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人文意蕴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人文意蕴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人学蕴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蕴涵论文,人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实践,是恢复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真精神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指针。其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其理论视角偏重于政治,然而透过其理论视角境域的结构层面可以发现丰富而深刻的人学涵涉,内蕴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深沉眷注。本文试图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逻辑脉络探索其人学意蕴。

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它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具体运用。邓小平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秉承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在论述党的建设问题时,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充分信任群众,历来反对不信任群众、不依靠群众”。(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5页。)邓小平认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生命力来源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事实上,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化。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源泉。无产阶级政党不仅在领导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中,而且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都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集中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愿望,代表人民的利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群众路线不但是历史观的革命,更是人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重大超越。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历史观的实事求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群众”这一历史创造主体经历了艰辛坎坷的命运。

在人类处于蒙昧状态的幼年,以血缘的天然纽带维系着的交往的地域狭隘性和自我意识的微弱萌芽,使人的对象性意识极其朦胧,还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把人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初民的历史境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自然必然性的奴隶,“类”尚未形成。与这种对象化本质能力相适应,人与人的对象关系也极其简单:自然的分工和为着生存而劳动的合作,群体生存的重负湮没个性自我的彰扬,“权威者”只具有象征的意义,没有迫令他人的强制手段,质言之,只是因其趋向更大的“自由度”而具有不断生成新质的“人”的导向价值。这时期,个人没有把自我同他人分离的清晰自我意识,主体性以群体愿望和需要的形式表现出来,个人没有形成强烈的主体占有欲望和侵犯他人利益以满足自我需要的观念,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在观念上是原始统一的,“群众”表现为原始的简单共同体。在此历史阶段,人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十分浅陋,实践的范围狭窄、手段简单,人的自由极度受限。人们在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群体结合的方式中进行着维持生存的艰辛劳作。

随着人对自然认识和实践自由度的扩展,个体自我意识日益彰显,人不仅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也把自己同他人区别开来。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现实条件总是有限的,这种统一体的内在张力是以主体把对方作为纯粹价值之源的手段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导致个体的对立,进而群体的对立,类分裂为对抗的集团。人的这种内在的分裂与对立,表现为社会的阶级对立。一方面,人的主体性能力的发挥在外在强制力量的压力下有所发扬,另一方面,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日益累加为主体性充分发扬的阻碍。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的本质冲突的最高表现形态。“群众”——无产阶级——在资本所有者的眼里只起到工业的传送带和机器附属物的作用,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处境决定其主体性的被抑制和丧失,束缚了内在自由的发展,人权遭到践踏。在资本统治下的人,社会关系本质的异己统治反过来制约人的基础性劳动本质的开拓和高扬,人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失去内在的动力源泉,人变成平面化、僵化的停滞的玩偶。在此境况中,人的求真、向善、趋美的实践要求遭到扭曲,人性的内在冲突在其现实性上直接是阶级冲突,人性的乖张是社会分裂的简约模型。社会的对抗从价值维度上扼制了对真理的认知,反过来,又限制了为人价值的实践,人自我生成的内在张力日益加大。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的对抗是人本身生成过程的必然序列。马克思说得好:“‘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4页。)

个性的高度发展要以牺牲人自身为代价,这种“代价”是走向新生的历史积累,在迈向人性本真的关节点上,只有通过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才能焕发基础本质的自由,通过人本身自主自觉的活动而达到对人性的自我超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第18页。)在人发展的这个阶段,个性自由与群体、社会的自由是和谐统一的,“群众”就表现为这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的本质的生成在不同主体层次和主体间的维度上实现了系统的合乎理想人性的运作。不过,这种理想状态的达到是经由漫长的人性自我超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较早阶段——社会主义阶段,人的发展呈现新旧质态共存的局面:社会仍然存在着分裂,对抗并未消除,但并不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主要方面,社会已奠定促进人的本质生成的和谐机制。这一时期的“群众”是最广大的历史创造主体,除去意识形态上的顽固守旧和严重侵害他人自由权益的人。“群众”内部的矛盾是存在的,但彼此关系的调整可以通过非对抗性手段实现。

这种对人的本质、自由和发展的分析不是以抽象人本主义为基石,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统摄和观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演化的深层基础,历史的规律终究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状况决定和推动。“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的规律是人的规律,历史永远是人的历史。人追求自己目的的价值要求,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都有赖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为条件的实践。这种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是人的需要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求是”的精神贯穿于人的主体性历史生成,且呈现出在时空上的深化和拓展,实现于主体本质的外化活动。“求是”的精神是人的本质生成和敞向未来的精神根源,是人性日益完善和鲜明的主体性表现,是通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自我意识的精髓。因此,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哲学人学的语境上是人的存在、需要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和人的主体性最明显的能动性表征。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第18页。)人的本质生成和敞开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必须建立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在一定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和分析才具有现实性。因此,对个体本质的把握和自由个性生成的理解必须以考察其生活之中的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宏现尺度的人的社会联合的生产方式的剖析来判断作为网上纽结的个体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人的眷念以对社会运思的方式折射出来,体现出其作为政治家的宏观谋略和作为哲学家关怀人的执着深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程式化,其区别于前此社会的特质在于:1.有利于生产力更高发展;2.人对人剥削的消除;3.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此一本质的揭示,体现邓小平秉承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的结果,同时是贯彻实事求是这一最高理论层次思想原则的结果。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直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找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依据。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关系的基础——主体生产关系实现人们对财富的共同平等占有,财富的分配以个人劳动的社会价值量为尺度,劳动者的相互关系是以劳动价值量的有别和社会价值尺度的量的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人的独立、协作和法律上的平等关系。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历史局限,财富的私人占有占社会总财富的额度仍然可观,财富的资本化存在仍是一种历史必然。因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劳动主体仍然经历着社会分裂和自我分裂的内在困境,劳动远未达到为人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面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和需要的不能满足,邓小平从社会的宏观层面上进行认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人的社会整体对自然的自由度提高来提升整体的人的自由度。这一过程是以损害个人的自由为代价并为最终实现一切人个性自由扩展服务。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只有通过最大地损害个人的发展,才能在作为人类社会主义结构的序幕的历史时期,取得一般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90页。 )冷峻的规律不比伦理热情对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关怀更少合理性。个性自由的获取要靠自由的牺牲为代价,这是历史的辩证法。邓小平深刻领会这一历史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社会层次上体现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大尺度的深沉眷顾,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断提升的序列。

首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主体对自然客体对象化活动能力的加强,创造质和量不断扩展的人化自然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这里的主体都是国家民族社会层次的意义,运用的是整体性思维方法。解放生产力是指改变人与物结合的社会方式来发扬人的主体性,核心是改造阻碍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生产关系,侧重于客观对主观的制约和限制,发展生产力是要弘扬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既生成为人价值的客体,同时又是人的主体性拓展的自我生成;它侧重于主体性的发挥。两者的侧重点虽然有别,但落脚点都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创造价值客体,满足不断更新的主体需要,为丰富主体本质提供条件。这里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整体,忽略了劳动主体对劳动资料的占有关系,因而含括的人学意蕴只具有抽象的意义。为着把问题引向深入,才具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二层论述。

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通过改造社会财富的占有关系来克服劳动这一基础本质的异化。社会关系上人对人的压迫是私有制和分工的必然结果。“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个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0页。)因此,消灭私有制和分工是实现人的社会本质自由的必要步骤。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所谓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旧式分工的社会性质,而不是消灭分工本身。循着实践理性拓展的思路,分工不仅必然存在下去,而且会呈现日益复杂多样和交叉互渗协作统一的方式,即使是高度信息化时代,分工仍然必需,但同旧式分工紧密联系的人们社会关系中地位的不平等状况将日趋淡化而走向消除。然而,消灭私有制和分工,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价值理想,重新唤醒和高扬人的主体性作用,达到人的自由的极大扩展,非短暂历史时期所能完成。当今中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物质技术基础还很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一定程度的享受需要,必须以私有制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存在来实现,分工仍然带着旧有社会关系划分的明显痕迹。这种为着人、发展人而又摒弃人、压抑人的悖论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辩证法。历史不可超越。但历史是人的历史,人的活动结果压抑人的发展,人又可以以新的活动摧毁压迫人的力量,通过自我批判和革命而超越自身,朝着以理性和实践为基准坐标系的价值目标迈进。因此,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过程和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但不是现在就已经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是一项综合运用政治法律和思想伦理教化的庞大系统工程。从个体发展轨迹来说,是外在规范约束向主体内在道德律令的运动过程。当然这里的个体不是单一具体个人,而是历史延续的个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开创新的生产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它的价值目标必然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注意不是平均)需要。由此引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三层含义。

再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之一。“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就在于能够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质量更高的物质生活条件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创造出的生产力的物质内容是自在的、它不具有人的社会属性、不具有价值向度,但人的对象化活动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需要-动机-目的的主体维度与活动及其结果的现实关系的对立,就会造成主体能动性的萎靡,人的本质的发展与敞开受到社会关系的抑制,因而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就成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要焕发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人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平等,发展人的自由,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以人对自然的充分自由,人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巨大丰沛和平等占有为基础,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人关涉自己未来命运的主体价值取向。邓小平说得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劳动本质到社会关系本质的整体统一中发展人的自由,提升人的品质,导引人的目标,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根本的前提。然而人与社会是矛盾的统一体,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发展,人总是在自己对象化本质活动中实施对社会关系的不断改造,实现人对自然,人对人的本质关系的不断更新,因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社会关系的改革就是人自身本质生成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社会主义是个历史过程,不是僵化凝固的实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劳动的社会分工差别和阶级差别仍然存在,劳动者的利益矛盾主要是由违背劳动的社会价值尺度产生的不公而导致主体间的紧张,这种紧张就成为劳动主体发展的障碍,要发展人,就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大跨度时空的历史延续,是高度抽象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和体现是经由一系列中间环节而落实于实践活动与具体管理规则的冲突斗争和互动,是主体性活动不断超越自我敞向未来的过程。这种自我超越就是改革的结果。具体改革实践经由中间环节趋近社会主义根本内涵,日益丰富和增进这一根本内涵。所以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是重要的动力机制。改革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使人的利益需要与价值创造一致,从而保证人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加速扩展人的自由和丰富人的本质。对人的社会关系经济层面的调整必然要求相应地映现于政治管理体系中,“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政治制度是对人的经济地位的固定化,人们经济关系的调整必然反映到政治制度中,推动它发生或早或迟的相应变革,同时,这种改革既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动,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人的观念。因此,改革是人与人经济关系及其制度化的主体认识的不满而采取的自主改变,是打破这种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通过党的领导和政府实施的方式体现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支撑体系。“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调整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为着人的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是最广大的具有独立个性的平等的社会劳动者,改革是他们的行动,是历史主体的自我创造,是劳动本质、社会关系本质和精神风貌特征的内在统一,是人性的自我完成。而在以财富和资本统治的社会历史时代,人性的内在冲突来源于外在的强制,超越自我是以类的分裂和群体对立与对抗的斗争来解决。

至此,我们清楚地看到,邓小平理论的改革动力论着眼于社会制度的层面而怀有对人的深深顾念。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的更新需要,铺就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改革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扩大人的自由的社会本质;通过改革焕发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创新。因此,改革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促进社会主义自我发展的动力,更是在最深刻的人的意义上实现人的自主自觉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

“发展才是硬道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 页。 )社会主义要取得同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必须首先通过经济发展来衡量。“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从哲学人学的角度看,发展经济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提供发展的基础;培训社会劳务体系,按照平等原则进行以价值规律为量度的劳务交换,满足人多方面发展需要和提高劳动效率。劳动效率的提高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本质的发展,平等的劳务交换原则是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平等与和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两者的基础是人对财富占有关系的平等,这是人的本质生成和价值向度的历史飞跃。然而,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对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关系仍然存在,社会主体的分裂仍是历史事实与必然,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人的自我本质的重重受限不可避免,人性的冲突以个体、群体和社会等多维形式存在,人仍然走在迈向新生的震痛期。“震痛”孕育着新生,这是社会有机体的辩证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发展生产力,调整社会关系,彰显自我意识,扩展内在与外在自由度——都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来实现。“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其实,不光经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要研发科技、加强和改进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来实现。主体素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依据,是人争取一切权利、自由和需要的主体性核心。它当然来源于实践,但反过来又成为实践的向导,在人类发展的漫漫历程中,人的主体性日益增强,并观念地表现为自我意识的日益明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这种“观念主体性”的发扬程度也是衡量制度体系本身合理性的重要尺度。因此,“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主体向度,在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中表现为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它作用力的大小和发挥,程度也受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这种集体主义是个体利益和个性自由的保障,而不是相反。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素质水准的参差不一产生价值观的歧异,割裂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导致主体间社会意识形态观相左而具有社会关系一定程度的紧张。解决人的这种困境和不完满,只有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改革充分焕发人的主体性,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彰扬自我意识,提高主体素质,经由主体性活动的不断展开而日益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为了人,满足人,发展人,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对自然界的更大自由,奠定自由发展的基础;其次,投身社会关系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解除社会对人的束缚,激发起理性的热情、情感的趋善内省和审美的灵感之光;再次,通过教育,引发对文化的深沉思考,提高整个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水准。发展人的这几方要素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相互对立。它们构成主体本质的复杂系统。推动人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应着手于社会关系层面的改革以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主体的角度看,应着手于自我素质的提高和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能动改造,生成日益丰富和完善的自我本质。任何对自我意识缺失的麻木和对外界实践改造的冷谟都是对自我本质的非人化的颓废,自甘人格的萎缩,从而丧失在历史过程中的意义。由现实历史条件所决定,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是不圆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是如此。唯其如此,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起发展人而负有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邓小平理论完成了对人的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的揭示,蕴涵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深深关注,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精神。

标签:;  ;  ;  ;  ;  ;  ;  ;  ;  ;  ;  ;  ;  

邓小平理论的人文意蕴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