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杨春1,刘美娟1,魏慧霞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杨春1,刘美娟1,魏慧霞2

(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广东广州 510000)

(2广东省梅州市中医院儿科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另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急诊科101例AMI患者为观察组,选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30.16±9.20)min、球囊扩张时间(75.82±4.9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病患(P<0.05);观察组者抢救成功率98.02%、AMI复发率0.99%,而对照组分别为88.66%、7.2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AMI的抢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还可大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AMI复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95-02

急性心肌梗死为急诊科的一种常见病,其存在发病急、变化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临床特征。治疗原则也主要是及早疏通梗塞的血管,尽快恢复患者心肌供血。因此,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是改善AMI患者临床结局的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改善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AMI的抢救效果,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最终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AMI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为51:46,年龄在37~74岁,均龄(53.75±8.08)岁;另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选择急诊科101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其男女比例为53:48,年龄在34~76岁,均龄(54.02±8.13)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状况未见显著性的差异(P>0.05)。上述两组病患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且均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主要包括常规院前抢救,到院后常规分诊接入抢救室,予以吸氧支持和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抽血送检与遵医嘱用药,配合抢救等。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为:(1)优化院前抢救与转运流程:急诊科护士长安排护士管理救护车,定期检查车上急救物品的数量并及时补给,保证各药物、器械的品种、数量位置均固定。在接到疑似AMI接诊电话后,应迅速准确记录地址和患者的病情,并教导家属正确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另要求120急救车在接电话后5min内出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达到现场后,一边询问患者的病情,一边给予面罩吸氧和开通静脉通路,同时适当用药以缓解患者心肌疼痛,护理人员冷静迅速地解释病情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使其配合相关工作。同时,迅速平稳地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一侧),送上监护车,连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加强与院内急诊科医护人员沟通,简单介绍患者的基本状况与病情发展,让其提前做好相关急救药品设备、场地、医护人员的准备。(2)优化院内接诊的流程:院内医护人员在急救车即将到达医院时于停车处等候接诊,并迅速转移至抢救室。护理人员配合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鉴别诊断,根据其结果迅速联系相关科室的会诊。(3)优化院内救治流程:实施“定人、定时、定责”模式,即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由接诊护理人员负责抢救,并要求在患者进入抢救室1~2min内给予吸氧支持,3min内给予心电监护,10min内完成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及心肌酶等)和心电图检查,15min内遵医嘱予以血管活性药物或镇痛药物止痛等,20min内心内科医生完成会诊,30min内追踪相关检验结果。对于需要进行PCI术治疗患者,应及时通知导管室相关人员准备手术,并评估患者转运的风险,做好患者的安全转运工作,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各管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持续吸氧和心电监护。到达导管室后,做好病情交接与用药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其中抢救时间是指患者进入抢救室后至完成初步抢救病情相对稳定的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是指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直至首次完成球囊扩张术的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院内AMI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计数数据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比较

观察组抢救时间(30.16±9.20)min、球囊扩张时间(75.82±4.97)min;而对照组的抢救时间(41.65±10.59)min、球囊扩张时间(96.28±15.14)min。两组对比,t值分别为5.842、10.171,P<0.05,差异显著。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AMI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101例患者中,有99例抢救成功,其成功率98.02%,而对照组97例患者中抢救成功86例,占88.66%,组间比较,χ2=7.066,P=0.008,差异明显。此外,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0.99%(1/1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2%(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8,P=0.026)。

3.讨论

AMI为临床较常见的且病情严重的一种冠心病类型。相关文献报道[1],在临床上改善AMI患者预后,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在于及时充分地开通相关梗死血管。近年,随着溶栓与PCI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AMI的病死率已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但其效果仍未达到理想化。因此,如何有效地缩短AMI患者从发病至实施抢救时间仍是当前急诊科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

以往临床对于AMI的护理只是遵医嘱进行相关护理行为,缺乏计划性,同时也存在分工不明确、护理时间无要求、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缺点,各医护人员间的配合度不高,极易出现重复、遗漏事件,致使AMI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处理[2]。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前抢救转运、院内接诊、院内救治三个方面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院前抢救转运中安排专人管理急救车并要求迅速出诊以期缩短院前救护和转运时间,为患者抢救赢得时机;通过院内接诊流程优化,以避免挂号、缴费等流程;通过院内救治流程优化以明确各护理人员的工作,并促进不同科室间医护人员合作,使多项护理操作能够同时进行,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结合本研究来看,观察组抢救时间(30.16±9.20)min、球囊扩张时间(75.82±4.9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院内AMI复发率也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与李颖杰[3]的研究结果类似。由此可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AMI的抢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还可大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AMI复发。

【参考文献】

[1]谢海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5):123-124.

[2]董琴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108-110.

[3]李颖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时间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31):98-99.

论文作者:杨春1,刘美娟1,魏慧霞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杨春1,刘美娟1,魏慧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