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芹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3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 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询所有患者的病例以及透析护理记录,包括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间期的护理;并对每一位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不安全因素包括:体外循环凝血、空气栓塞、发热、出血、透析失衡综合症等;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临床上均针对的采取防范措施。结论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都应该采取及时有效地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过程。血液透析是利用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散与超滤作用,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血液透析逐渐成为临床上很多重大疾病首选的血液净化方法,尤其是在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血液透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临床的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会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现选择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 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加强防范意识,最大可能的降低血液透析的风险。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 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6—69 岁,平均(49±1.5)岁,其中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18 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询所有患者的病例以及透析护理记录,包括透析前、透析中以及透析间期的护理。
并对每一位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2.1 不安全因素2.1.1 体外循环凝血:凝血发生常与不用抗凝剂或抗凝剂用量不足有关。此外,血流速度过慢、外周血红蛋白含量过高、超滤率过高、透析中输血、血制品或脂肪乳剂以及透析通路再循环过大都会引起体外循环凝血[2]。
2.1.2 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中引起空气栓塞,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空气量达到5mL 时会使人丧命。而空气栓塞主要是与任何可能导致空气进人管腔部位的连接松开、脱落有关,如动脉穿刺针脱落、管路接口松开或脱落等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与管路或者透析器的破损开裂有关。
2.1.3 发热:透析相关发热可出现在透析中,表现为透析开始后1-2h 出现,也可出现在透析结束后。发热多半是由于致热原进入血液引起的,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使用不规范、透析液受污染等。除此之外,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而引起病原体进入血液或者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扩散以及急性溶血性等也会引起发热。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透析室内消毒不彻底也很容易导致感染而发热。
2.1.4 出血:血液透析过程中管路较为多,所以各个透析管路之间以及透析管路与透析器之间连接不够紧密、拔针以后由于人为因素穿刺部位出血、穿刺部位渗血以及透析器漏血等都会造成失血。若上述情况未被及时发现则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量失血,进而使患者休克[3],甚至死亡。
2.1.4 透析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的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严重的会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液透析时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 改变[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2.2 防范措施2.2.1 预防体外循环凝血:(1)在血液透析治疗实施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并合理选择应用抗凝剂。
(2)加强透析中凝血状况的监测,并早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包括:压力参数改变、管路和透析器血液颜色变暗、透析器见小黑线、管路小凝血块出现等[5]。发生凝血后应及时更换透析器和管路。
(3)避免透析中输注血液、血制品和脂肪乳等,特别是输注凝血因子。
(4)定期监测血管通路血流量,避免透析中再循环过大。
(5)避免透析时血流速度过低。如需调低血流速度,且时间较长,应加大抗凝剂用量。
2.2.2 预防空气栓塞:(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和透析器是否破损。
(2)做好内瘘针或者深静脉插管的固定,保证透析管路之间、管路与透析器之间连接紧密。
(4)透析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内瘘针或插管、透析管路连接等有无松动或脱落。
(5)透析结束时不用空气回血,且回血时应该集中注意力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及时将泵关闭。
(6)注意透析机空气报警装置的维护。
2.2.3 预防发热:(1)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复用中应严格规范无菌操作,避免因操作而引起的致热原污染。
(2)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防止交叉感染。
(3)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并对透析室严格消毒。
(4)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2.2.4 预防出血:(1)血液透析前应该严格检查各个透析管路和透析器是否有裂缝。
(2)做好穿刺针或者深静脉插管的固定,保证透析管路之间、管路与透析器之间连接紧密。
(4)透析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透析管路连接状况,一旦管路连接出现松动或者脱落应该及时予以处理。
(5)血液透析时还应该经常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还应告知患者或者陪护家属一些防护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更有效防止出血。
2.2.4 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关键是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1)对于首次透析患者:应该避免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h 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16]。
(2)对于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此外,规律及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都是有益的。
3 结论血液透析是一个难度高、操作复杂而且风险性大的过程。
血液透析护理包括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间期护理,而每一阶段的护理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都需要十分谨慎。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体外循环凝血,空气栓塞,发热,出血以及透析失衡综合征等都属于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医护人员的责任也就显得尤为重大。透析前首先应该做好透析器和各管道的检查准备工作,透析中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当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有效处理,透析后应该消毒好复用的透析器[7],透析室也要做好彻底的消毒工作。总之,针对不同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都应该采取及时有效地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窦海川,刘淑梅,崔明姬等.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52-53.[2]李红霞.1 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断裂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141.[3]窦海川,赵静霞,韩旭等.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研究与效果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56-56,57.[4]武悦镜.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40-1241.[5]陈志文,王星,代明金等.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978-98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11.005.[6]黎万霞.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1):204-205.[7]马鸿雁,刘丽,张冬艳等.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成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274-274._
论文作者:赵立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管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凝血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