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论文_张志超,刘旭

论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论文_张志超,刘旭

(国网河南杞县供电公司 河南杞县 475200)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线损的概念,分析农村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地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改善农村电网供电紧缺局面,提高农村电力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作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降低;线损;技术;措施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能够全面反映电力在传输与营销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体现供电所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电网建设及管理力度逐年加大,作为农村供电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降低电网线损,提高农村电力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农村电网运营的经济效率。

一、线损的概念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从用户计费电能表开始至用户所有电力设备,不含用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习惯上常指有功电能损耗。

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取决于电网结构、技术状况、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电压水平以及功率因数等多种因素。线损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等。加强线损管理并减少漏洞是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线损按损耗性质分,可以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部分。技术线损是由电网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的;而管理线损则主要由管理不善引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农村电网的规划存在布局不合理、网络状况差、老化陈旧、迂回供电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在农村电网中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数偏低、电压波动大,尤其是个别农村电网中仍运行着高能耗配电变压器、配变空载和轻载运行的现象很严重。这些现象都是产生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直接原因。

三、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一般可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大方面着手。技术降损是指对电网的某些环节、元件经过技术改造或技术改进,推广应用节电新技术和新设备,采用技术手段调整电网布局、优化电网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等来减少电能损耗的方法。管理降损则是指建立规范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度、规定和奖惩措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线损工作。

1.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由于输配电线路和变压器都是电网中的主要元件,其损耗功率为:

△P=3I2R×10-3=(S2/U2)×R×10-3=[(P2+Q2)/U2]×R×10-3(kW)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力网输、配电设备的有功损耗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合理的地调整运行电压,将电网的电压提高,则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相应减少,功率损耗也相应随之降低。因此,升高电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2)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所谓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就是指在现有的电网结构和布局下,充分、合理地利用“调荷”和“调压”等措施,使线路的负荷电流达到经济负荷电流,变压器的综合平均负载率达到经济负载率,电网处于经济合理的运行状态。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具体措施有:①调整用户的用电负荷,实现线路负荷达经济负荷值:对轻负荷线路,采取轮流定时供电方式;对重负荷线路,安排用户实行避峰、错峰用电,努力实现均衡用电。②合理调整变电站主变压器电压分接头,使配电线路的运行电压达到规定值。③通过投切变电站内、配电线路或用户的补偿电容器容量进行调压,降低电压损失。④对具备双主变并列运行的变电站,进行主变经济运行分析计算,合理投切两台主变,使主变处于最经济运行状态。

(3)合理采用线路供电半径和导线线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半径是指线路首端至末端(或最远)的变电站(或配电台区)的供电距离。35kV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应不超过30km;10kV供电半径应根据电压损失允许值、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并留有一定裕度的原则进行确定;而对低压0.38kV和0.22kV线路,供电半径宜按电压允许偏差值确定,但最大允许供电半径不宜超过0.5km。导线线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导线电阻的大小,根据电阻公式R=ρ•L/S,其中ρ为导线电阻率,L是导线长度,S是导线截面积,可以看出,导线线径越大,电阻越小,由此,可根据导线允许载流量和导线所带最大负荷,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4)电网的无功补偿降损。电网中大部分电气设备属于电感型设备,在运行时需要从系统吸收无功能量建立交变的磁场,进行能量的传递。为满足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网在输送有功能量的同时,还需要输送一定的无功能量,这使电网输送的有功能量减少,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因此,加强对系统和用户无功电压的管理,增加电网末端的无功设备容量,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容量,可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降低线损。

(5)提高用电负荷率。供电系统的用电负荷率如波动较大,将影响供电设备效率,而且会使线路功率损耗增加,因此,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努力提高用电负荷率,可有效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因为负荷电流波动幅度越大,线损增加越多。当线路在一段时间内负荷较大,而在另一段时间内负荷较小,甚至没有负荷时,线损将成倍地增加。因此,加强负荷管理,实现均衡用电时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2. 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管理降损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企业的线损管理及奖惩制度。线损管理机制、线损管理网、岗位责任制。企业分管领导及相关专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明确分工,并做好相关的资料建档和管理工作。 建立与电力市场运营机制相适应的线损奖惩制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加大线损考核管理力度,激励广大职工降损积极性、挖掘节电潜力、提高企业效益。对节能降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线损指标计划、虚假指标、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处罚,并通报批评。

(2)组织营业普查工作,降低不明线损。

认真开展营业普查工作,堵塞营业漏洞,消灭无计量用电和违章用电,降低不明损失部分。营业普查的形式有:①定期普查。根据用电变化规律,一般在负荷变动较大的季节进行定期营业普查。②不定期普查。在日常营业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开展的营业普查。如发现供、售电量相差较大即营业损失较大时,就应及时进行营业普查。③突击普查。当发现用户有窃电和违章用电行为时,临时安排的突击性检查。营业普查以大用户为重点,要采用定期普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用电管理队伍与群众管理队伍相结合的方法。

(3)健全严格的营业制度,加强抄表核算、线损计算工作。线损率的正确计算与合理计量和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对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的用户应采用逐月加收变压器铜损和铁损,做到合理加收;要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按时抄表,保证抄表率,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抄表率达到100%,杜绝估抄、漏抄、迟抄现象。而且按时抄表,可以及时发现事故表,早日校验或更换,防止电量丢失。在保证抄表率的前提下,还应提高抄表质量,减少抄表差错,提高抄见电量的准确度,以减少和用户的纠纷,提高电网售电量统计的准确性,为准确计算线损率提供保证。

(4)提高线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重视管理线损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业务人员的管理素质。同时,重视不断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水平。

四、结语

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管理是农村电力企业提高供用电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开展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日益紧张,供电企业应结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努力降低电能损失和功率损耗,降低线损率,提高电力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全乐.线损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胡培顺.浅谈10kV及以下配电网降损措施[J].天津电力技术,2006,(4):47-49

[3]农村电工培训教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张志超,刘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论降低农村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论文_张志超,刘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