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丁伟江

丁伟江

(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发生的92例药品不良反应为样品,根据患者各年龄组、男女比例、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报告来源、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来看我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从给药途径来看注射给药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途径给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肤反应最多。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很大,应重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定期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药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防范ADR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我院选取的2015年9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上报的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2 结果

2.1 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3]

我院92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41例,占44.56%,女性51例,占55.43%,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构成比

2.2 ADR发生与药品种类关系

从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分布及构成比来看[4], 药物类型分别为抗菌药;中药制剂;心脑血管药;维生素及营养药;抗肿瘤药;其他类。ADR例数分别为55;11;5;2;1;18。构成百分比分别为59.78;11.95;5.43;2.17;1.08;19.56。合计例数92例;合计构成百分比100。

2.3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从各科室退药例数统计表及构成比来看,给药途径分别为静脉滴注;口服;吸入给药。ADR例数分别为80;11;1。构成百分比分别为86.95;11.95;1.08。

2.4 ADR累及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从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来看,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别为皮肤及其附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ADR例数分别为55;22;6;5;3;1。构成百分比分别为59.78,23.91;6.52;5.43;3.26;1.08。

3 讨论

3.1性别及年龄因素情况

我院92例ADR报告中,男性41例,女性51例,性别比基本一致。在年龄层次上看,ADR大都集中于40-60周岁患者,共39例,女性占比为42.39%。可见药物不良反应对该类人群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中老年患者的药物使用。

3.2药物因素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最多,共55例,占59.78%,这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有关,故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品种为中药制剂,共11例,占11.9%,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使用也要引起重视。

3.3 给药途径因素

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80例,占86.95%,其次为口服途径给药,共11例,占11.95%,可见发生ADR的给药途径大多发生于静脉滴注,这是由于静脉滴注给药后药物制剂直接进入机体,随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刺激性大。注射给药的吸收速率和生物利用度高,药物作用强。以上原因均增加了ADR的发生率。因此“能口服就不静脉给药”。

3.4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

我院选取的92例ADR报告中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有55例,占59.7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全身发红、荨麻疹,这可能与临床表现易于观察,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有关。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静脉炎。ADR对身体损害的监测大多以症状为主,其次还应关注一些客观指标,比如血液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了解药物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的影响,积极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从我院2015年上报的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看,男女比例接近1:1。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中老年患者,所以对老年人的用药应引起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累及器官主要表现在引起皮肤过敏。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来看以静脉滴注为主。故在临床应用药物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静脉注射,能口服的就不静脉给药。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很大,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提高临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启邹,王青,聂彩霞,邹治木,杨磊,林意菊,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2):242—244

[2]任小平,我院8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天津药学,2014,26(1):27—29

[3] 赵先慧,我院2013年1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4):551—554

[4] 武相喜,我院7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医学信息,2014,8(27):474—475

论文作者:丁伟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我院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丁伟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