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商业影视剧对中国受众心理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受众论文,中国论文,影视剧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迅雷在线2007年11月的影视搜索TOP10中,其中有5部是美国剧集(即,《越狱第三季》、《男女堕落指南》、《生化危机3》、《木乃伊3》、《染血王朝》);另五部则分别是台湾的《色·戒》,香港的《长江七号》、《兄弟之生死同盟》、《C+侦探》,韩国的《龙之战争》。
从这个简单的某一个月的搜索量排名可以看出,美国剧集已经占据了中国观众相当多的闲暇时间,或者说是占据了相当多的互联网用户的闲暇时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21日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4560万台,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03亿人。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我国网民结构仍以低龄化为主,同时成熟群体稳步增长;高学历人群比较大,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使用者占57.7%的份额。①这些数据很明显地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的影视产品已经赢得了相当数量年轻的、知识水平较高的中国观众。那么,来自一个遥远国度的影视商品是如何作用于一个完全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受众,并逐渐显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的呢?这个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正是美国商业影视剧对受众研究进行应用的最好例证之一。本文主要运用了“满足与需求理论”、“个人差异论”和“议程设置”等理论,从受众接受心理和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商业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效果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在分析论述之前,需要先限定我们讨论的影片范围是美国商业影视剧中非限制级的部分,即我们排除了针对小众的电影。我们只讨论G(大众级)、PG(辅导级)和PG-13(特别辅导级)三个级别。②因为这也是与大部分普通中国观众亲密接触的美国影视剧。从另一个方面说,美国电影的分级制是对艺术和受众都进行了保护的制度,也是对受众进行细分进而调控传播行为的一种制度。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美国电影作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其产品具有赢利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这样一种被电影学家们称为“无味的、单调的工业快餐”似的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如何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赢得了数量庞大的中国观众,甚至改变了其某些固有的观念呢?笔者以为,那是因为美国商业影视剧满足了中国受众需求,它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被中国受众接受并认可,中国媒介帮助美国商业影视剧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及文化影响。
一、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如何满足中国受众需求的
按照“使用和满足”学派的观点,受众有能力选择性地寻找媒体内容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要(Blumme&Katz,1974)。③那么,中国观众主动选择美国商业影视剧是为了满足哪些特定需要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般的中国观众选择观看美国商业影视剧都是为了娱乐的需要。问题在于,能够提供娱乐的影视剧非常之多,为什么美国出品的商业影视剧却占有了最大的市场呢?是因为美国商业影视剧拥有最上乘的艺术水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数量庞大的中国观众选择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因为其能够提供方便而有保障的娱乐。这正如威尔伯·施拉姆著名的选择的或然率公式④告诉我们的那样,只有当某种媒介能够满足受众尽量多的需求,并且得到这种满足的途径越便捷的时候,受众越可能选择这种媒介并关注之。而美国商业影视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有很强的“报偿的保证”的,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美国的商业影视剧是类型作品。类型化的商业影视作品也许对于艺术的进步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受众来说却是非常简便地选择精神商品的标签。比如某个影片的类型被标注为“悬疑”,那观众一定会从中看到充满悬念的谋杀、智勇双全但一定不得志的英雄、精神力量强大但童年一定不幸的变态杀手、最终正义胜利或者某个杀手逃脱以便拍续集的结局。那么,想要看到暴力刺激、追逃对峙、紧张悬念的受众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标有“悬疑类”的美国电影碟片塞入影碟机,而不用担心这部片子会成为《奋斗》那样名不副实的都市时尚剧。
我们从选择的或然率这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观众选择美国商业影视剧的原因,但是仅仅依靠类型的产品标签是不能够长期吸引越来越挑剔的受众的。那么美国商业影视剧在娱乐中国受众的同时还满足了其哪些心理需求呢?或者说,中国受众是如何“具体使用”美国商业影视剧的。
(一)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充满了新鲜感的标准化商品。
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充满了新鲜感的标准化商品。这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受众提供了极大的选择范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总是被那些独特的、异于其他的信息所吸引。但是对于商品而言,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那些他们既熟悉又新鲜的东西。美国商业影视剧就是这样的一种商品,它的类型是大家熟悉其“用途”的。正如我们感到渴的时候,会准确地从超市中选择到水,而不是酒一样,因为酒与水具有很明显的“类型”特征,这会让我们非常容易地根据需要拿到正确的商品。尽管美国商业影视剧是类型化的产品,但是其在基础类型之上,仍是每一部影片都以一个新鲜的面貌出现,这正是一个优质精神产品长期吸引受众的所在。这就好比我们在超市面对一大货架同品牌纯净水时,除却价格因素,我们很可能去选择新包装的那种。美国商业影视剧的类型结构是隐藏在一个新鲜的故事背后的,而这个所谓新鲜的故事也是几个故事母体不同时代的重新解读而已,但是,就是这样的商品正好迎合了受众追求“安全的创意”的消费心理。比如《怪物史瑞克》系列影片用的是“穷小子救公主,从此飞黄腾达”的故事母体,但是对公主和英雄进行了平民心理的解构,这让日常生活中平庸的男女们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同时,这个故事又在故事母体的基础上嫁接了一个早已过时的西部片的框架,那些西部片里常会出现的追逐、打斗,恶势力的代表(该片中的坏仙女),迂腐的权利阶层(该片中的国王夫妇),需要保护的人民(该片中的众多童话人物),英雄甩不掉、饶舌的、最后时刻能突然扭转乾坤的搭档(该片中的驴子),以及快乐大结局等符号都被巧妙地穿上了“史瑞克似的”外衣,而让普通受众的观赏乐趣不会被生硬的类型所打扰。美国商业影视剧通过这样的杂糅、嫁接、解构等手法为类型这个“老字号”不停地“整容”,这样的精神商品便是受众熟悉的新产品。因此,中国受众如果选择一种能比较准确地满足不同方面的精神娱乐产品的话,那么这个产品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美国制造”。
(二)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安全的、适合家庭娱乐的商品。
美国商业影视剧是安全的、适合家庭娱乐的商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从中找到慰藉自己情感的部分。在我们先前限定的讨论范围中(G、PG、PG-13),这个特征是极其明显的。
首先,美国商业影视剧的主题都是积极的,甚至在《越狱》这样暴力色彩浓重的作品中其主题依然是对忠于家庭、爱情和责任的赞扬,对民主、法律的维护。更不要提及《阳光小天使》、《蜘蛛侠》等影片了。在我们限定的范围内,中国受众可以完全放心地和未成年家庭成员一起观看,而不会产生如笔者在电影院看《满城尽带黄金甲》时遇到的一个带着5岁孩子的家庭所面对的尴尬。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土影视剧在家庭观看时“危险”系数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我国影视剧缺乏分级制度作为对受众的预警机制。
其次,美国商业影视剧能够成为家庭娱乐消费的商品,还在于其是讲究艺术品味的通俗精神商品,控制了娱乐的分寸,这保证了受众对其情感忠诚度。在我们限定的范围内,美国商业影视剧叙事结构方面一般采用线性结构,像《低俗小说》那种复杂的结构是不会出现在商业影片中的;而且其镜头语言基本上都是好莱坞经典剪辑方式,比如《西雅图夜不眠》、《网络情缘》等浪漫爱情剧。这种通俗的影视语言保证了最普通的中国受众的无障碍认知。但是,这种通俗的叙事手法并不意味着美国商业影视剧在艺术上的平庸与低俗。比如《美国往事》中的转场、《夺命速递》(Transporter)的剪辑、《芝加哥》中的歌舞等美丽、新奇的艺术符号对于中国受众中艺术追求较高的一部分人还是极有诱惑力的。受众对于媒体的忠诚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为忠诚度,二是情感忠诚度。如想增强受众对于某个媒体的情感忠诚度,则主要可以通过提高传播内容的有用性,强化受众对特定媒体的价值的肯定来达到。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商业影视剧既能够满足中国受众娱乐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其审美的需要,那么中国观众热衷于此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美国商业影视剧向来注意对亲情的渲染,其商业影视剧中几乎没有对家庭和亲情无情无义的主要人物。尤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几乎每个正面人物都是将家庭放在第一位的,甚至一些重要的反面人物也赋予了他某些人性的良知。比如《越狱》中的Tedy也有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爱情的追求。这些处理对于家庭观念浓重的中国受众来说会赢得极大的好感。这就进一步奠定了“美国制造”精神消遣的品质。
二、美国商业影视剧中的意识形态是如何被中国受众接受并认可的
美国的商业影视剧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意识形态宣传非常明显的话,常常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但是相对于本土影视剧来说,中国受众似乎对来自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更加不敏感。甚至对于像《拯救大兵瑞恩》这样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宣传色彩的影片,中国受众仍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是因为美国商业影视剧巧妙的宣传技巧,他们会选择那些观众能接受的、不会抗拒的方面入手,将意识形态肢解为生活方式和个人情感,扮演了一个主流道德观的鼓吹者。美国学者沃纳·赛弗林指出,因为受众“根据本身的背景来理解信息的内涵意义,他们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文化素养、需要、心境与态度等进行选择性理解,他们对于信息还进行选择性接收和选择性记忆”。个人差异论认为,符合受众固有观念的信息受到注意和理解,否则便被忽视或曲解,直到符合其原来的立场为止。⑥下面具体分析美国商业影视剧几种常见的手法,从中可以看出其是如何将意识形态隐藏在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受众的某些固有观念的。
(一)美国商业影视剧是一种中庸的调和剂,能让每一个家庭成员一般不致于产生价值观方面的反感,能有效地规避受众的选择行为。
在我们限定的讨论范围内,美国商业影视剧是不会挑战主流道德观的,而且会在几种冲突的价值观中找到平衡,这是作为一种家庭娱乐影视剧应该具有的特征。比如2007年上演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英雄》(Heroes),这是一部几乎杂糅了所用类型片元素的科幻类的电视连续剧。该电视连续剧的剧情是这样的:具有“读心术”的停职警探发现自己妻子偶尔的出轨行为,但是并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反省自己的过失,结果两人重归于好,还有了孩子,夫妻俩共同面对压力。这种情节无疑是非常对女性观众胃口的,但是片子也不忘照顾男性观众的心理。在妻子的行为被丈夫“读心”以后,她就非常主动地立即收拾行李要离开家,这样爽快的女性无疑也是男性希望在现实中遇到的。其后,妻子知道丈夫拿了已死去的委托人的钻石后,坚持要丈夫把钻石交公,让丈夫这个角色脱离了出轨的不光彩形象,达到了一种平衡。而且美国商业影视剧还经常会采用一种“浪子回头”的方式来平衡社会现实和受众理想的关系。仍以《英雄》(Heroes)为例,其中“能画出未来”的画家原本是瘾君子,吸毒以后就能画出未来。但是他为了赢回爱情,戒除了毒瘾,依靠意志力恢复了特异功能,加入了拯救世界的行列。美国商业影视剧一般不会因为某一个角色采取了特别出位的世界观而让受众产生厌恶感。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因为价值观不同的受众产生的选择心理。
(二)用真实的细节和情感去包装不真实的故事。
美国商业影视剧非常擅长让一个虚假的故事看起来非常真实,让反动的主题看起来非常正义。典型的例子如《猎鹿人》和《乱世佳人》。《猎鹿人》的细节非常真实,战争场面无懈可击,兄弟情谊也催人泪下,人物性格发展也都合情合理,但是对于影片的关键情节——越共用俄罗斯轮盘赌的方式杀死美国俘虏,却是一个完全虚假的、带有对亚洲人歧视的情节。只是这样的情节在“合情合理”的故事中被包括亚洲观众在内的受众接受了。美国商业影视剧是非常善于让人物陷入性格悲剧的,这就将社会的矛盾转化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比如《乱世佳人》,该片实际上是一部为奴隶制大唱挽歌的影片,但是时代悲剧的矛盾下降为斯佳丽的个人性格悲剧,大大减低了受众因为政治观念不同而带来的选择性行为。
(三)塑造一个可爱的平民英雄而让其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
如果单纯地去表现美国精神,或许很难;但是如果让和受众差不多的普通人通过努力而成为所谓美国精神的代言人,则效果会好得多。美国商业影视剧中的各种超人英雄都是从平民变化而来的,而且基本上是不完美的个人英雄。比如影片《蜘蛛侠》中的蜘蛛侠是因为被毒蜘蛛咬了才具有了超能力,在第三集中蜘蛛侠暂时被人性的恶所控制,很快又依靠意志力战胜了邪恶的欲望,重获能力,除暴安良。这样一种剧情满足了不知道多少小人物的对于超能力的幻想,又让英雄面对如普通人一样的各种烦恼,这样的英雄是容易被受众接纳、而且更容易受到鼓舞的。再比如《超人总动员》简直就是一部对中年危机进行注解和安慰的影片。剧中的英雄因为社会压力和生存压力早已经把梦埋在心底了,这正如人到中年的心态。超人家庭团结合作,战胜恶势力,证明了自我价值,也是对中年危机的一种隐喻。而影片宣扬的那种社会责任、奉献精神、国家义务等也很容易让受众在轻松中接受。在美国商业影视剧中,连卑微如老鼠的小人物都能从《料理鼠王》中获得心理慰藉,不接受其鼓吹的意识形态倒是奇怪的。针对亚洲观众,美国商业影视剧会塑造一个光辉的、不同于以往的亚洲人形象,让他们成为美国梦的形象代言人。比如《霹雳娇娃》和《燕尾服》等影片。
三、中国媒介是如何帮助美国商业影视剧扩大中国市场及文化影响的
笔者随机选择了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的《看电影》2007年第16期和第27期两本杂志,想看看这部发行量极大的专业电影刊物介绍美国电影的篇幅有多大,结果比我预料的还要大。该刊的第16期正值中国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宣传期,其中前17页是该片的专题,第56~57页之间有周黎明的专访。除此之外的内容就和中国本土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了。四个“特别报道”全是美国产的影片;“美国来信”自然介绍的是美国影片;“首映”栏目中介绍美国首映片占了大约80%的篇幅;“探班”栏目一共介绍了12部影片,其中8部来自美国;“新片栏目”中17部影片6部来自美国;“特别加映”介绍了两部美国影片。在《太阳照常升起》正处于风口浪尖时,对于本土影片的介绍仍然非常少。《看电影》2007年第27期正值《色·戒》热映之时,其中美国演员的整版彩页有5张,而中国电影人的有两张,还是李安和汤唯的合影;封面和赠送海报都是马特·达蒙;本期最主要的广告“途锐轿车”也是置于《谍影重重3》的专题中的。整本杂志没有介绍一部中国影片,大约85%的篇幅被美国电影占据,剩下的版面则由港台、韩国、日本和欧洲影片瓜分了。比如专门推荐DVD的随刊夹页共介绍了67部影片,其中美国影片51部。在这里,笔者除却大陆本土影片自身的问题不提,也对这样一个比例感到震惊。美国传播学学者麦克姆斯和肖在他们1927年发表的论文中一般地假设了媒介的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直接关联,泛指前者会影响后者。在其后的相关研究中,Zucker在1978年提出了强制性接触(Obtrusiveness)的概念:公众在直接经验较少的事件上会更依赖新闻媒体的报道,因而容易产生议程设置的效果。⑦对于很多影视剧受众来说,不太可能通过试用来决定是否付出比较长的时间成本来预测一部影视剧是否值得看,他们对于大部分的影视剧是不熟悉的。因此,更有可能依赖电影杂志、专栏、广播电视的电影栏目和影评人评论来确定自己的选择。因此,媒体在这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多级传播中的舆论领袖。而一部分知识水平较高的受众,比如大学生、教师、艺术从业人员等又会通过人际传播继续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扩大美国影视剧的影响,这些人无形中又成为了舆论领袖。这样多级传播不断地循环下去,事实上帮助了美国影视剧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和文化影响。
虽然笔者是在美国电影的熏陶下长大的,但是面对本国艺术电影的自说自话、商业电影的格调低下、动画影片的简单幼稚、电视剧的拖沓虚假,实在是感到有些痛心。日本电影还在延续着新浪潮的后劲,韩国电影吃了兴奋剂似地迅速成长,欧洲电影也渐渐重现出了曾经的魅力,什么时候才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春天呢?也许中国的商业影视剧真的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受众的需求了,而不是简单地以为《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炒冷饭”的东西就能糊弄本国的观众了。不关心受众需求去进行创作,就是自掘坟墓,还是先从学习美国商业影视剧的受众意识开始吧!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www.peopledaily.co.jp/GB/51086/51087/51114/。
②G级: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中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PG级: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PG-13级: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③⑦转摘自鲁曙明、洪浚浩主编的《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第十六章《媒体效果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435页,第433页。
④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见段鹏编著的《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192页。
⑤⑥段鹏著,《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