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世界历史论文

人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世界历史论文

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73(2010)06-0064-0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为它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一、我国人学兴起背景深厚,成绩显著,前景光明

在人类文化史上,人学思想源远流长。人在认识、改变和创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如何认识、改变和发展自己,始终是人类关心、思考、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外古代思想家们通过他们的著作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人学文化遗产。

人学思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占有重要位置。学者们经过努力,已在重新发掘、整理古代人学思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系列可称精华的观点和理论,如著名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现在学者们在继续深入进行专题研究的同时,开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不仅关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而且注意中外人学思想的比较。中国、西方及世界人学思想史的陆续出版,就是人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已往外国人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哲学、历史著作及大学的外国文化教学来完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文化交流空前扩大,欧美人学思想对国内人学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同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一样,欧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们,阐发了很多关于“人”的深刻见解。到了近代,欧洲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和空想共产主义思潮,时间长达五六百年,精品不断涌现,形成了马克思以前人类人学思想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们宣传人道主义,发扬人文精神,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先是反封建主义,后是反资本主义),追求人类自由解放,在他们的作品中积存了非常丰富的、启发智慧的人学思想资料,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当然,同其他文化资源一样,它们也有所处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化上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就是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经过创造性的研究,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变革。他们深刻批判了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创建了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的科学理论体系。这项伟大创造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及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他们扬弃了前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创建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为我们后人建设科学的人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人的理论真正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是20世纪以来。一百多年来,一方面,人类社会在几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形成了真正社会化的大生产,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的生存质量也显著提高。20世纪80年代左右,人类文明发展到了现代化、全球化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亿万无辜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世界东、西、南、北发展极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日趋加剧。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剧烈。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开始成为人类生存的现实威胁。世界人口爆炸式的盲目增长,失业严重,几亿人遭受饥饿,很多老弱病残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腐败、堕落、刑事犯罪现象越演越烈,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等等。也就是说,一方面是人类文明在向上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危机四伏。这正是人的本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两重性的深刻表现。矛盾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为社会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担忧,在继续探究自然和社会真理的同时,自然会联想并深刻反思到人自己:究竟什么是人?如何做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现代人学作为一门哲学和许多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适时产生了。虽然它的很多课题仍处在起步阶段,很多观点、理论还不成熟,甚至存在着分歧,有待实践的反复验证,有的重大课题还缺乏认真的研究,而且从整体来看,也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人学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需要,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新事物必定会茁壮成长起来,最终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在新中国,经过60年特别是最近30年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人学研究几乎是从无到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从2003年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原则,把它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执政治国的基本理念以来,极大提高了人们对“人”这个概念的重视和认识。“以人为本”主张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和权利,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激发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一切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些正确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不仅在实践上“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而且在理论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学课题也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这将有力地推动人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人学科研的重要成果和进展

一是发掘、整理和研究了中外人学文化遗产。这些年写作出版了多部人学史的专著(如,李中华主编的《中国人学思想史》,赵敦华主编的《西方人学观念史》,孙鼎国主编的《世界人学史》等),编写了多部人学辞书(如,黄枬森、夏甄陶、陈志尚主编的《人学词典》,邢贲思主编的《人生知识辞典》,罗国杰主编的《人道主义思想论库》,李中华、孙鼎国主编的《人学大辞典》等),这些成果为探索人学思想发展规律,进而深入开展人学的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是系统发掘、整理、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学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取得了重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王锐生、景天魁著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黄枬森、陈志尚等北大教授们集体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与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研究》,陈先达、靳辉明等人大教授们集体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袁贵仁著的《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韩庆祥著的《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辛世俊著的《邓小平的人学思想》,等等,这些著作以及其他许多学者的一大批论文和专著的发表,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人学上的宝贵理论遗产,阐述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为中国人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沿着建设“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正确方向前进作出了贡献。

三是明确了人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这是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以建立的前提。经过多年研讨,多数学者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认为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和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这个定义说明了人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鉴于人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中最复杂的,因此研究人学在方法上不仅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而且要运用科学的系统论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力求做到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人学研究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和认识路线。在意识形态多元并存的情况下,这是不可避免的。据我所知,我国从事人学研究的大多数学者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所开创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正确思想路线,摒弃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在理论上,他们主张,不仅要分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旧的机械唯物主义在物质观、意识观上的区别,而且要分清不同的“主体观”、不同的“实践观”的区别,排除用“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主体性哲学”、“唯人主义”等似是而非的哲学来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观点,首先做到在出发点和基本前提上与各种旧人学,特别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划清界限。当然,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贯彻到人学研究之中,取得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仍需要学者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现在,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还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内部,在一系列有关人的学术问题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认识。如,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区别于旧人学“抽象的人”的)“现实的人”?如何认识生活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的人”?如何全面认识人与物(客观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作为主体与作为客体的人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人文精神?如何正确认识人道主义?如何正确认识“异化”这个概念和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现象,特别是所谓“人的本质异化”?等等。承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路线是比较容易的,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始终坚持这条路线,排除主观性、片面性而达到真理是不容易的。这里不仅有立场问题,而且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大家正确贯彻党的百家争鸣方针,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交流、切磋、争论恰恰是出现新思想推动人学发展的契机和动力。

五是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马克思没有直接用过“以人为本”这个词,这个概念源自中国古代,是民本思想的一种表达。党中央继承了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合理因素,立足现实,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加以改造和充实,使之成为现时代的“以人为本”,它所具有的崭新的含义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古为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人学理论体系中应该把“以人为本”加进去,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个基本观点和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理论之中。

近几年,我国人学学者们发表了许多研究和宣传以人为本的文章,支持和拥护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学术界也有不同认识。一些学者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甚至有人提出以人为本是“唯人主义”。但多数学者认为我们党主张的以人为本是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以人为本”即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也吸收了西方近代文化中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同时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赋予了新的内涵的科学概念,与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有本质不同,不能仅根据字面类似而混淆两者的原则区别。又如,有些学者主张以人为本只是一种价值观概念,不涉及世界观、历史观,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概念,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这就不仅涉及人的利益和行为的评价标准问题,而且是认定谁是改变世界、创造人类历史的主体,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谁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党应该依靠谁、为了谁,这恰恰是世界观、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正是以此为前提,才能引出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以人为本集中表达了党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真正的问题在于,对待以人为本如同对待物质、意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概念一样,可以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也可以做历史唯心主义的解释。根本否认古今中外文化中这些词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共同点,或者只看到联系、共同点而抹杀彼此的区别、不同点,都是片面的。关键在于对事物和概念做出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科学分析,既反对“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也反对“亦此亦彼”的相对主义、折中主义。因此,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宣传,特别是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正确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经验,充实发展这个理论,仍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六是全面深刻地认识人性和人的本质。这是人学的核心问题。从古到今人性问题一直是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旧人学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解释不是主观的,就是片面的、肤浅的。马克思对人性和人的本质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断。但现在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理解也不完全一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学者吸取已往争论的教训,重新学习和思考,对人性和人的本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义。马克思说过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也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论断抓住了人之区别于一切动物的特殊本质,都是正确的。但这两个论断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完全脱离群体而孤立存在的个人,也不存在失去了所有个人的抽象的群体。人们的劳动、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完全脱离群体孤独的个人根本无法从事劳动或其他实践活动,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总是为了从事生产或其他实践,脱离了实践和生活的需要就失去了发生关系的必要。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人,都要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断地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性和社会性是构成人的本质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只讲生产劳动、实践,或者只讲社会关系,都只有片面的真理性,都没有抓住马克思在人的本质观上超越前人的关键。只有把实践性和社会性这两个要素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把握现实的人的真正本质,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精华。

2.把系统论运用于人性的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而人的需要和人的各种属性、特性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能把人性归结为只有一种特性,也不能把某个属性、特性片面夸大为本质。不了解这一点正是旧的人性论共同的缺陷所在。经过多年争论和研讨,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在人性论上重要的是力戒主观性和片面性,力求客观、全面地把握人的各种属性、特性和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认识要深入到这个层次,在方法上就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系统论,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人性的研究。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中国学者一定会创造出高水平的科学的人性论著作来。

3.深化人的阶级性研究。在人性和阶级性关系问题上,中国思想界曾经历过曲折和反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建国初期,为清除旧社会落后和反动意识形态的影响,理论界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后来出现了“左”的倾向,把人性片面归结为就是阶级性,完全否认不同阶级的人有共同的人性,这是错误的。“文革”以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纠正“左”的错误,但又产生了新的分歧。一些人认为,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不能再对人群作阶级划分,当然也不能说人性具有阶级性,主张人性就是一切人的共同性。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那么具体的人性仍都带有阶级性,否认人的阶级性是倒退到了超阶级的抽象人性论。这几年经过研讨,学界对阶级性问题的认识又产生了新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应吸取历史教训,排除极“左”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立足现实,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既然当代中国生产力还不发达,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那么人群分化为阶级和阶层就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加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实的人性一定都带有阶级性。但正如鲁迅所说,“都带而非只有”。在阶级社会中,即便是不同阶级的人,也具有人的共同性。这不仅是因为凡是人都有共同的自然生物属性,而且因为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人,都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复杂的社会关系,都不可避免地参与一些共同的实践活动,也会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因而在人性上,一切人都具有人类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各自所属阶级和阶层的特性。再者,由于每个人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环境和经历不同,人的共同性和阶级性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就是人的个性。因此,现实的具体的人性总是特殊与普遍、阶级性与共同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观察人的阶级性问题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的原则,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各种抽象的人性论之所以不能正确说明真实的人性,就在于它们脱离人的现实状况,对人性做了歪曲的反映。当前的问题是,虽然人的阶级性研究有所进展,但要达到广泛的共识,还有相当距离。我们相信,只要学者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基本原理,能够直面现实,对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做好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能够吸取古今中外各种人性论缺陷和错误的教训,求实创新,就一定能够破解这道难题。

七是深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前几年党中央重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伟大理想,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之后又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这都促进了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使之成为热门课题,几年来已有多部专著和一系列论文发表。从研究的内容看,学者们除了发掘整理历史上有关人的发展的思想遗产外,特别关注的是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如:发展是人类的本质要求;马克思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以及这两项发展的内在联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发展和群体、类(即所谓每个人、一切人)发展的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除了基础理论研究之外,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也已展开,如人的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人的幸福指数研究。今后,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列入实践领域,必定会提出很多新问题,提供很多新经验,这又会反过来促进人的发展理论研究。

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权问题在人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人民当家做主,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时代。但是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人权问题上曾出现过失误,人权理论建设也经历了曲折。如“文革”时期至80年代初,一些报刊还宣传过“人权是资产阶级口号”。经过拨乱反正,1985年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1](p.125)这个讲话从正面肯定了“人权”这个概念的存在,同时指明了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这就从思想上解放了“人权”这个禁区,学术界重新开始了对人权理论的研究。二十多年来,我国从事人权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当代现实及实践相结合,排除意识形态领域内、外、左、右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我认为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学者和专家们经过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系统掌握了国内外有关人权的主要历史文献和资料,这就为理论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经过研究,大家更加坚信: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它是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获得的。人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但已往的人权理论和实践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都有它所处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后人应该经过分析取其精华,继承其中所包含的对解放人类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但更需要立足当代现实,推陈出新。二是独立自主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提出了关于人权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诸如:鲜明地提出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本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主张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人权是涉及人的全部实践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权利体系,应该全面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福利、环境等各项人权的关系;主张以人民最现实的最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兼顾、协调平衡,促进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关系的观点,认为人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张正确认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人权的国内管辖与国际保护,反对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谬论,反对霸权主义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国际人权对话、合作,反对对抗;等等。可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汇总起来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我国人权事业的一项重要成就。当然,今后仍需紧跟社会主义人权实践的发展,密切结合法制和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人权理论。

九是联系全球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推动人学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国际经济矛盾激化引发了国际金融及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导致生态危机。两大危机并存的严酷现实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联系全球化和生态环境来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开始成为人学研究的新热点。就中国人学学会来说,从2003年至今,已与有关单位合作,多次召开了以“全球化、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现在看来,这项课题已成为人学研究新的重要方向。这就是说,人学建设必须超越和扩大已往人学的范围,实行多学科合作,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以下三个理论问题:

第一,全面正确认识全球化问题。这里涉及几个要点:1.如何确定全球化的科学内涵。2.如何区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一体化(Centralization)?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而一体化则是行为主体应对全球化所实行的一种体制和政策。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3.全球化不限于经济领域。政治、文化领域也有全球化的问题。4.现实的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因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实的状况是,高科技所带动的生产力高速发展,并没有使本来已经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得到缓解,而是更加尖锐。各地区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呈现出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会导致全球经济危机,而且必将引发社会危机。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现实的全球化是国际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实现形式,它们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因此,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灭竞争,相反,争夺世界资源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更加不择手段,包括牺牲生态环境甚至发动战争。从历史辩证的观点全面考察全球化,它既是造成今天全球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又是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生态文明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从战略到政策都必须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科学规划,全面统筹。

第二,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回答的是:

1.如何认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一些专家认为,在实践上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保护环境和资源,因此,主张把中文的“生态文明”译为英文Conservation Culture。更多的人则认为,完全意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以人和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为主导和标志,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文明成果在内的,使发展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文明形态。(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英文应该是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是现在国际学术界通行的用语。——作者注)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是每个人,也是家庭、社区、企业、乡、县、省、国家,最终是全球、整个人类。因此,生态文明是由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概念。它是在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追求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的伟大理想,又是已经在建造中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2.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要摆脱国际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改变旧的经济发展方式,而要真正做到经济方式的改变,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放到战略指导的位置,从科技规划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经费安排、人才培养、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法律道德直至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生活和消费方式、传统习惯,等等,都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坐标来实行相应的改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建设之外的一项建设,而是贯穿在各项建设之中居于首要指标地位的因素。反过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凡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损害人的健康、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消极作用的任何言论和行动,都是不文明的都应禁止。这样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并不过分,而且已是当务之急了。

第三,全球化、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研究全球化、生态文明最后的落脚点是为了“人”自身,为了全面认识人和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类得以持久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都尊重宪法规定的信仰宗教是个人的自由,但在科学领域,“上帝创造世界、主宰人类命运”这类宣传,是很少有人信以为真了。绝大多数学者都承认自然界、社会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并以此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前提。在哲学界和人学界,经过多年的研讨和争论,特别是面对当代现实和实践,那种忽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否认人的思想、实践能够改变世界的旧的机械论已经没有市场了;那种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人的实践的作用极端夸大到取代物质(即自然界)本体地位,实际上是重复“实践就是一切”这个实用主义的旧错误,也几乎很少有人相信了。绝大多数学者都主张人学研究要直面现实,吸取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坚持把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运用于“全球化、生态文明和人的发展”这样的课题,全面考察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作为个体与群体和类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人的主体性(包括思想和行动)的两重性和双重效应。我们相信,循着这样的方向前进,人学建设的路子会越走越宽,会有更多与社会发展同步、适应大众需要的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呈现出来。

除以上所述之外,人学方面还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人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人的信仰和理想,人道主义问题,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在此一一阐述了。

标签:;  ;  ;  ;  ;  ;  ;  ;  ;  ;  ;  ;  ;  ;  ;  

人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