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龙坝镇中心学校)
摘要:合作探究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要做好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工作。一是分组,二是分工,三是促发展。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全程参与实时进行指导。其次,加强合作探究学习的管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及时给予评价。(二)、注重合作探究学习习惯培养,学会倾听与交流。(三)、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活动。
关键词:合作;分组;分工;促发展;加强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进入初中,其学习模式与小学的班级课堂教学完全不同。如果老师再一味的讲授,不仅不能完成初中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渐渐长大,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促进学生探索、创新,数学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加强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如何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就用实际教学案例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合作探究学习的起初想法。
合作探究学习是受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是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形式。素质是指学生个体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故合作探究学习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为促进学生探索、创新,数学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加强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间相互探讨,共同交流,学习知识,形成技能。长期坚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做好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工作。
一是分组,二是分工,三是促发展
分组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呢?
确立小组学习目标,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有差异,组间求均衡”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男女相互搭配,学习成绩好的与差的相互搭配,学生个性差异相互搭配等等。由于每个小组人员都是有差异的,组与组是均衡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学生相互制约,组与组相互竞争,迫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要为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分工明确,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进步。用专家魏书生的话说,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首先得有一个领头的组长,根据小组的学习目标,带领组内成员主动学习。得有一位副组长,配合组长完成组内学习任务。记分员,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量化打分。纪检委员,维持组内纪律。就拿今年这个七年级来说,我是这样操作的。全班39名学生,确定六名组长,根据开学摸底考试成绩,我把他们分成六个组。首先让组长召开小组会议,确定小组名称及学习目标,小组长对每一个小组人员进行具体分工,确保每一个组员都有事情做。
三、加强合作探究学习的管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及时给予评价。
小组分好了,分工明确了,教师要充分管理好每一个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学习小组的职能作用发挥到极致。小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任务下达到每一个小组之后,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状况。对问题较大的学习小组,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小组中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评价得当可以让学生看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激起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产生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愿;评价不当则会打击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丧失信心。通过评价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小组的成功,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才是最终目的。
(二)、注重合作探究学习习惯培养,学会倾听与交流。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活动.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合作与交流,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轻松氛围,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引入都是有层次性的。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如果能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设计成几个问题,逐步让学生进行操作,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四、合作探究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探究时机,合理安排时间。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探究,更不能为了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则会适得其反。有时在合作探究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或者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优化组合,合理分工。各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每个成员分工要确定,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这些职位可以采用轮换制,从而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尝试,有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需要对活动的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尤其是小组探究学习之初,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探究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始终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实时进行疑难解答。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会失去自信。甚至在合作学习中成了听众,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四)、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合作探究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但也存才教学弊端。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对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积极参与活动,不自己亲手操作,就在一旁观看,在一旁等待结果。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一种学习的惰性,不利于这部分学生获取知识,取得进步。由此,我们在进行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慧敏.对合作探究学习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6.
[3]廖荣堂.合作学习基本理念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
[4]姜小兵.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J].新课程学习,2010.
[5]王琪.走进绿色生态课堂.2016.
论文作者:严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