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路桥;软土地基;技术
1软土地基在市政桥梁施工影响因素
1.1施工环境对软土地基的影响
经过多方考证,环境因素自身会对软土地基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桥梁工程建设方面,这种影响将会更加显著,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的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常见的市政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环境有以下两种,即粘性地基与砂性地基。同时,具体的施工举措还与土层厚度息息相关,不同的土层厚度所得出的施工效果也将存在差别。
1.2桥梁等级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影响
我国在桥梁等级方面存在严格的制度标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对等级桥梁的质量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反之对等级桥梁的影响程度在一定情况下也指明软土地基施工的要求程度,即桥梁等级越高就会对相应软土地基的施工要求越严格,而对于常见的软土地基沉降现象也必须要严格控制,对于桥梁等级相对比较低的工程而言,就仅仅进行简单的道路铺设就可以了,待软土地基沉降现象发生之后再进行铺设桥梁即可。
1.3工程设计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影响
在实际市政桥梁施工过程中,关于软土地基的诸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工程设计进行有效规避与化解的,所以说工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着软土地基的施工,市政桥梁工程具有显著的分段性,不同市政桥梁施工段的土质在强度、密度、稳定性方面存在着极大地差异,一旦相应的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过大,就会出现市政桥梁坍塌现象,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中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质量要求与环境特征进行设计。
2市政路桥工程中表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2.1排水固结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排水困难属于是常见问题,遇到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采用排水固结法, 通过选取适当的排水方式,进行堆载加荷,以促使道路桥梁工程整体承载力的提升,在选择排水方式的时候,应首先考虑真空预压法。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对排水固结系统及加载预压系统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这两个系统不发生冲突情况, 能够在具体使用中充分排出水分,进而确保软土地基质量与要求相符合。 另外,在施工前期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认真研究道路桥梁工程,对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展开细致分析,进而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施工,旨在使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得以保障,从而使建成的道路桥梁稳定性更佳。
2.2 软土表层处理技术的应用
软土地基之所以能够加大道路桥梁施工的难度,影响其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导致其刚度和硬度严重不足,因此要加强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必须重点提高其地基的刚度和强度。软土表层处理技术就是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对软土地基中的土质进行排水,在其中垫砂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铺设相关材料和稳定剂,进而提高软土地基表面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1)排水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水处理是软土表层处理技术应用的重要一步,该项技术主要是针对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由于其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好坏,因此这一处理必须引起施工方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排水处理之前,需要在土地的表层挖出沟槽,进而有效地将土地中含有的地表水进行排除,之后再选择具有较强吸水性的沙粒等材料对土地进行填充,以此能够有效的增强土地的刚度和硬度。
(2)垫砂层的处理。垫砂层处理也是增强土地刚度和强度的关键环节。主要适用于土层较薄但含水量较大的地基,通过不断的对其进行沙粒填充,使软土地基表层增加 0.5 ~ 1.2m 厚的砂垫层,这样不仅能够将水分排出,同时还能增加软土地基的坚硬度,进而方便道路桥梁的施工。
(3)材料铺设技术的处理。在土层分布均匀的地基中,也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方法——材料铺设技术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选择与之环境相适应的铺设材料,同时在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认真分析和研究地基局部的下沉以及地基的侧向变形情况,之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填土操作,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4)添加稳定剂,增强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地基土质较黏的情况下,由于其土质的黏性较大,因此在其中添加稳定剂能够有效的增强地基的稳定性,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当然,作为添加的稳定剂,形式也不唯一,既可以以生石灰或熟石灰为添加剂进行添加,也可以利用水泥进行添加,不管采用何种添加剂,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质的成分,进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2.3夯实技术
对于夯实技术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属于目前软土地基处理当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方式,被广泛的使用在路桥工程当中。此类技术的应用原理,就是利用高空重物的下降原理产生较为良好的重力作用,可以针对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反复的压实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软土地基的压缩性,缩小自然缝隙,保证可以提升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改善其使用性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夯实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操作很简单,影响深度在11m左右,在反复压实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地基强度提升4倍左右,最大程度的预防变形问题与稳定性问题。与此同时,在使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总结丰富经验,遵循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出高空坠落物所产生的振动作用,利用隔振沟的形式减少振动所带来的影响,全面提升整体夯实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出各方面工作的积极作用。
2.4换填技术
对于土质换填方式而言,在实际应用期间,主要利用优质性的土壤替代以往的软土结构,以此减少软土工程结构对施工工程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提升地基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预防在工程结构投入事业之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对桥梁工程结构进行施工期间,部分暗沟结构与淤泥结构等,都可以利用土质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操作简单、可靠,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体地基结构的建设水平。
3结语
当前我国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由于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地质状况,软土地基的施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地理环境,采用有力且适合本地施工的处理技术,不仅有效保障了市政路桥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又能够极大地降低了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成本,以此促进路桥工程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窦占元.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4):76-77.
[2]赵松岭,尚立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53-54.
[3]郭亮,李刚.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44+95.
论文作者:范炼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土地论文; 桥梁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土质论文; 道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