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过去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已然无法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质量以期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标。本文将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紧密的关系。鉴于建筑工程如此重要的地位,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建筑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途径。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1.1整体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核心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的协调程度和管理效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起着关键性作用。整体协调是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性出发,包括选择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购买的建筑施工原材料、所需的建筑施工机器设备、投入的建筑施工资金、制定的各项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完成建筑工程的工期等内容。
1.2物质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物质因素包括水泥、砂子、钢筋、石灰、铝合金、塑料板、木材等施工原材料,以及像搅拌机、起重机等施工机器设备。建筑工程的施工原材料和施工机器设备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3人力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说上述物质因素是硬性因素的话, 那么人力因素可以说是软性因素, 是将物质因素转化成建筑工程成果的直接实施者。建筑工程中,人力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整体协调管理不合理
在当前很多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整体协调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整体协调管理的意识。因而在建筑工程的很多方面,没有依据施工的环境因素、施工的前期设计方案、施工的具体条件实施操作,导致在施工人员的数量、施工材料的购置、施工技术设备的需求选择上出现短缺或者过剩的情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影响到施工进程和提高成本。而且,整体协调管理的不合理,会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关系产生混乱,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团结协作,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协调管理效率和施工资源成本的浪费。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基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不够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盲目压缩工期、降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和控制的安全性不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像在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可以看见施工技术设备随意摆放、施工材料散乱、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有的设施已经老化或者损坏、安全警示牌东倒西歪没有起到安全警示作用……这种简陋的装置根本无法达到和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整个施工现场完全没有井然有序的模样,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而在事后再去强调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已然为时已晚。
2.3建筑工程施工监督检查规范性不强
然而,在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不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于监督检查的涉及面积不广, 施工技术人员存在懒惰心理会略去一些施工步骤 。对于施工工程没有做到全面而细致地检查,难以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 这给建筑工程完成使用留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造成不必要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
3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加强施工与管理的分包科学性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行业中存在一普遍现象就是工程分包,将建筑工程项目“分解”外包给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每个阶段由分包企业完成。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不同建筑施工企业的任务分配落实完成情况,更要注重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的衔接。将建筑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整体环节,明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个阶段的职责,做好施工材料的选购、施工人员的安排、施工技术的要求等。一是要将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划分,不应将工程项目分解过于细小繁琐,导致管理协调工作难度的增加;二是要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协调程序,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和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整体协调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管理核心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整体协调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整体的效益和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庞大复杂的项目,需要众多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设备等通过繁琐的操作程序予以实施完成,因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施工程序出现遗漏,同样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系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本身来说,经济效益是施工的根本目标,要想实现施工的效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保证既保证施工质量而又降低成本,做好施工成本预算和管理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施工企业要重视成本预算,树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意识,科学编制施工成本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将成本控制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同时,定期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分析检查,包括建筑材料采购清单、施工人员工资发放领取等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明确的认识,并将资金使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3完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活的灵魂”,通过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整体监管, 将零散的施工材料“组合”成建筑工程 。第一,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 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实地勘察、设计和制定建筑工程实施方案、选择和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培训, 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条件,提高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和思想素质, 对施工材料选购的质量严格把关,构建完善的出入库制度,保证建筑施工硬件设施的质量, 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具体实施的“平台”,是建筑工程的具体体现,最终的成果都呈现在施工现场。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存放、施工机器设备运行、施工人员安全设备等需要重点监督, 保证施工过程的程序步骤完整实施; 第三, 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 要严格做好对建筑工程的验收环节, 全面和细致地排查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免“功亏一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联动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整体性不够、控制性不足、规范性不强的问题,制约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星鸿.试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及其竞争能力的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杨宸.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45.
[3]郑伟军.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2,02:171.
论文作者:潘彦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