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肥论文,小麦论文,玉米论文,模式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省宁晋县被确定为渤海粮仓示范县以来,根据项目总体目标,针对宁晋县水资源极度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状,将“节水增粮”确定为宁晋示范区的核心目标。按照“大幅压采地下水,稳夏增秋,确保总产”的技术路线,把“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主体示范技术。课题组通过开展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水分运筹、高效施肥、抗逆稳产、品种优选、配套播种等试验研究,结合在核心示范区的应用完善,初步研究集成了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在宁晋县项目区的大面积示范应用,证实技术模式科学先进,节水增产效果突出。现将小麦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节水、抗逆广适的小麦新品种。 2.种子处理:采用“吡虫啉”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及小麦蚜虫,同时配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拌种,预防小麦病害。 3.整地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后,粉碎秸秆1遍,确保还田质量。旋耕机整地1~2遍,深度达到15厘米,每3年深松1次。窄行等行距播种,行距15厘米,播深3~5厘米。适当推迟播期3~5天,冀中南麦区推迟到10月7~15日播种,播量上调1.0%。播后1~3天墒情适宜时镇压。 4.平衡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总量。一般地块底肥总量为纯氮6~7公斤/亩,五氧化二磷5~6公斤/亩,氧化钾1~2公斤/亩。例如采用养分含量42%的配方复合肥(19-18-5),施用量35公斤/亩。 5.冬前管理:底墒不足或出苗质量较差的地块播后5~7天采用微灌浇水,灌水量10立方米/亩,保障一播全苗。越冬前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采用微灌浇好冻水,水量15~20立方米/亩。底墒足苗情好的地块播后至冬前不浇水。 6.春季水肥管理:①一般年份小麦拔节初期灌水追肥,干旱年份或群体不足的麦田提早到起身期。采用微灌水肥一体化灌溉追肥,浇水量20立方米/亩,同时追施溶解性较好的氮磷钾复合肥料(例如25-10-5)17.5公斤/亩,增施硫酸锌1公斤/亩。②孕穗—抽穗期灌第二水,水量20~30立方米/亩,追施速溶性肥料(肥料同上)5.0公斤/亩。③扬花后15~20天浇灌浆水,水量15~20立方米/亩,追施速溶肥(肥料同上)2.5公斤/亩。一般年份春季灌水总量70立方米/亩,干旱年份80立方米/亩。追肥总量纯氮6~7公斤/亩,五氧化二磷2~3公斤/亩,氧化钾1~2公斤/亩。 7.病虫草害防治:采用“春草秋治”技术防治麦田杂草。注意及时防治小麦根腐病、赤霉病、全蚀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灌浆期搞好一喷综防。 二、技术示范效果 2014年宁晋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仅为常年的一半。课题组针对旱情及小麦苗情,进行了科学的水分运筹。由于播种基础好,小麦群体足,个体壮,为实施节水栽培奠定了良好的苗情基础。示范区小麦冬灌、拔节、抽穗、灌浆4水,常规管理麦田浇冬灌、拔节、扬花3水,示范区灌水总量比传统地面灌溉节水100立方米/亩,节约灌溉水55%。小麦成熟后,千亩示范区小麦穗足粒饱,长势喜人,示范效果突出。宁晋玉米季再次遭遇严重干旱,为玉米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传统灌溉地块灌出苗、大喇叭口及吐丝3水。示范区玉米灌出苗、小喇叭口、吐丝、灌浆4水,节约灌溉水90立方米/亩。玉米成熟后,千亩示范区玉米密度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长势十分喜人。宁晋课题组组织全县种粮大户及农户代表到基地观摩学习,引起农户强烈反响,有力促进了技术模式在全县的推广。据此,宁晋课题组应用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配套技术,在同一地块小麦玉米全年总产突破“吨半”,达到1531公斤/亩。全年增产粮食300公斤/亩,增产率24%,节约灌溉水180立方米/亩,节水率55%,为宁晋粮食节水高产走出了一条新技术途径。 下一步,宁晋课题组将在全县范围推广应用该技术,并对技术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力争促进全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_玉米论文
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