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论文_蔡子珍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论文_蔡子珍

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代建筑为了适应人们的发展需求,无论是从外形、功能还是从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被发现并改正,可以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修改,从而近一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结构各方面性能。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解决策略

1导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城市中的土地资源也变得越加紧张,这也就导致了城市中的相关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的使用效率,也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住宅的刚性需求不断的增加。同时城市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为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和人口增加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推动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朝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于基础设计关注不够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设计,包括地基设计和建筑物基础建设设施。在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当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周期比较短。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地基设计以及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建设设施关注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设计中难以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造成高层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最大化水平。要实现高层建筑物基础设计的合理化,结构设计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的勘察,对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

2.2地下室的设计问题

地下室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部分,通常存在的以下问题。首先抗浮设计不标准,在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地下水位的高度或者地下水位的数据不准确。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安全隐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地下水位的准确数据进行实地测量,才能排除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地下室的抗浮设计不标准问题。其次,地下室裂缝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地下室的钢筋水泥配比容易造成地下室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理论问题要结合工程实际才能更好的控制地下室裂缝问题的发生。再次,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中有的工程围墙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配筋,又没按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原理,外墙竖向受力钢筋、扶壁柱配筋不足,外墙水平钢筋有富余。

2.3建筑基础选型不合理

作为建筑结构最为重要的部分,地基承载了整个建筑的重力,因此地基施工对整体建筑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建筑设计及施工单位应对基础选型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选择不合理致使地基承载力与实际要求不符的情况时常出现,且极易导致建筑出现侧移和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出现,明显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系数,缩短了建筑使用寿命。

2.4建筑结构设计中低含钢率的过分关注

建筑行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背景下,有关从事建筑材料的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其间某些建筑商家为了全面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开始决定运用成本降低的途径。目前最为常见的状况,就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材料选取环节中,过分偏重于建筑原材料低含钢率特征,而在建筑结构中大做文章。如若此类状况无法尽快加以遏制,势必令建筑整体施工安全性骤降,并且严重威胁各方利益。

2.5板承荷载能力的设计

高层房屋建筑,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在楼板设计中设计人员会错把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承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致使板顶出现裂缝其是大跨度板。

3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对策

3.1增强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综合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因设计人员对设计造成的影响最大。如果设计人员按规范作业,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所以,相关建设单位应该对设计人员加强培训力度,增加设计人员的培训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新的设计内容,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并组织实践考核体验,使得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从而顺应市场环境需求。

3.2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是建筑结构的一大体现,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设计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规范来设计图纸,不能为了图方便而忽略对其的标识。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结构区域,设计人员需要更加的关注。在完成整张图纸设计后,要校对图纸,及时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修正,通过不断的检查和修正来保障结构的完善和科学。

3.3 对建筑基础选型予以合理选择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的过程中,应对建筑外观设计情况以及建筑项目所在位置的地质情况予以重点关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拿到图纸之后,严禁盲目开展建模计算工作,而是在此之前应对建筑工程外观的设计情况以及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此外,在对建筑基础进行选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最可行、最科学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标准化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

3.4开展建筑材料统筹化地安排应用活动

在布置拓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环节中,另一类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不同类型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性选取。在此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将特定建筑材料受力特征、工作环境等指标全面考虑进去,在确保当下选取建筑材料性能得以保障前提下,竭尽全力减少建筑材料的损失浪费现象。其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建筑结构人员有必要将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实际状况考虑进去,进一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选取方案,之后借助综合对比分析途径,选取经济和性能优势同步突出的建筑材料设计方案。另外,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须关注另一类问题,便是刚度,须知其对于建筑结构牢固安全性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要予以强化。如在土地较好岩基埋深较浅的区域,多以桩基为基础。其间整体建筑持力层便会落在微化的岩层之中,地基亦保留较为理想的稳定性和强度。在此类状况之下,针对相关结构刚度设计时可以考虑适当低一些,至于具体控制标准则以结构极限变形能力为主,如此对于抗震性和减少共振的发生,才会发挥适当的辅助效用。

3.5重视软件开发原理理论

在设计师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的情况下,有必要针对软件开发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对设计师进行培训,避免结构设计师盲目的相信软件计算的结果,造成浪费或留下安全隐患。同时强调:应该利用结构概念去做设计,借助计算机和软件,把结构概念量化来验证结构概念是否合理,而更重要的是分析之前的判断和分析后再次运用结构概念进行修正,另外应该勤动手计算,选用多方案进行分析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实际设计环节也较为复杂,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仅仅对其简单性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白冰,任建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252-253.

[2]马俊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18):39+45.

[3]冯涛.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64.

[4]张海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门窗,2015(10):113-114.

论文作者:蔡子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论文_蔡子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