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任志成,朱建强,吕繁盛

人工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任志成,朱建强,吕繁盛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人工挖土成孔,灌注后,砼浇捣成桩是人工挖孔桩所具备的主要特点之一,采用上述方式,可有效的促进施工单桩承受力,同时,在操作工艺流程上相对简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工程投入资金上较少,所以,现阶段,已被广泛的于建筑施工中使用。鉴于此背景下,本文中笔者特以灌注桩工业施工流程作为切入点,就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该工艺流程的具体应用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旨在通过此研究,为其他同类的施工企业提供可借鉴和参考价值,现做如下探析。

关键词:灌注桩;建筑工程;应用价值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都促使更高新、更有效的施工方法以及新型建筑用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灌注桩工艺便是这一背景下的新的产物,自出现后,便被广泛的于高层建筑中使用,由于该工艺方式普及面积的不断增加,整个建筑行业的工艺水平和质量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这一建筑工艺的出现,与人们对现代建筑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恰好吻合,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对其予以充分的关注并是为其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一、人工挖灌注桩简述

(一)基本特征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1)工程施工角度,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该工艺方式具有耗时少、操作便捷、无需动用大型施工设备就可实现的特征;(2)受力均匀、承载力强,对于不同的单桩,设计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都是小心谨慎进行的,所以说,每一个单桩在重力承载方面都是十分强大的,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对单桩的外形尺寸设计进行重视与管理,使其持力层可以符合强度承受达标,以保证建筑受力整体的科学性,这对于建筑物防震、抗震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3)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支出,在施工环节,对于不同位置可以划定不同点位,同时开展工艺施工,实现多桩同时操作,这不仅可以使施工速度得以保障,同时还可以从不同方面减少和节省不必要的支出,有效的实现了施工成本的节约。(4)安全性无法保障,井下作业是该施工方式的主要操作地点,在施工条件上并不理想,一旦施工过程中遭遇严酷恶劣的天气,就会增加工作的难度系数,外加受高强度施工劳动的影响,安全性更是无法得到根本性保障[2]。

(二)适合使用的范围

在决定开展该项施工方案前,必须要加强对该施工现场的土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考察考察,并制定好专业的评估方案,只有在施工前,就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才可以实现专人指导下的科学挖掘、专业施工。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做好桩孔的打击工作,在深度的确定上,也应该以上述文件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如果采用人工打孔的方式,则应该将深度控制在6-20m为最佳,最深也应该保持在40m之内。挖孔过程中,应该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尤其是井下施工,更应该注意加强对施工各个方面的监控,以保证施工安全。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若桩孔深度超标,就会诱发塌陷时间的发生,因此,施工中,也应该予以针对性的保护。

地下水位超标、流沙以及用水量较大的冲击地、沉积的淤泥都不适宜在人工挖孔桩中进行,若想采用该工艺方法进行施工,则应该首选工业使用的多层建筑、居民使用高层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建筑,若隶属于以上所讲的范围,就应该保障以下几点,首先地下水位不多,其次不存在黏土和粉质类黏土,以及包含量不多的砂卵石等区域[3]。

二、工艺流程

(一)放线、定桩位、高程

在对桩位中心进行确定的时候,必须要以建筑物作为参照对平面图中布置图进行标位,对定桩位的方格控制网以及高程基准点进行全面测量,并以此作为核心,在桩身以及护壁厚的确定上,主要为半径形成一个上部的圆,然后完成放线,在对桩孔进行挖掘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尺寸参照线,当相关的人员完成桩位线的确定后,应该由与之相关的监管部门完成检查,待检查后确定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第一节桩孔土方的挖掘

桩孔挖掘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逐层进行,进行后,对中间的部分进行清理,并不断的向周边延伸,不同部分在高度上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若土质良好,则可以加快操作的速度,若土质的状况不适合快速挖掘,则应该将挖掘的速度控制在0.9-1.2m速度左右逐层进行。

(三)支护壁模板,将钢筋放入

完成一边挖掘的时候,就应该加强安全防护工作,以防止塌方现象的出现,护壁的保护工作,主要采取素砼和钢筋砼方式进行,但是,为了使其和土壁能够较好的融合,实现稳固性和坚固性的特点,则应该采用现浇钢筋砼的方法进行操作,该方式使用频率极高,只有采用该方式才能够实现稳定性和稳固性的保障,因此,在进行护壁操作的过程中,也应该严格的遵循相关的标准要求,确保厚度和砼度都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不同的节模板,应该使用卡具、扣件等方式完成连接,伴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现阶段,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更倾向于采用模板上下端用槽钢亦或是钢圈的方式作为内撑,作为模板支撑的主要承力点,预防塔方现象的出现。

(四)对桩位标高、轴线进行检查

可以建构一个基准点和十字控制网,将桩控制轴线、高程于第一节护壁上测量,对于不同节点间的连接,主要采用十字线的方式折中相对,中心的测控主要借助吊线锤完成,将圆周范围进行准确的测控,以及专电所测得的数据完成对孔深标准的确定。

(五)第一节护壁砼的浇筑

成功安装护壁版后,应该对其是否牢固进行检验,在确保支持好后,应该即刻进行人工浇筑,然后进行振捣操作,以实现密封的严实性,待浇筑操作完成后,应该以气候变化为依据,在24小时之后进行拆除工作,正常来讲,当砼强度介于 1~3MPa之间时,就符合人工拆模的相关要求。

(六)设备安装

完成第一节桩孔安装后,应该在桩孔的垂直、稳定、上方、下方将运输起落架稳固安装,并将与之相关的提升设备进行配套安装,在安全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的管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桩位较深的位置,必须要设置护栏,并采用相关的氧气输送设备完成井下氧气的输送工作,实现空气良好流通且不具有毒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将水平活动推移盖板安装上。在实施对第二节的挖掘时,就应该充分的应用到提升设备,将多余的土方退走,采用该种人工操作的方式,同样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的保障,若吊桶和孔上方的距离超过了1m,则应该即刻使用活动盖板完成对孔口的遮挡,以保证吊起来的土。石块杂物坠落。

(七)跳挖和护壁注意事项

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的护壁厚度应该在10cm以下,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护壁竖向筋应该做好上下搭建工作。人工挖孔桩孔径应该在2.5cm以下,孔的深度应该确保在30m以下,对于两个紧挨着的排桩跳挖时,应该以最小施工净距离大小在4.5m的相关标准进行。

总结: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机械等水平因素的影响,使得人工挖孔桩成为了建筑施工中最有效的工艺手段之一,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所以全面提高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就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许一峰.人工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27(16):227-227.

[2]宋晓东,王维维.建筑工程中人工挖灌注桩施工工艺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8(24):256-256.

[3]黄海军.浅析建筑工程中人工挖灌注桩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36):25-26.

论文作者:任志成,朱建强,吕繁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人工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任志成,朱建强,吕繁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