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需要厚重历史积淀和特殊事件的重大进程。本文基于马克思历史视角,以马克思理论的存在基础、思考事业以及对未来的构想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希望为人类发展进度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历史观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延是国际市场,而核心内容为资本,且包括互动主体和交换主体,这两个主体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运行主体。近些年,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全党基于马克思历史观,结合当前的世界形势和发展情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命题,并在其中融入了共同协作、平等自愿和互利共赢等原则,为推动世界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时代价值
包容发展是马克思历史观理念的重要内容,包容发展理念能够为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合作关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个过程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人类在与环境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会从环境中获取生活资料,并能够实现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发挥了资源创造性的作用[1]。因此,研究社会生产行为和生产活动,其意义就在于为社会的建立和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作用而言,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维持生计必须要进行劳动,劳动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此同时,劳动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劳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生产关系,是促进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生产方式升华是主要的原因。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突破地域和历史对人类发展的限制,统一全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阶段人类需要做到的事情。马克思主义拥有悠久的历史,理论内涵十分精准、理论视角极为宽广,这些优势的存在,促使其能够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还能对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相关规律进行合理的反映。
忽然,树枝摇晃起来,叶子上的水落下来,洒了秀容月明一身。秀容月明惊讶得抬起头,他看到了一颗颗黑紫色的桑枣,也看到树丫上坐着一个少女,赤着脚,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正盯着他,看他湿淋淋的样子,少女咯咯咯地笑起来。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资本主义历史观相比,将合作共赢和公平公正作为了全新的发展理论,创新了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为,有利于推动全球的发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过了两个发展过程,这两个过程分别是市场化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这两个发展阶段后,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斗争是推动社会化进程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十月大革命,都是通过斗争对社会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斗争。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的视角下,对资本主义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指正,这种指正是有针对性的指正,是科学合理的指正,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蓝图。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站在互利互惠、公平正义的角度重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比,在形式上有了质的提升,与当今世界呼吁和平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通过对世界范围国家安全进行全面的分析、考量,并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对治理世界,维持世界稳定和平发展的措施,这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思维的重要战略思想,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进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就是国际社会,而各个主权国家就是这个载体中的行为主体。找寻利益共同点,实事求是,立足于实际的追求全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观,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是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世界治理模式,关系到人类世界的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对现阶段世界形势的直观反映。
二、马克思历史观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一)求同存异,消除意识形态的隔阂,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2.建立地位平等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必须要对过去的霸权主义恶劣影响进行消除,推动合理秩序的建立,我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希望世界各国都能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和交流,并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与传统霸权主义代表的价值观不同,以地位平等为基础所建立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想要继续延续,乃至发展,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包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发展,并凸显联合国的地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一个基本的政治前提。现阶段,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战争危机和经济危机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头大患,严重影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建设的进程。只有国际形势趋于稳定,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是新时代国家和人民群众赋予中国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具有时代感。以马克思历史观为视角来看,是对我党在各项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保证,与我国新时期发展需求相吻合,是对人民群众追求稳定和谐生活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国家安全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赋予了我党历史发展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针对当前的世界形势,提出了世界整体安全观,在促进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项理念的提出,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同时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推动世界各国加强联系,实现共同利益,保证国家间进行公平合作的具体行动[4]。
现阶段,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发展需求,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利益一致的全新规则,将这一理念作为着手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针对世界问题提出的解决建议。毋庸置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想要确保这个事业的实现,必须要站在世界发展历史的角度对这个命题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间的关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有意将高耗能、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向发展中国家集中转移,比如:越南、缅甸等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在被利用的同时,还承担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入手点,加深对不同制度的认识。通过预测得知,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属于对立关系,甚至到资本无法增值的时间点,这种关系也不会发生改变。目前,资本快速扩张的过程已经被产业链逐渐取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形式上趋于一致,并呈现出和平发展的态势。但是就事实情况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左右着世界的形式,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积累的敏感程度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如果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对其造成了威胁和阻挡,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会采取极端手段,扫清前进过程中的障碍,比如: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以及目前愈演愈烈的伊朗危机等。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荆棘且无比坎坷的过程[3]。
(二)开放包容,基于我国国情,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消除意识隔阂。现阶段,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意识已经逐渐被全人类对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追求意识所取代,这一意识形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全世界人民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逐渐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羁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和形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世界各国只有在文化事业、科研活动、教育发展等方面达成协作,方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此同时,还要对传统的霸权主义不良影响进行逐渐消除,促使世界范围内的人民群众,加深对合理国际秩序的期盼和追求。接受上述事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在坚持斗争的同时,加强全球范围间的公平合作。合作的范围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全世界范围的国家合作,可以将全人类视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间的良性互动,以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间的合作,应该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促使每一个国家和群众都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使不同制度和国家间的对抗关系得到改善,继而转变为公平合作,达成思想和认识上的统一,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平等互利,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1.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预测存在较大的偏颇,资本主义在经历过两次世界战争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改良,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和接轨,先后加入了诸多世界性组织,并在世界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加入WTO、组织G20峰会等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我国参与世界治理的决心,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贡献了力量。目前,全人类对于幸福生活,共同利益的追求,已经逐渐打破了资本扩张的形式,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建立和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人民间的联系和羁绊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加深,最终会达成彼此依存的关系。
1.求同存异。马克思历史观视角下,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后,发生经济危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概率显著降低。这从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无限的合作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合作,为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
三、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加入了WTO,并组织领导了多个国际性的活动,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针对当前的世界形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课题,为世界治理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一伟大课题的研究,探讨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对四种管材价格、施工工艺、输水能力、压力等级、卫生性能、维护费用等进行比较,确定钢管和PE管易搬运、施工安装方便,压力适用于较复杂的山区地形条件,价格相对较低,所以适用于本工程。提水管线全长0.98 km,由提水泵站至调蓄水池为DN 250钢管;供水管线全长1.86 km,由调蓄水池至三交镇,为DN 250 PE管。
(2)建设用地范围内未进行地质勘查的矿产地或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一般性矿产资源,如砂岩、泥岩、石灰岩可不视为压覆矿产资源。但一些国家急需的、稀少的矿种、矿产地的矿床规模在中型以上,除了国家产业政策批准的重大建设项目外,原则上不予压覆。
参考文献
[1]蔡海粦.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性思维——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J].山西档案,2017(05):36-38.
[2]杨丽艳.革命历史档案与研究生思政课的融合研究[J].山西档案,2017(02):136-138.
[3]李素玲,刘顺英.试析档案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山西档案,2015(06):107-109.
[4]周昭成.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评析[J].山西档案,2015(02):129-132.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9)03-0046-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ZDA293)。
【作者简介】杨姝(1977-),女,汉族,重庆江北人,硕士研究生,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学、党建。
(责任编辑:张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