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证券公司发行债券中寻找利润机会_股票论文

从证券公司发行债券中寻找利润机会_股票论文

从券商发债中寻找盈利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券商论文,发债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初,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海通、中信、长城三家券商发行不超过42.3亿元公司债券。消息公布后,两市大盘波澜不惊,但盘中个股却异常活跃。连日来,投资者对券商发债给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津津乐道,特别是对三家拟发券商的重仓股展开了各种美丽的遐想。那么,券商发债究竟能使市场出现何种变化,又将为投资者带来怎样的盈利机会?

市场盈利模式多元化

2003年,在证券投资基金主导下,市场形成了以高增长行业为核心资产的价值投资理念。毫无疑问,2003年的行情是由基金主导的,而市场另外一支重要力量券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是无所作为。现在,中信等三家券商被核准发债宣告券商无所作为的时代将正式结束。2004年,券商将逐渐参与到主导市场的行列中,券商与基金之间的博弈将使市场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价值投资理念的主流地位在短期内将被削弱,各种“非价值股”将迎来重大机遇,市场盈利模式趋向多元化。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价值投资理念不仅得到了基金的认同,而且也逐渐得到了包括券商在内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认同。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为什么我们还会得出券商发债将削弱价值投资主流地位,市场盈利模式趋向多元化的判断?原因很简单:

第一,券商持仓结构的调整将给部分“非价值”股带来反弹机会。2003年以前,券商在证券市场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绝大部分是一些行业背景及公司基本面均不理想的股票。为处理这些中长期前景不佳的股票,资金实力逐渐强大的券商将利用各种题材制造出反弹机会。券商重仓股的反弹对价值投资理念主流地位的削弱其实自2004年以来已经表现得很充分,2004年以来涨幅最大的前30名股票没有一只真正意义的蓝筹股;而从这些股票的流通股东来看,券商或受托理财法人机构占据了绝对优势。显然,部分券商重仓股的良好表现使价值投资理念的主导地位遭受了挑战,市场盈利模式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第二,券商持股的“排它性”决定了流通市值偏大且基本面众所周知的蓝筹股很难被券商选定为核心资产,券商从操作行动上完全遵循价值投资仍需要有一个过程。券商的投资理念及行为与基金相比具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券商喜欢“吃独食”,而基金却喜欢“扎堆”。三家拟发债公司部分重仓股数据中,我们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很少有两家券商同时重仓持有一只股票。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即部分券商为做好财务报表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重仓持有一至两只股票,这些股票是根本没有也不容其他券商插手的。比如南方证券的“两哈”(哈药集团、哈飞股份)、湘财证券的“一泰山”(鲁能泰山)、华夏证券的“太极”(太极集团)。对于券商吃“独食”的特点,从证券研究的角度看,是一个很有意思且牵涉较深的课题。但目前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券商这种与基金完全不同的操作手段,很难成功运作基本面众所周知的蓝筹股。因此,尽管越来越多的券商已经认同价值投资理念,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资金实力因被核准发债而逐渐强大的券商在短期内对具有隐蔽题材“非价值股”的偏好还很难改变。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各种“非价值股”的投资机会将在2004年得到体现,市场盈利模式多元化成为必然。

在盈利模式多元化格局下,投资者在操作上可供选择范围更多,但同时操作难度也大大加大。

券商重仓股机遇风险并存

对于大部分中小投资者而言,对券商发债及券商重仓股的关注是带有强烈盈利动机的,最大的期望是能从中找出“南方汇通第二”。不容置疑,券商重仓股给中小投资者所带来的盈利机会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投资者从附表二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券商重仓股在给投资者展示绚丽前景的同时,也在显示出其变幻莫测的风险。在统计2004年涨幅前三十名股票的同时,我们还统计了跌幅前三十名的股票。处于跌幅榜前五名的股票分别是太极集团、甬成功、爱建股份、银河创新与锦州六陆。这几只除爱建股份外,均为券商重仓股,其中甬成功与锦州六陆第一大流通股东同为天同证券。另外,宁沪高速、东风汽车等银河证券重仓股也跻身跌幅榜前列。

券商重仓股在股价走势上的冰火两重天提醒投资者,即使券商发债将大大提高其资金实力,券商在二级市场上的发言权将越来越大,但券商重仓股给投资者带来的绝不只是盈利机会,其可能出现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正是由于这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现实,才使投资者在券商重仓股中寻找盈利机会时会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

适应券商思路是盈利关键

很明显,目前券商正在进行的依然是持仓结构的调整,如果想从券商持仓结构调整中分一杯羹,首先必须理清楚券商持股结构调整思路,其次才是从持仓成本、盈利状况及技术走势等方面来选择参与机会。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从整体思路看,券商在持股结构调整上选择了增仓成长股、题材股,减持增长速度减慢的蓝筹股及筹码过于集中的股票的思路。我们统计得知,2004年以来涨幅居前的券商重仓股基本以科技股、ST股、小盘股为主,而跌幅居前的则以经历了长期运作、历史涨幅偏大,筹码比较集中的股票为主。而从2003年年报或半年报中可以明确已经减仓的则以钢铁(海通减持122.67万股莱钢股份)、工程机械(常林股份、桂柳工)为主,增仓以科技股为主。这样一个整体思路跟基金及2003年市场主流思路是有所不同的,但确实符合2004年的市场特征,投资者参与券商重仓股时,必须对2003年的投资思路进行适当调整。

特别是对一些2003年以来涨幅较大且行业及公司增长潜力下降的股票应保持谨慎,以避免成为蓝筹股中的套牢一族。

第二,持仓成本不是券商考虑增仓或减仓的决定性因素。以前,按照多数投资者的习惯思维,当券商重仓股的持仓成本远高于市场价格时,这些股票必定出现上涨机会。但目前来看事实上并非如此,从附表中,我们发现,部分持仓成本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股票也被券商毫不留情抛弃。比如,海通证券在2002年下半年新增持有1313万股大众公用,而在2003年减持1200万股,几乎被清仓,从大众公用的走势看,海通属亏损出局的可能性大。除了大众公用外,长园新材、九龙电力等股也出现了相似情况。对于大多数券商而言,其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有集中度适中的投资组合,券商衡量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一两只股票是否盈利,而是整个投资组合的盈利状况。券商在一两只股票上出现亏损是很正常的,并且,券商也只不过是实力稍强的机构投资者,即使是投资出现整体亏损也并不意外。因此,简单地以是否套牢作为券商是否增仓的标准是非常危险的。对此,投资者应保持清醒。

第三,筹码过于集中的券商重仓股风险相对较大,而一些筹码集中度仍然不高,但公司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且券商套牢程度较深的股票则存在极大的盈利机会。我们看到跌幅居前的股票绝大多数为筹码高度集中的股票,比如太极集团、宁沪高速、银河创新等。筹码集中度过高就面临一个筹码稀释的过程,而筹码稀释就意味着股价下跌,这样推理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相信也能够得到投资者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操作上应尽量避免那些筹码过于集中的股票。涨幅居前的南方汇通、海虹控股以及中青旅等股均属于行业背景或公司业务出现明显好转趋势,且主力高度套牢但集中度仍然不高的股票。投资者能否把握好此类股票的投资机会,对能不能从券商发债引发的券商重仓股行情中分一杯羹至关重要。

标签:;  ;  ;  ;  ;  ;  ;  

从证券公司发行债券中寻找利润机会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