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精神观照下的西方德育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德育论文,模式论文,精神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9-0212-05
现代西方德育建构于西方文化由宗教文化向现代文化跃迁的背景中,启蒙运动是实现西方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中介。现代文化是以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为气质的文化,现代西方德育从不同侧面弘扬和扩展了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形成了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德育模式,对于我国德育的现代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西方德育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
“‘西方’概念是指有能力施加文化影响的诸如美、英、德、法、意等这些能够在国际政治文化上拥有话语权的国家”①这一定义把实质上能够影响中国本土文化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国家列入西方范畴。西方的近现代文化是一种同质文化,统称为现代西方文化。
西方德育的现代形态与西方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同步、同质的。现代西方文化是在否定中世纪宗教文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萌芽于文艺复兴,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至20世纪80年代完全成熟。②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文艺复兴作为西方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精神实质是通过确立“人”的地位,以“人”代替神,用福柯的话说,“人”是现代时期推论出来的产物,是一个理性构造。宗教改革作为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再次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即理性化过程。启蒙运动是西方近现代史上最彻底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构了传统的宗教文化,建构起现代西方理性文化的框架,现代西方文化是启蒙精神的延伸和发扬光大。
西方启蒙运动是一个不断“祛魅”的理性文化的形成过程,“祛魅”就是不断祛除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主要针对其非理性、蒙昧性和神秘性的方面),即马克斯·韦伯所言的“脱圣还俗”,使宗教“非巫术化”过程。
启蒙的本质和现代文化的精神主要是指人的思想获得自由和解放,是思想和精神创造力的增强和迸发,是通过理性摆脱蒙昧获得思想自由。理性的运用是启蒙发生的前提,而通过启蒙的培育和引导,理性进一步获得了分析、揭示、辨别、选择和批判,不再盲从,做自己思想主人的内涵。理性在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精神。理性“能力主要表现为思想、反思、从事逻辑判断与推理的能力,集中表现为一种‘自我意识’的能力,或者说‘我思’的能力”。③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自启蒙以来以人的自由为内核的现代西方文化的两翼。“人本”相对于“神本”,人只有摆脱对上帝的依附,获得自由,“人是目的”才能成为现实。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在于“理性”被确定为人的主体性,“理性”是人的力量、价值之源泉,是实现人的自由的保障。正如哈贝马斯认为的,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和核心价值系统,“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原则。而现代价值的合理性、主体性的确证都出自人的理性,因而,理性也就成为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④自由、主体性、理性成为解读现代西方文化的关键词。
近代开始发展的人类精神“世俗化”的文化运动都是对异化了的精神神圣性的反抗。西方近现代是理性主义大进军的时代,但是,启蒙运动在造就现代文化、取得社会和文化巨大进步的同时,即已包含了现代文化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第一,对理性的倡导由于走向极端而变成对理性的迷信,人成为理性的奴隶。启蒙以反对上帝、解放人为目的,以理性取代对上帝的迷信,但它又制造了理性这一新的上帝,理性至上原则使人与理性的关系再度被颠倒和出现紧张。
尼采以独特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理性文化深刻的矛盾和危机。他倡导非理性以反抗理性主义的肆虐,表明他对理性压抑人的不满;他对西方近代以来文化的科学化、商业化、非个性化、非精神化所作的深刻批判蕴涵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理性文化的危机。
第二,理性精神出现逆反,人成为物的奴隶。在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与功利主义开始半分天下。前者是对科学理性的迷信,后者是对物质的迷信。这二者又有血缘上的联系。科学理性所以重要,是因为现代的逻辑就是发展,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科学理性成为直接服务于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这样,在功利主义的视野中,启蒙运动以来所诠释的现代理性就成了单纯的物欲满足。启蒙从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走向了没有精神支撑的纵欲主义的极端,最终,人被物化了。
第三,启蒙理性对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对精神的消解和信仰危机,出现人性危机。理性主义的发展提高了人的地位,但却“杀死”了上帝,人要“重估一切价值”,信仰完全主观化并被推向虚无,这意味着一切传统价值观念存在的客观基础被抽掉,人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精神在无依无靠中沉寂了,人面临着生存的焦虑。“社会世俗化的副产品是文化上的渎神现象,资本主义便难以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所谓的终极意义了。”⑤正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如果上帝死了,一切都成为可容许的。
启蒙理性对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种种弊端。因此,后现代主义在消解启蒙理性所建立的外在世界结构的同时,也彻底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它们庄严地宣称:笛卡尔—康德式的主体性的式微意味着“人”的终结。它们继尼采“上帝死了”的口号后,提出“人也死了”的口号。福科就曾断言:“人”纯粹是一个“外形”,“人这个最近的产物”,“将像画在沙滩上的画一样被抹去”。马克斯·韦伯指出,现代社会原本应当带来理性的增长与个人自由的提高,但它在趋向理性化的过程中,导致事实与价值、效率与信仰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它直接表现为文化合理化剥夺了意义,社会合理化窒息了自由,导致“意义丧失”与“自由的丧失”的现代性悲剧。
现代西方德育是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下实现转型的,现代西方文化是理解现代西方德育直接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德育模式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西方文化精神的进步性也深刻地反映了其中蕴涵的矛盾。
二、现代西方德育的世俗化过程和现代模式构建
西方语境中没有直接使用“德育”概念,而是使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政治社会化、共同价值观教育等概念,从其承担的责任看,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认同和维护现有统治秩序,进行资本主义精神信仰教育,基本与我国的德育职能相当。我们由此认定西方德育的存在。
西方德育在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发展不仅是其理论内容的不断深化,而且表现为德育标准的变更。麦金太尔把西方道德发展的历史总结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道德理论和实践体现为真正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第二阶段,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虽然还存在,但这种标准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条件正在丧失或已经丧失。这就是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直至功利主义者为道德进行合理论证全部失败的历史时期;第三个阶段,情感主义的主张已为社会所隐然接受,道德陷入无序状态,道德变成了不可通约的存在。从20世纪初至今,普遍性道德已变得不可诠释。⑥我们所言的现代西方德育大体包括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现代西方德育建构的标志是从宗教型德育跃迁为世俗的道德型德育,德育经历了从服务宗教到服务世俗的转变。曾经长期主宰西方德育的宗教教育,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尤其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呈现出理性化和现实化的世俗性特点,成为实现现代西方德育目标的一种工具。
首先,现代西方德育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现实社会制度的好公民、合格公民,其教育目标更加现实化和理性化。德育目标的现实性体现为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进行“社会责任”或“公民义务”教育,以培育“社会方向”和“公民意识”,引导人们认定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价值,认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唯一可认同的政体。西方公民教育既是现代社会为使公民获得本国政治文化,包括政治信念、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的教育过程,也是培养合格公民所需要的知识、态度、技巧和技能,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等内容的教育过程。
在公民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成为有素质的公民的知识、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支撑社会和司法制度的基本方面的法定人权和义务。要培养学生具备询问和交流的能力,如通过分析信息和它们的来源来思考时事的、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问题、难题和事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和举止负责的技能。
现代西方德育目标也是理性的,其突出特点是德育对启蒙任务的担当。在公民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成为爱国、忠诚及服从国家的“好公民”,而且也要成为一个对国家的评判者,有行使民主权利和具有民主能力的人,德育过程注重对人的精神批判意识和辨析能力的养成,以区别于具有顺从人格的臣民意识。
其次,“人本主义”成为西方德育的共同理念,重视人的主体性,把德性成长看成是个体自主、自然的过程,使人成为思想成熟、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主体这一德育理念贯穿于现代西方代表性的德育理论中。
西方文化世俗化过程中获得的人本主义原则成为建构现代西方德育模式的重要原则。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异彩纷呈,形成各具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以美国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发展,道德思维的发展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条件,并呈现阶段性。德育的中心在于发展道德认知力,在于培养儿童面对道德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他认为儿童能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反对用灌输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以美国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两个支撑点是“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理论。
价值观澄清理论学派认为:价值观来自个人生活经验,价值观是相对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人们一方面有更多的自由,一方面又面临着自主作出选择的压力,选择更加重要,而选择本质上遵从人的已有价值观指引。选择应是理性的、自觉的和清楚明白的,但在现实中,许多人在不清楚自己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的前提下就作出了选择,成为一种没有标准的选择,这种情况普遍存在,青少年中更严重。所以,应当创造条件,想办法利用一些特别途径帮助人们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的价值观,这对他们今后作出正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体谅关心德育理论由英国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著名教育家诺丁斯创立。体谅关心德育理论的特征是注重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体谅的核心含义是培养学生体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具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德育是通过关心式教育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和关心品德等等。
上述不同的德育范型,都构成一种德育策略,一种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系统,即一种德育模式。探究其共同性,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现代德育理论普遍尊崇理性,把受教育者视为道德的主体,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和互动,强调人是目的的人本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性化、民主化特征。
人性化表现为,现代西方德育的教育基点普遍从教育者立场转变为受教育者立场,都排斥硬性灌输,注重对人的心智启迪、人格的塑造、精神自由的关照,注重在生活中增强人的辨析能力,发展人的自主意识,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受教育者的创新性培养和生成过程,是自我实现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德育更加关注个体、关注人,通过人性化德育使被教育者自觉其社会责任和生活目标。
民主化表现为,现代西方德育非常重视建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宽容、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现代西方德育方法更加注重“对话”,即以文化方法作为方法论实施德育。文化方法即民主方法、理解解释方法和意义沟通方法。通过有效沟通和理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交人。以交流、参与、对话等民主方式进行德育活动。德育是文化的,而文化是内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德育只有深入心灵,进入头脑,使教育者愿意接受,能够内化,最终实现文化自觉,才会有效果。
三、现代西方德育模式的价值与问题
德育的这种文化性使德育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精神生产过程,关注文化的主体——人本身。现代西方德育理论从不同侧面均体现出这一共同特点,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价值:
第一,西方德育模式的人性化体现了时代性发展的要求。西方德育理论重视人的主体性,人本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是现代西方德育最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西方德育的人本主义体现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就是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需要、生活需要和精神成长需要,实行关怀式教育。它反对用整齐划一的道德标准、以外在方式强制性地要求人,而在于启动人内在的道德需求。人本主义的深层本质是对个体人的确认,具体是通过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培育个体意识。这种教育主要是培养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西方德育特别注重培育人的主体性,德育过程民主、重在参与,重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西方的德育是理性主义的,其价值追求是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精神的自由,它张扬理性,崇尚精神价值。
第二,以公民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德育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德育获得了现代性。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是以公民意识、公民德性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公民意识和公民德性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使命。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是理性的、自主的、自由的、有德性的独立个体,而不是塑造仅仅忠诚服从于一定道德秩序的工具人。西方各国德育各具特色,但共同的方面是在现代德育发展中形成公民教育。它把爱国主义认定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素质。具体教育形式是通过国家发展成就、西方文明史及各国历史作为素材进行教育。法治教育,主要通过社会和学校进行,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现代西方德育蕴涵的实践精神对我们具有启发性。一是西方德育理论都注重微观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增强实践指导性。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突出特征是从多层面、多侧面深入分析和说明复杂的道德教育过程,各种理论学说都注重微观的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都针对道德教育问题中非常具体的一个方面进行单项研究或突破。如皮亚杰专题研究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建构性,使得传统的道德灌输式从实证的意义上受到人们的抵制,并得出实证性结论: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对道德品格没有多大影响,道德知识考试成绩与实际道德行为测验呈低相关比等。二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重视实践环节。通过组织人们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活动,磨炼意志、培养协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方法上的现代性。一是广泛的学科渗透,二是德育社会化,动员全社会参与,创设良好德育文化环境。具有精细化、操作性强、教育方式生活化以及大量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等特点。
现代西方德育也蕴涵内在的矛盾。
第一,膨胀的自我与社会整合的矛盾。西方进入现代以来,由于个体自我的张扬,隐伏了道德危机的种子。现代西方德育极力崇尚现代意义上的自我,但是,人类在庆祝自我自尊的同时,却忽视了他同时也丧失了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因为,道德标准如果只能出于自我、而且是情感主义的,这必然导致道德的解体和道德相对主义。一旦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丧失了对道德的明辨力,没有客观标准判别和识别善恶,道德变成了不可通约的存在,社会整合就面临挑战。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道德的危机是道德权威的危机,人们无从找到这种合理的权威。道德上的情感主义成为一种没有标准的标准。“情感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在本性的意义上,它们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是爱好、态度或情感的表述。”⑦道德成为可以由自我定义的,其神圣性和崇高感荡然无存。人的上帝就是自我,人可以随心所欲。理性最终服从了欲望,人的解放变成了人的欲望的解放。现代道德的语言中最大的词是“自我”,尽管对“自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致的地方就在于它被视为是一种永远反社会的倾向。因为,“不论情感主义自我声言忠于什么标准、原则或价值,这些东西都需解释为态度、偏好和选择的表达,这些态度、偏好与选择本身并不受标准、原则或价值的支配,因为它们是基础,是先于对标准、原则或价值的信奉的”。⑧这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态度,在这个意义上,德育的合法性功能里不包括灌输任何一种道德观的内容。
第二,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造成新的精神危机。丹尼尔·贝尔在分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根源时指出,资本主义在上升时期依靠“禁欲苦行主义”的“宗教冲动力”和“贪婪的攫取性”的“经济冲动力”的精神支撑发展起来,然而,在合力完成资本主义开发工作后,资产阶级的企业家与艺术家变得相互敌视并害怕对方,企业家在经济上激烈进取,贪得无厌,艺术家则对功利、制度化和拜金主义不断攻击和讨伐。究其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精神中相互制约的两个基因只剩下一个,即“经济冲动力”。而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抑制平衡因素——“宗教冲动力”已被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耗尽了能量。经济冲动力成为社会前进的唯一主宰后,发展成为一切,世上万物都被剥去了神圣色彩,“社会世俗化的副产品是文化上的渎神现象,资本主义便难以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所谓的终极意义。这必然造成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危机,资本主义在宗教冲动力耗散后留下的巨大精神空白必然导致虚无主义,所以,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即一种精神危机。
现代西方德育的问题向我们揭示了西方社会自从启蒙运动以来摈弃德性传统、全面功利化这样一种历史选择带来的自身难以克服的道德困境。
注释:
①靳卫红:《功利至上的艺术》,《美术观察》2006年4期。
②卢风:《启蒙之后》,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③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④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⑤[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14页。
⑥[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⑦[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⑧[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标签:主体性论文; 文化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西方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启蒙思想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