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正在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初步方案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普通高中论文,方案论文,国家教委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刊特约记者
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和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原教学计划)制定工作、各学科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编定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完成这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国家教委组织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课程计划制定小组、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定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提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初步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步框架等。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预计于1997年提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计划、大纲)的试验方案,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验,经过一轮以上的试验修改后,形成试行方案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实施。
现就目前形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初步方案做简单介绍:
一、关于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是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重要依据,研究并提出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便成为制定高中课程方案的首要任务和工作的起点,经过较充分的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现提出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一)普通高中的性质
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的较高层次的普通基础教育。
从纵向看,较高层次区别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从横向看,普通基础教育区别于中等专业(职业)教育,从而突出普通高中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高中的普通化、基础化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使普通高中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普通高中的性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的首要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适应学生不同志向、不同发展方向的需要;为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效益,针对高中学生毕业后的两大走向(升学或就业),应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普通高中的性质--基础化,决定了普通高中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三)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求实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效率效益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基本的技术意识和初步的择业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专门就普通高中提出过具体的培养目标(过去是初中、高中合在一起)。此次拟定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时,既注意了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衔接和区别,又参照了德育工作文件中的有关内容,力图在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应具有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培养目标具有较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以适应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关于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尚未最后确定,仍需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初步方案介绍(以下简称“新计划”)
(一)新计划的时间安排
1、学制:新计划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中。
2、学年在校时间:
(1)每学年在校时间为40周。
(2)高中一、二、三年级的教学周数为35、35、26。
3、每周上课天数:为适应未来的工时制,按每周5天设计课程。
4、每天各类课程活动总量:学科类课程每天安排6课时,活动类课程每天安排1课时,总计为7课时。
这样安排与原计划相比,教学时间总量有所减少,相对量(每天活动总量)有所增加。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工时和学时的关系如何处理。对此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学时要和工时一致;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学时不应与工时完全一致,即使将来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学生每周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5天半。
(二)新计划的课程设置
1、课程门类
新计划拟设置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英、俄、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技术等学科,艺术为新增设科目,劳动技术课拟更名为技术课。
讨论过程中,还曾提出设置职业指导课为一门必修课,同时提出在普通高中开设综合课的问题,究竟设哪些课程,仍在研究之中。
2、学科安排情况
新计划中学科安排要为学生打好公共基础和分流基础创造条件,为此,多数学科按其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出层次,适当拉开层次间的差距。与《调整意见》相比,新计划学科安排有以下变化:
①分层次的科目增加:增加的学科有数学、语文、外语。
②分层次的时间更加灵活:《调整意见》学科安排是高一、高二两年必修,高三分科选修;新计划学科安排中有的学科在高二上,有的学科在高三上,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③分层次的方式多样:《调整意见》学科安排是采取二、一分段式;新计划学科安排既有分段式,如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外语。又有交叉式(两个层次在时间和内容上),如数学、物理、化学。
④进一步减少了多数学科公共必修部分的课时,增大了选修课时的比例。
⑤各学科不同层次间的关系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更趋于合理。
3、增加学科安排的灵活性和学科课时的弹性
以往的教学计划对每个学科的开设年级、开设年限及每学年周课时数、三年授课总时数都做出具体规定,并要求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新计划则对某学科的开设年限及每学年周课时数不做特别规定,只给出某学科三个学年的累计周课时和授课总时数,如:体育三个学年的累计周课时数为6(每个学年周课时为2),授课总时数为192,一些学科如思想政治、体育学科仍要规定其开设年级、开设年限和每学年周课时数。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基础不同的学生完成同样的教学内容所用教学时间的长短(课时的多少)是不等的,因此我们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用同样的课时完成同样的学习内容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承认差别,并提出与之相应的课时要求才是科学的态度,新计划中对学科课时的执行要求是允许课时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新计划把课程设置和管理的部分权限交给地方和学校,使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
4、加强选修课的大纲、教材建设,建立选修课的管理机制。
保证选修课的落实,是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关于选修课的建设与必修课的大纲教材建设正在同步进行。
目前,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各项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之中。新计划初步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修改完善。上面所介绍的一些基本情况仅供参考。
标签:普通高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