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目前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助力,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传统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现代职能还应依据当代工程项目较强的科技化和集成化的特征,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环节中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思想指导;机电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1导言
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全国已有194所高校被确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高校。该计划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培养,为社会输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应用型工程师。“卓越计划”的核心与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多年来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目前大学生能力的不足之处。在工科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适应卓越工程培养的需要,必须对工科教学中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执行机构,汇聚了例如研究、革新、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相结合的所有传统职能。我国在高等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十三五”发展目标,确立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能力发展战略,侧重点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和择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机电专业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大背景下,机械和电子专业的交叉学科,新形式下的培养模式制定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塑造创新实践意识
本科机电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能够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尝试理论创新、结构创新和功能创新,将创新意识渗透到学习和实践中。高校在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方面也要体现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模式的建立涉及到教育的目标、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过程中,融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本科机电专业是机械与电气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制定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岗位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将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融合,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研究与分析机电专业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贯彻“核心加两翼”的培养思路,核心指的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两翼分别指的是“创新思维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的原则,努力培养创新实践型特色人才;加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把创新实践和课堂的理论教学结合,教学相长,开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4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改革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根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统筹安排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4.1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根据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基本技能训练、设计综合技能训练、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工程应用四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由金工实习、基础实验训练、课程设计、综合系统性设计、以工程为背景的科研项目训练、创新科技竞赛训练、企业实习等组成的一个实践训练环节链,构建一个“四层次、七类别”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工程实际应用
高等工程教育目标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能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要突出工程实际的应用。而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是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训练、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优化基础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既有面向单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又有面向多门课程的综合性系统设计等。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学生申报的学术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作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4.3挖掘实践教学内涵,突出综合型和开放型实验教学
以工程应用实际性问题为起点,以实验过程与方法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思考、体验、设计、探索在前,教师讲解、演示、分析、评论在后。在实验课建设中加强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开发,加强机构创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产品创新设计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开放型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实际动手的工程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筑工程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基于课程内容开展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自主组成团队,结合课程研究内容动手完成自行设计的实验,积极组织开展以竞赛为主的实验项目。
4.4改革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基于团队的讨论互动课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确定主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上台讲演、提问答辩和评价考核等环节,学生可主动参与教学,体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果。通过两个小组同题进行竞赛,师生互动提问答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主人。
4.5全方位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在培养方式上体现层次化、个性化
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全开放管理机制,设立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开放基金项目、科技竞赛及开放性研究项目等开放激励机制。采取预约式选课开放、结合项目课题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全天开放等开放措施。设置丰富的开放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和实践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综合平台,辅助以全过程多方位的课程考核方式。既保证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得到基本能力的培养,又为有兴趣和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了“无限的”能力发挥和发展空间。这种全方位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但保证了大批量合格工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培养。
4.6运用网络及多媒体,创建现代实验教学平台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建立现代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实验中心现有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视频教学、远程教学、远程设计等智能化、信息化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5结语
本文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角度出发,提出了机电方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给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建议;引入了项目驱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了创新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本文对于高等教育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清华,李先祥,叶树林,肖红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3:39-42.
[2]刘全忠,王洪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0-42.
[3]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77-80.
[4]祖维,谢兴勇.卓越工程师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7:127-128.
论文作者:邓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工程论文; 学生论文; 机电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能力论文; 工程师论文; 专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