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施工和生产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建筑材料的重要性,按照严格的流程,在仔细对比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使材料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性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理控制
引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行各业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时代下,高新电子科技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在合作中竞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各个实体产业之中都有涉及和应用,对应建筑行业的便是新型科技材料和先进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但能够在施工过程实行节能环保,深入低碳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节约施工建筑成本,减少资金浪费,合理规划工程预算。因此,建筑设计中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是当今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起来的问题。
1材料前期策划及计划编制工作
1.1材料施工前要料策划和计划编制内容
在施工开始之前,项目部需要对工程进行详细考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供料厂商以及材料在不同阶段的用量进行分析,使材料进场前的策划以及材料的编制计划精确无误,提高材料采购、运输、周转、使用等整个过程中的经济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降低消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编制效果,充分发挥出编制材料计划的作用,取得理想的编制效果。
1.2编制材料要料计划的作用
在保证材料要料计划完整的基础上,对材料从挑选到使用过程中的潜能进行有效挖掘,充分发挥库存储备的作用,使供应短缺的现象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另外,在与材料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材料供应的数量,同时通过合适的手段,调剂余缺材料,在发挥供应商优势的同时,适当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
2严格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
2.1材料施工现场验收
材料验收人员需要对材料进场前的各项环节进行把控,以进料计划和送料凭证为依据,借助相关的工具,仔细检查材料的外观、尺寸、形状、大小、数量等,对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等进行详细核对,同时确认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使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结合质量验收规范,采取相应的计量检测方法,使材料实体能够与材料商标、合格证、出厂证书等相符合,按照合理程序,促进材料验收步骤的顺利进行。
2.2材料第三方检测要求
检验材料施工标准,在相关设计的规定下,按照相应的规范,采取抽样的方法,分批次对材料进行复试检验,检验工作应由建立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通过合适的方式,确认抽取的材料样品质量合格后,需要送至项目工程师进行签字,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3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有些材料比较特殊,由于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没有使用的方向等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符合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禁止接收此类材料,提高材料的合格率。同时在严格把控的过程中,增强材料的使用效率,不仅节约施工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3规范材料的合理存放、严控材料的领用
3.1材料堆放要求
对于进场的材料,对于进场的材料,应该进行严格把控,具体来说,需要以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为依据,在堆放材料的过程中,按照品种、批次、数量、生产日期等,使材料的分类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避免材料的混淆,需要采取隔断的方式,对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标示,同时对材料设置醒目的待检标牌,将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进行详细划分,使材料能够在合适的用途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性能,提高材料使用的正确率,减少材料的损失与消耗。
3.2严控材料的领用
在领用施工材料的时候,必须以相关凭证为依据,增强内部领料和外部提货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使材料能够真正物尽其用。在交接的过程中,发放人与领料人应当面点清,如果材料不能一次性领完,需要作出相应的标记,减少材料的误差,提高材料发放的准确性,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4加强施工余料的处置管控
4.1材料施工过程中落手清工作
在班组施工的时候,尽可能做到落手清,在合理堆放材料的基础上,保证材料进场之后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控制材料的损耗。通过简化经手环节,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使有限的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对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节约材料、增加项目经济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收尾工程余料管控
在工程收尾的时候,需要对现场余料进行检查,对未使用的材料进行估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用料计划进行调整,通过相关的措施,对场地进行清理,增强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不使用临时设施,在拆除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拆除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率,促进收尾工程的顺利进行。
5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1建筑通风设计中的新型材料
建筑设计中的两大前提就是向阳和通风,建筑通风设计是一个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空气环境的保障,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环节。新型材料的运用,是建筑通风设计中的重大助力。例如新型的窗框开合装置,不但成本极低,生产技术不高,而且功能强大,质量优秀。此类新型材料能够在保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的前提下,还能循环内部空气,减少人在室内感受到的气流压力。
5.2建筑设计中新型隔热材料的运用
隔热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防止火灾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中的隔热设计必须要与整体协调。新型隔热材料相比较老旧的隔热层不仅外形美观,而且隔热效果优秀。其外形上没有突兀鲜明的颜色,比老旧隔热层美观,不影响房屋室内装修和视觉效果。其内部是蜂窝状,利于散热隔热,而且节省成本。有一种新型建筑隔热材料是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反射面,主要是玻璃制成,能够发射大多数热源光照,防止高温太阳光灼烧形成安全隐患,第二层是空气层,有足够内部用来吸收建筑物外部的热量并进行散热,第三层是吸收层,吸收层主要起到隔热作用。不但夏天防止过高温度引起火灾,而且能在冬天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影响室内温度。
5.3建筑设计中保温材料的运用
传统建筑设计中的保温措施主要就是通过厚度相当的材料进行堆砌,防风保暖。虽然效果差强人意,但是从某种方面说,会使得房间过于封闭,降低人们的居住体验。新型保温材料在建筑设计中成功代替了老旧保温材料,解决了老旧隔热保温板的诸多问题,而且自身质量较为轻便,厚度较薄,性能优秀,是诸多建筑设计保温方面的优质选择。这种真空的隔热板的材料本质是由金属结构和纸质结构,内部有着许多多孔的硅酸盐和泡沫,保温效果强过老旧保温材料的3倍,4倍。这类新型建筑保温材料不但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十分符合现代人民的生活需求。
结语
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是工程顺利进行、增强施工效率、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需要充分意识到施工材料的重要性,做好前期策划及计划编制工作,严格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对核算与成本环节进行分析与控制等。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效用与价值,在节约材料成本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损耗,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晖.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2]滕健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材料成本控制浅析[J].山西建筑,2011(13).
论文作者:张月峰1,吴清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基础上论文; 计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