 映了康德在卢梭、休谟和哈奇生等人的影响下,通过改造唯理论的旧形而上学而逐步走 出了自己的路子,是康德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年以后,康 德正式进入了批判时期。与同为前批判时期的著作《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观察》一样, 《通灵者之梦》文笔华美,感性生动,且富于幽默和讽刺意味。在《通灵者之梦》中, 康德将通灵者比作“怪胎”,[23](P366)并将唯理论者与通灵论者相提并论,加以讽刺 和否定。他把唯理主义的独断论者看成是理性的梦幻者。“感觉的梦幻者与理性的梦幻 者之间有某种近似性,而通常那些偶尔与神灵有联系的人被归诸前者,这是因为他们与 理性的梦幻者一样,看到其他正常人看不到的事物,并且独自与不显现于其他人(不论 这些人有多么敏锐的感觉)的存在物交流沟通。”[23](P342)“既然我们先前叙述的哲 学也正是出于形而上学乐园的无稽之谈,我看不出将两者相提并论有什么不妥之处。” [23](P356)康德把通灵现象看成是一种因疾病而导致的神经错乱,是一种想象的“幻觉 ”;而唯理论也是疯子的呓语。其中反对过分强调理性,重视情感和感性包括经验的作 用。在该书中,康德还根据实践理性的兴趣提出了他关于形而上学的一套构想。他强调 要在人的内在动机中寻求“共同意志规则”,并把个体符合这一规则的感受称为“道德 情感”。[23](P335)而道德情感是个人意志服从于共同意志的桥梁,为日后对他思想体 系中将宗教归属于实践理性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到了批判时期,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都对宗教问题发表 了意见。在前批判时期,康德批判了神秘主义宗教观,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批判了理性神学,在神秘主义和唯理主义之外来确立宗教的位置。特别是在出版《实践 理性批判》之前的1787年的《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序言中,康德主张限制知识,防止 知识僭越到知性之外,为信仰保留地盘。这样,到了第二批判时期,康德在纯粹理性领 域否定的上帝,又在实践领域让上帝发挥了道德的作用。康德认为,实践理性中公设的 自由、灵魂不朽和神的存在的观念,是人人都需要的。因此,他把道德与宗教看成在内 容上是相互依存的。
康德从道德的角度建立起宗教和神学,他的宗教是一种道德的宗教。康德的宗教问题 是从道德问题,从至善概念引申出来的。这是基于理性本质的信仰,从道德的立场上确 定信仰的必然性。道德的义务也就是神的命令。到《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宗教思想已 经基本完善。他说:“尽管恐惧最初能够产生出诸神(神魔)来,但理性借助于它的道德 原则才第一次产生了上帝的概念”[24](P303);“信仰(作为一种状态,而不是作为一 种行动)是理性在把对于理论知识来说难以达到的东西认其为真时的道德思维方式。”[ 24](P331)因此,康德把宗教附属于实践理性,是实践理性的附庸。安倍能成说:“在 批判哲学中宗教哲学的任务,就是在我们的实践理性的要求下对这种宗教生活进行反省 与批判。”[25](P51)康德的实践理性的原理本质上也是归宿于纯粹理性体系的,而信 仰问题则是纯粹理性额外留下的地盘。从一个方面讲,康德在批判早期对信仰问题是存 而不论的,不让它影响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但作为客观存在的现实,康德则将它纳入 批判哲学体系,附属于实践理性。三大批判的写作过程,也是康德宗教思想探索、酝酿 和成熟的过程。
到了三大批判完成之后,康德才出版了《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反映了他宗 教观的成熟思想。“《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在神学领域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6](P24)它标志着康德在宗教领域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成为德国宗教史上的第二个马丁·路德。他把神秘主义的因素看成是宗教道德本质的外在饰物,反对烦琐、牵强的宗教仪式。他反对旧宗教对人性的扼杀,特别是对人的主动性的压抑和对人的奴役,把宗教看成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形式。康德虽然在《判断力批判》第1版的序言中宣布他以《判断力批判》结束他的全部批判工作。而他随后所投注的精力主要是判断力批判中目的论研究的有机延伸。可以说,康德宗教思想的成熟,正是从审美判断力问题的研究贯穿下来的。这种宗教思想反映了康德对于宗教既是道德的、又是诗意的体验。
二
在理性的意义上,康德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要捍卫思辨哲学,所以他反对从纯粹理性 角度对信仰进行论证。同时,作为受经验主义影响、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家,康德 又要正视信仰存在的客观现实,用实践理性为信仰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因为自由和信仰 都是属于人文领域的。从内在本质上说,康德的纯粹理性体现着科学的精神,实践理性 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文精神。这种矛盾在《判断力批判》中得到了展开,也使思想 在矛盾中得到了发展。因此,康德对信仰的重视,并给它留下地盘,是对人的需要的尊 重,是一种人文关怀。这一点恰恰是与他的美学思想相通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向自然神论挥舞了大刀,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又给 信仰以地盘,认为宗教可以依附于道德而存在,道德也需要对上帝的信仰。这本身就已 经构成了矛盾,而通过合目的性的思维,使道德和信仰这两者得到了统一,也使宗教和 审美得到了统一。正因为康德的美学与宗教思想的联系,当代的神学阐释学甚至把康德 美学看成是一种神学。作为一种结论,这当然是错误的。但强调两者的联系,又是有一 定的道理的。
康德三大批判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对宗教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使其宗教 思想日渐成熟的过程。继1790年出版《判断力批判》,完成了三大批判以后,康德的注 意力集中到宗教问题上来了,在1793年出版了《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在该书 中,康德继承了《实践理性批判》特别是《判断力批判》第二部分中的道德神学观。而 其在前两大批判中宗教观的矛盾,正与前两大批判之间的矛盾一样,只是到了《判断力 批判》里才得以解决。《判断力批判》中对合目的性原则和对审美的思维方式的论证, 使得他的宗教观得以完整而统一。因此,康德宗教观的成熟,是他审美判断力研究的结 果和有机延伸,也使他的美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前后关联,一脉相承。
康德是通过《判断力批判》的研究,特别是目的论判断力的研究,导向了宗教,导致 了宗教思想的成熟。这是其自然神学通向道德神学的关键。目的论判断乃是艺术中所包 含的自然合目的形式的原理,经由类比向自然的客观质料上的推广运用。通过这种类比 的方式,艺术品也像是自然的内在目的。康德《判断力批判》93小节的标题为“自然的 最后目的作为一个目的论系统”,将对最终目的的追溯导向神学。康德对神学目的论的 推导,借鉴了审美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的意图和技巧,作为审美的类比思维方式,在 康德的宗教神学中应用得与审美判断力中一样自然。在西方思想史上,目的论思想是古 已有之的。亚里士多德把自然规律看成是一种目的。基督教则把目的看成是上帝的安排 。而康德的目的论作为一种类比理论,用人的理性活动来类比自然活动。这在认知的意 义上是荒谬的,而在审美的意义上正是趣味的源泉,在宗教的意义上则升华了旧神学传 统。
在审美问题和目的论之间,康德的思想经历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起初,在 审美判断力批判思想形成过程中,康德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原则是在目的论影响下形成的 。而对于神学目的论的推导又借鉴了审美的合目的性。通过反思判断力,康德将艺术中 的合目的性原理从主观形式上引申到道德神学目的论的理解中,再经由道德神学目的论 ,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自然神学目的。他的宗教观把预设的目的当着理想来追求,与审 美理想是对应的。
从时间顺序上讲,自然神学目的在道德神学目的之前,而在逻辑上,其道德神学目的 论是自然神学目的论的前提。道德神学目的论“促使人们注意到自然目的并去研究隐藏 在自然目的形式后面的不可捉摸的伟大艺术,以便给纯粹实践理性所取得的那些理念在 自然目的上提供附带的证实。”[24](P301)这就是说,他对于自然目的论作了艺术性的 理解。同时,康德还将他的目的论看成是属于批判,“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即判断力的 批判”,而“根本不属于任何学理”。[24](P271)这就使得康德的自然神学目的论、道 德神学目的论和审美的合目的性在艺术的类比思维方式上得到了统一。因此,康德的宗 教观和审美观在思维方式上是相通的。人们创造上帝,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而 这种思维方式和审美的思维方式是相通的。审美的思维方式中的类比的方式在宗教中产 生了神。康德认为宗教是用艺术的类比方式来理解自然,上帝是艺术的类似物。且宗教 与审美一样,也是通过反思判断力进行的。
总之,康德是在对目的论思想研究有了灵感的前提下,通过审美判断力的研究,对目 的论思想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宗教问题的思考中有了豁然贯通的感觉,于是 形成了成熟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观。因此,目的论思想贯穿着审美和宗教,是两 者的共同点。
三
美学与宗教的关系即信仰与审美的关系。在“人是目的”这个命题中,康德更是将审 美与信仰联系在了一起。他认为审美与信仰一样,都是通向自由之路。康德认为,在合 目的性的思维方式中,物象乃是道德的象征,自然作为人的道德而生成,“目的王国” 乃是“自然王国”的一种形态或相似物。宗教活动所引起的敬畏之心,也可以引起崇高 感。因为崇高不是纯粹美,而是混合了社会文化因素的依存美,它可以作为道德的象征 ,也可以包含着宗教感。因此,信仰与涉及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崇高有更多的相通之处。 整个审美判断是通过崇高向道德过渡,向宗教过渡。其中由认知向崇高过渡是认知向道 德过渡的第一层次,而崇高向道德、向宗教过渡,是其第二层次。
审美判断力通过目的论判断力,过渡到道德领域和宗教领域。康德在《判断力批判》 中,从美的分析到崇高的分析,可以看成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即从认识论向伦理学 过渡的两个环节,而崇高则更接近于实践理性。康德分纯粹美和依存美,纯粹美不涉及 自然目的,因而与自然神学的目的无关。而依存美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美,与道德神学 目的相通。依存美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崇高作为一种依存美,正构成了纯粹美向道 德美过渡的桥梁。特别是崇高在对社会历史因素的重视方面更接近于宗教。康德的宗教 观主要指主体在强大的压力下,根据道德律令而行动的使命感与尊严感,与理性的内容 相联系,是理性观念的象征,因而与作为道德附庸的信仰相联系和贯通。而目的论判断 力则是审美判断力经由崇高更直接地通向实践理性和宗教的桥梁。
同时,审美和宗教毕竟是有区别的。康德认为哲学有两个领地:即自然概念与自由概 念,信仰在纯粹理性领域没有地盘,但在纯粹理性领域之外,康德为宗教留有地盘。审 美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地盘的,但审美实际上可以涵盖整个领地。信仰则不能肆意僭越。 康德认为,宗教问题是实践理性的附庸,那么信仰与伦理一样,涉及到抽象的观念,用 共同的概念来规定和寻求普遍性,而且包含着强制性的义务,也就是说,宗教情感的可 传达性是以概念为前提的;而审美则不涉及概念,更不具有强制性。康德说:“我不能 把优美附加在义务概念上,这正是为了它的尊严起见,因为义务概念也包含着无条件的 强迫,而优美与它恰恰相反。”[28](P6)因此,从不涉及概念的感性特征讲,审美与信 仰是格格不入的。审美在本质上是感性的,不涉及概念的,其目的是满足人们无功利的 情感需要。而宗教则涉及自由、上帝和不朽等观念,满足人们的功利欲求。对上帝等形 象的想象性的创构,只是宗教的一种附饰。
在合目的性上,康德美学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神学目的论在思维方式上既有相通 之处,又迥然有别。审美的合目的性只是主观的形式上的合目的性;而神学目的论则在 形式上与审美相通,最终却服务于道德目的。宗教目的论是道德目的论的补充。而审美 判断中的情感与宗教情感也同样有其同和异。宗教情感也同样是必然走向自由的桥梁。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二部分里《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的注中说:“对于美的惊叹 以及被大自然如此多种多样的目的所引起的感动,这是进行反思的内心还在对世界的有 理性的创造者有一个清晰的表象之前就有能力感到的,这些感动本身具有某种类似于宗 教情感的东西。”[24](P343)但审美的感动是不涉及明确而具体的概念的感动,而宗教 的感动则在明确的理性概念的支配下产生的。尽管在形式上审美的感动与宗教的迷狂有 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康德那里,优美是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协调、和谐;崇高是知解力服 从于想象力;而宗教则是想象力服从于知解力。宗教活动中的想象力,只是一种工具, 是一种实现宗教目的的工具。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曾经列举了三个哲学研究的主题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当时的第三个问题是宗教问题。实际上,后来发现可以 纳入批判哲学体系的审美问题也同样是希望的问题。宗教的功能与审美判断力有相通之 处,两者同是解决人们的“期望”问题,同是通向自由之路。宗教思想也同样体现了康 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交融。而康德把宗教观置于理性限度之内,与其伦理观并行, 这使得其美学同样也成了知识与信仰之间的桥梁。
标签:康德论文; 判断力批判论文; 目的论论文; 宗教论文; 美学论文; 纯粹理性批判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文化论文; 实践理性批判论文; 读书论文; 文学论文; 道德批判论文; 哲学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