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水力发电》杂志2002年1~4期(总第80~83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史灵娟[1](2020)在《资源委员会与战时甘肃工矿业开发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下属一个专门负责工业建设的机构,前身为1932年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正式更名为资源委员会,主要负责国防重工业计划与经济建设。1937年,随着全面抗战爆发,东南沿海省份相继沦陷,工矿企业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委员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包括甘肃在内的大后方地区,进行重工业建设及特种矿产的开发。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甘肃工矿业,以此来支援抗战,成为资委会开发甘肃的重要原因。战前,甘肃虽幅员辽阔,原材料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低。在资源委员会及甘肃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甘肃油矿局、甘肃矿业公司、甘肃煤矿局、兰州电厂、天水电厂、甘肃机器厂、甘肃水泥公司、甘肃酒精厂、华亭电瓷厂等企业建成并迅速投产。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将重心转向于接收沦陷区收复企业,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矿开发活动急转直下趋于衰落。但是,这些企业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甘肃工矿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系列开发活动为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改善了战前甘肃工矿业不合理的布局,为战后甘肃工矿业现代化建设作了一定程度上的铺垫。
夏正华[2](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曲丽丽[3](2014)在《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20实际八十年代的电视纪录片《河殇》指出黄河能给予我们的已经给予了我们的祖先,在旧机体上生发不出新文明,简单粗暴的宣判了黄河文明的死刑。《河殇》的出现正是五四以来中西文化论战的继续和发展,它在论述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大趋势上有某种合理性,但其对传统文化的非理性批判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中西文化之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文化史领域贯穿近代文化研究的主旋律,也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十八大报告同时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在于,立体化注重天地自然黄河与社会人文黄河之综合研究,在时间的历时性上将中国古代与近现代乃至未来黄河文明的延承发展纵向打通,在空间的共时性上用世界大河文明的广角对黄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进行横向比较考量。研究内容上,在对中华黄河文明体系的逻辑框架以及对“大河文明”、“四渎”、“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母亲河”和“摇篮地”等关于中华黄河文明体系的根本性重要范畴做出清理和诠释的基础上,研究近代具象的黄河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之具体关系,考量千古黄河所象征的的传统农耕文明在近代史上的近代化转型。论文前两章以对黄河文明基本形态及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关系的探讨为基本学理支撑,其下以近代学术界对黄河的研究、近代黄河泛滥改道与社会文明形态、黄河水利之近代变迁、传统黄河祭拜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考察、近代来华外国人对黄河的认识、近代海外舶来文明对传统黄河文明的冲击、传统黄河文明观念的近代化演进与变异等几大板块次第展开。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先后灭亡,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至今。在中华河流文明体系之中,尽管在长江、淮河、珠江、闽江、东北三江平原等地都有广泛而丰富的古代文明遗存,但是只有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上绵延不绝。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满清灭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黄河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大规模冲突共有五次。在屡次冲突中草原文明未能中断黄河文明,反为黄河农耕文明所同化。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工业文明不断对中华传统黄河农耕文明进行侵略、欺侮、蚕食、瓜分,其结果不仅没有将黄河文明蚕食,反而促使黄河文明从传统走向近代,促使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实现了伟大复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等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从夏商周上古三代开直至明清时期,历朝历代的都城和文明中心基本稳定在黄河流域;中华百家姓大多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华汉字衍生于黄河流域;儒、道、墨、法、兵、阴阳等中华元典智慧体系诞生于黄河流域;以“四大发明”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诞生于黄河流域;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的天文历法体系诞生在黄河流域;陶瓷、玉石、青铜、丝绸、书画、诗词、中医、武术、戏曲和饮酒等“十大国粹”都集中于黄河流域。这是黄河文明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九大例证。在古代,中华文明从黄河流淌而来,在近代,黄河的生存发展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格局。晚清及民国期间,治河领域出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趋势。第一,西式治河方法逐步引入;第二,西方学者开始关注黄河问题;第三,随着留学生的派遣和新式学堂的建立,国内出现了会通中西的治河新生代。但总体而言,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新式治河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观测实验、着书立说的理论层面。黄河灾后救济工作逐步近代化。首先,救灾主体多元化,民间士绅组织的义赈组织打破了传统黄河灾后救济中官赈独尊的局面,西方教会势力也逐渐渗透到灾后救济工作中。其次,救灾措施近代化,“黄河水灾救济奖券”等形式的黄河水灾救济彩票逐步发行。近代报刊对黄河水灾灾后救济工作的积极参与,为民间义赈创造了宣传平台,也为中央政府主持的官赈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晚清及民国期间,黄河水利机构屡有变动。1855年铜瓦厢改道之后,清廷治河大权旁落,此后,随着治河机构的不断变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扩日持久的治河权利之争。清初黄河河务由北河河道总督和南河河道总督负责,1855年铜瓦厢改道之后,南、北河河道总督先后裁撤,一切应办事宜都交由地方巡抚兼办,这是中央治河权旁落的开始。民国初年,虽然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水政机构——全国水利局,但由于经费所限,未能掌握实权,黄河修治大权仍然掌握在流域各省地方水利机构手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应对1933年黄河大水灾,仓促之下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但黄委会有名无实,黄河下游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河务局一直掌握着黄河修防的实际话语权。直到1934年,在全国经济委员会的统筹规划下,黄委会与下游三省黄河修防处的责任才逐步明确,黄河水利的中央和地方事权才最终实现统一。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大河,更是一条文化长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摇篮地,已经具有文化符号象征意义。日本文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这种文化符号的体认更为深刻。由于文化上的认同,清末民初,日本各界在对黄河的态度上表现出文明发源地的认同和强势文明衰落后的感伤。这种建立于文化认同感之上的黄河认识又为野心家控制利用,成为宣传对华政策的重要手段。黄河祭拜是黄河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明清以前,官方政府尊奉“河渎神”为唯一黄河水神,民间则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官方的以大王、将军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河神信仰系统。清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以来,清政府对民间河神大肆册,封颠覆了河渎神作为黄河正统水神的地位,官方河神祭拜系统开始混乱。不仅官方册封的河神不断增加,诸河神的封号和河神庙的御赐匾额也出现雷同的混乱状况。清帝退位之后,黄河祭拜逐渐失去了国家政治权利的保障,对河神的祭拜也被定性为封建迷信,从国家祀典中滑落。由于国家祀典的摒弃、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批判、传统无神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基督教对信众的争夺,民国以来民间河神信仰空间也不断萎缩。虽然在黄泛区和与黄河航运相关的个别行业中河神信仰仍有市场,但信仰的规模和水平已相当有限。复古、专制和迷信是中华传统黄河文明观念的重要特征。汉宋调和、儒学会通趋势的出现以及“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复兴是传统黄河文明观念流变的桥梁和先导,中西文化论争与黄河文明观念变迁相伴始终。复古向进化、专制向民主、迷信向科学的观念转变,是黄河文明近代化转型的核心内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史,主体是黄河农耕文明,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走来;一百一十年的中国近代史,主题是海洋工商文明,告诉中华民族现在应如何干;近六十多年的中国当代史,主流是科技信息文明,告诉中华民族将往哪里去。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既在大地,也在大海,更在太空,未来人类大同,必将在高科技支撑的海洋文明与太空文明交汇中完成。
王婷雨[4](2014)在《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互动分析:1947-2004 ——以农民抗争为主线》文中提出本文以印度独立以来的民众抗争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运动的分析,从政府与抗争者互动这一特定角度梳理独立以来印度民众抗争运动的发展历程,探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互动的演变规律。文章分为八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来源,相关的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案。第二章至第六章描绘和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农民运动的背景、过程和互动模式。第七章是全文的核心,主要为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的历史比较。最后分析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一章是文章的总结。本文通过对印度独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的农民运动及政府回应进行描述分析,总结了印度独立以来民众抗争的发展变迁过程,整体上由冲突走向和平。在此基础上,具体从民众抗争的抗争方和政府方分别分析,从抗争方来讲,抗争主体、抗争手法及抗争的领导组织对于民众抗争的发展起着关键影响;从政府方来讲,政府的政权性质、警察行为和法律对于民众抗争的发展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互动的影响因素,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权的转变以及抗争手法的不同,都会对这种互动产生影响。由于印度独特的国情,印度的民众抗争和社会运动有着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点,与宗教、民族、种姓、分裂相联系。由于不同时期的政权性质与执政党的不同,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发展。印度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摩擦,随着历史的变迁,对于促进印度的民主化进程也有深刻影响。
布盖欧[5](2013)在《邻国经济、外国企业FDI与老挝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7年的金融海啸相继打击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于2011年,OECD成员国只录得1.5%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顿失动力。于是,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放到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亚国家,例如老挝、柬埔寨、缅甸等成为世界经济新兴市场。虽然老挝于过去数十年一直是东南亚国家中发展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老挝逐步吸引更多外资,现正是东南亚国家中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后,区内各国透过税务优惠等措施加快与邻近国家进行更紧密的经贸合作政策。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内贸易及投资等活动不断增多。老挝经济改革开放后,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受惠于周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来自泰国、中国及越南等邻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增长。然而,面对国内急速发展及外来投资不断增多,老挝政府必须谨慎分析各种急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制订合适的政策,与中国、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达至双赢。作者以老挝FDI作为中心,辅以中国、泰国等邻国的GDP、FDI资本存量、生产力等进行宏观经济的理论及实证分析,为老挝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引。本研究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本章节主要提出全文的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并为全文订定严谨的框架,清晰的研究框架对全文脉络非常重要,确保本研究各章节都紧紧扣上主题。第2章,根据过往不同学者所做的分析研究,综述发展中国家的邻国经济发展及对FDI的影响,以及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并从中找出过去不同研究的缺失,从而令本研究得到更清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第3章,本章节将会以老挝的经济、FDI的发展及投资环境的分析为其后研究FDI对老挝经济的影响打好根基。本章以老挝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背景的一个综合分析作为开始,了解老挝的独特国情能令其后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更为有效。其后,老挝FDI的分析由FDI于老挝发展的趋势开始,透彻了解FDI于老挝的发展情况;同时,本文将分析老挝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政策及法律修改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与邻国吸引FDI的经验做出比较,了解外商到老挝投资的印象。最后,老挝政府为吸引FDI而大力推动发展特别经济区(SEZ),本章将会利用SWOT分析,研究老挝最近成立SEZ所遇到的机遇、威胁、优势及缺点,从而建议老挝政府做出针对性的政策,并参考邻国成功的经验,利用SEZ作为国家经济转型及发展的重要工具。第4章,详细了解以往的研究分析,以及老挝政治、经济、文化、投资发展等重要背景后,本章将会分析邻国经济、外国企业FDI与老挝经济发展,此章贯穿全文,为本研究理论研究的重心。本章首先分析邻国经济发展对老挝经济的影响,了解到老挝及邻近区域日益频繁及紧密的经济活动会推动老挝的FDI发展后,本文将理论分析老挝FDI对老挝经济增长、就业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出邻国经济如何透过FDI影响老挝长远的经济发展。第5章,文章开始理论研究结束,并正式进入实证研究部分,因实证研究的可靠度最主要取决于数据的质素及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用。于是,本章节将会简单陈述后续章节将会用到的统计模型,让读者更了解统计结果的解释能力。第6章,利用第五章所选取的各种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于第六至第七章做出实证研究,分析外国企业FDI对老挝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将会研究老挝与邻国经济互动的影响,因考虑到样本数量有限,只能选择对老挝经济影响最深远的国家作重点的实证分析,因中国及泰国对老挝总体FDI的影响举足轻重,而老挝政府的政策亦重点与泰国及中国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于是本文决定选择中国及泰国作代表分析邻国经济对老挝的影响。首先以VECM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及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分析老挝GDP,FDI及生产力与泰国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影响。其后,本章将加入中国,同时研究老挝、泰国、中国之间经济的动态关系。第7章,实证研究老挝FDI对其经济的影响,本章会首先以季节周期非线性自回归模型(Seasonal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SNAR)分析老挝FDI的发展特性,并将对此做出预测。其后,本文将以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分析FDI对老挝经济增长及生产力的影响。最后,由于经济变量异方差的特性,本文将会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GARCH)分析老挝FDI资本存量及GDP间的互动关系第8章,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研究,本文已经对邻国经济、FD!对老挝经济影响有充分的了解,本章将会画龙点睛地将纯粹的学术研究转为具体的政策建议。第9章,此章节总结全文,简洁有力地响应第一章所带出的问题,前后呼应。
杨卫国[6](2011)在《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11月后,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事实证明,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水务专业管理公司进入水务市场,对于解决我国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中国水务产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关于水务产业改革方向和道路的激烈争论。因此,探究我国水务产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发展途径,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城市水务产业的技术经济属性,以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发展壮大我国水务产业的制度构建,包括城市水务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水务监管体制特别是价格监管体制,并分析了新型水务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提出中国水务产业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运用水务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提出了发展我国水务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运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分析了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和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属于准公共品、公共资源,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以及自然垄断性,与公众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这些理论成为分析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监管体制和水价机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分析了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指出要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进行变革,要利用市场力量,推动水务产业实现四个一体化:供水排水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流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第四章分析了水务投融资模式,指出应实施产权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水务投资主体,不能忽视政府的政策性投融资职能,应大力支持发展水务产业投资基金;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变革,主要加强经济监管、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经济监管要对市场准入、投资、价格进行严格监管,水价、成本监管应兼顾经营者、公众多方利益,贯彻保本微利或者合理利润原则,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最终的责任人和公正的市场监管者职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第六章实证研究了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指出即便是城市水环境治理这样的公益事业,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公司化运作,创新投资、运营和管理机制提高效率。第五部分是国际比较部分。第七章对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了四点启示:水务产业发展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应依法治水、实行流域一体化管理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健全的水务监管体系。第六部分即第八章,给出发展中国水务产业的七个方面的建议,并对新型水务产业发展做了展望,主要对水资源金融和功能水产业进行了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对水务产业概念内涵进行了新的认识和界定,提出了“大水务”概念,利于准确把握该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较系统地从产业组织、投融资制度、监管制度、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了水务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论文运用“武汉水专项”案例,实证分析了水环境治理市场化中的制度创新,即项目业主公司制、项目费用补偿机制和环境项目双代制,并对公益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杜俊[7](2011)在《光—水复合能源联合发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详细研究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对地区电网的影响,重点从金华地区地理条件上分析,既缺乏油、煤等火力发电的矿物资源,又缺乏长江、大河及相应的水电资源;在现有的电网构架中极度缺乏电源,地区负荷的90%以上依靠网供,不利于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调度原则,使得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而以光电、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非常适合该地区的特点,能为电网提供一定的出力,以减轻地区电网对省网,甚至华东电网的依赖,降低事故隐患。以芝堰变光伏电站采集一个月的天气及电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光伏电源接入电网的利弊。结合金华电网小水电比例较高的特点,分析利用已有的水电和光电联合运营来平缓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时造成的突变,补充无功功率,稳定接入点的节点电压。通过制定优化的调度策略,提升光伏发电的利用率,降低光伏发电不可控性、间歇性等问题对电网的影响。根据负荷实时特性通过调节水电的输出功率来稳定系统的供需平衡。以安地水电站为例,采用2009年来水量和光照强度的数据分析计算光-水联合运营的调度策略。得到优化的调度策略来弥补分布式发电技术层面的先天不足,达到优化电网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并使用PSCAD软件对进行水电和光伏发电联合运行进行了仿真。最后利用遗传算法模拟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电源联合运营,按照电源使用的策略分别计算,找出最小费用的策略。
季平[8](2011)在《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文中提出王化云(1908-199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人民治黄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在王化云40多年的治黄生涯中,他勤于学习和总结,勇于探索和实践,由一名非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当之无愧的治黄专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黄理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王化云在黄河治本之策上的艰辛探索,总结其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而从王化云的治河历程来展现新中国半个世纪来治理黄河波澜壮阔的历史。
何丽[9](2011)在《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文中指出以广西四大城市的区域军事体系与城镇经济体系作为宏观分析课题的切入点,在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发展与城市形态三个研究对象中建立宏观~微观的研究视野。以个体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唐~民国期间柳州的城市发展规律,柳州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影响两者的历史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四部分研究内容组成整个论述过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全部章节,是对“学科及方法、概念的梳理与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二~七章的全部章节,分别阐述柳州城市的萌发条件及其历史沿革、柳州城市发展的历史人文条件、柳州城市职能及其性质的历史发展、封建时期柳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近现代柳州城市的空间转型、柳州城市建筑的发展,属于“个案的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归纳”与第四部分“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探索”为“结论”部分。五方面的历史实证表明:1、中央王朝对该区域的政治、军事、民族政策与策略,是决定该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它们的作用力通过形成广西“桂柳邕梧”(军事与经济)城市体系对柳州形成外部驱动:柳州在四城鼎立不断形成或消长的格局中后来居上,即清代大发展,民国赶超其它三城;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城市的研究,应考虑区域民族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应结合“城”“郭”两方面的关系来展开;3、影响柳州城市发展与形态演进最主要的内在要素有:自然地理要素;科学技术(交通技术、城市防洪技术、营建技术);主要的驱动力有以下三项:民族矛盾;军事战略地位升降;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结构与文化变迁、商绅与军职阶层主导地方自治、政军精英建设导向);4、不同尺度“城-堡”建筑形式的运用,是人文对立背景下柳州开城立地、形态拓展与演进的重要手段;5、从柳州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历史阶段考察,唐~民国柳州城市的发展,可概括为:唐宋吸收中原文化阶段,明~清初的“城-堡”发展阶段;清中叶后的“桂中商埠”发展阶段;民国~解放后的“西南交通枢纽”阶段。其城郭形态相应呈现为:封闭-对立、空间分化-融合、开放地疏散发展三种特征。总之,唐~民国时期,随着自身城市职能的不断完善,柳州城市发展,是一个由被动式发展(区域城市体系外部驱动)逐渐走向主动式发展(本城社会与经济力量发动)的渐进过程。其城市形态上,主要体现为:以舌形凸岸的山水环境为依托,“民”进“夷”退,不断向南、西南方向拓展,形成中原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山城水”形态特征。以柳州城市为例的理论研究表明:1、古代区域城市体系通过区域经济和区域交通联系促进体系内部个体城市的发展,可作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史研究的一种思路;2、明代“子城-罗城”构城形态,在地方军事形势加剧时期仍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形式;3、经济条件和地处流域上游的丘陵河谷因素促进了城市的被动式防洪策略,使城市防洪成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无法呈现典型布局的因素之一;4、经济用地由附郭(野战堡垒区)向“城”(永备筑城区)内部突破与发展,促进军镇向“城+市”转变,是边疆“城-堡”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5、民族矛盾是影响古代西南边疆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历史因素;6、粤西少数民族建筑与中原建筑、岭南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改造功能空间形式、改进建筑构造、借鉴装饰题材、建材等形成相互交流与影响。
王启东[10](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二、《四川水力发电》杂志2002年1~4期(总第80~83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水力发电》杂志2002年1~4期(总第80~83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委员会与战时甘肃工矿业开发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时甘肃工矿业开发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战前西北考察活动与甘肃地位的空前提升 |
第二节 战前甘肃工业及资源概况 |
第三节 矿工理事会的成立及工矿企业合办方针 |
第二章 资源委员会与甘肃采矿工业的开发 |
第一节 甘肃油矿局 |
第二节 甘肃矿业公司 |
第三节 甘肃煤矿局 |
第三章 资源委员会与甘肃电力工业建设 |
第一节 兰州电厂 |
第二节 天水电厂 |
第三节 天水水力发电工程处 |
第四章 资源委员会与甘肃化学工业建设 |
第一节 甘肃酒精厂 |
第二节 甘肃化工材料厂 |
第五章 资源委员会与甘肃机械、水泥、电瓷工业建设 |
第一节 甘肃机器厂 |
第二节 甘肃水泥公司 |
第三节 华亭电瓷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关于大河文明的研究 |
(二)关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比较研究 |
(三)关于黄河文明特点的研究 |
(四)关于近代黄河文明的研究 |
(五)关于黄河文明未来走向的思考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新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辨析焦点 |
(五)学术探讨难点 |
(六)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 |
(二)空间 |
第一章 黄河文明形态 |
一、大河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
二、农耕文明——四渎(江、河、淮、济) |
三、黄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
四、黄河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 |
五、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 |
(一)黄河文明考古 |
(二)黄河文明主体地位之九大例证 |
六、传统黄河文明之典型特征 |
(一)土地兼并与重农抑商 |
(二)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三)儒学与国家政权高度契合 |
七、小结 |
第二章 黄河水利之近代变迁 |
一、晚清及民国时期黄河水利机构的变迁 |
(一)清前期黄河水利机构的沿革 |
(二)晚清黄河水利机构的变迁 |
(三)民国时期的黄河水利机构 |
二、黄河航运的近代化变迁 |
(一)漕运衰落 |
(二)水陆联运大发展 |
(三)机动轮船的使用及轮船公司的创建 |
三、河套地区的近代化开发 |
四、黄河水利教育的近代变迁 |
(一)水利系及水利高校的建立 |
(二)教会大学对黄河水利的研究 |
(三)留学生推动近代黄河水利教育发展 |
第三章 近代黄河泛滥改道与社会文明生态 |
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黄河泛滥 |
(一)1840 年到 1855 年间黄河泛滥状况 |
(二)1855 年铜瓦厢改道原因分析 |
(三)1855 年到 1938 年间的黄河泛滥概况 |
二、晚清和民国时期对黄河泛滥的治理 |
(一)晚清时期的治河新气象 |
(二)民国时期西式治河技术的深入发展 |
(三)黄河治理视域下传统向近代的艰难递变 |
三、黄河泛滥与灾荒救济 |
(一)救灾主体的多元化 |
(二)救灾措施的近代化 |
四、黄河泛滥改道与社会文明生态变迁 |
第四章 传统黄河崇拜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历代政府祭祀黄河 |
(一)先秦时期的黄河祭拜 |
(二)秦汉时期的黄河祭拜 |
(三)魏晋隋唐时期的黄河祭拜 |
(四)宋元时期的黄河祭拜 |
(五)明清时期的黄河祭拜 |
二、中国传统民间对黄河的崇拜 |
(一)信仰大王、将军 |
(二)祭拜水蛇 |
三、近代以来黄河祭祀的衰落 |
(一)官方祭河系统混乱 |
(二)民间河神信仰空间萎缩 |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与黄河 |
一、抗战时期日本对黄河的调察和研究 |
(一)第二调查(黄河)委员会 |
(二)《黄河调查综合报告书》 |
二、以黄河为主题的抗战文艺深入发展 |
(一)黄河文艺——彰显民族气节 |
(二)抗战绝响——《黄河大合唱》 |
第六章 传统黄河文明观念的近代化演进与变异 |
一、观念流变与学术转型 |
二、观念变革与文化抉择 |
三、从复古到进化 |
四、从君主到民主 |
五、从迷信到科学 |
第七章 近代黄河研究 |
一、晚清及民国期间黄河研究出现的新成果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史志类 |
(四)其他 |
二、近代对黄河源的追溯考察 |
(一)黄河源与黄河源区 |
(二)古代对黄河源的探查 |
(三)近代外国“考察团”涉足河源 |
三、清末民初日本人的黄河印象 |
(一)游历概况 |
(二)亲历黄河 |
(三)感悟黄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4)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互动分析:1947-2004 ——以农民抗争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案 |
二、 独立之初尼赫鲁政府时期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 |
(一) 历史背景 |
(二) 特仑甘那农民斗争概述 |
(三) 尼赫鲁政府对特仑甘那农民运动的回应 |
三、 英·甘地政府时期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 |
(一) 历史背景 |
(二) 纳萨尔巴里武装斗争概述 |
(三) 英·甘地政府的回应 |
四、 紧急状态时期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 |
(一) 历史背景 |
(二) 紧急状态时期的民众抗争 |
(三) 紧急状态时期的政府回应 |
五、 英·甘地——拉甘地时期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 |
(一) 历史背景 |
(二) 该时期的农民运动以及政府回应 |
六、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印度农民运动的发展 |
(一) 富农阶级的斗争 |
(二) 贫农的抗争 |
七、 印度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的历史比较 |
(一) 印度民众抗争的发展变迁过程 |
(二) 从抗争方角度看抗争互动 |
(三) 从政府方角度看抗争互动 |
(四) 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的互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八、 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邻国经济、外国企业FDI与老挝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海外直接投资 |
1.2.2 老挝特别经济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EZ)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理论基础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主线 |
1.4.3 研究架构与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邻国经济发展及整合对FDI的影响 |
2.1.1 理论文献 |
2.1.2 实证文献 |
2.1.3 发展中经济体系的互动发展对FDI的影响 |
2.2 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影响 |
2.2.1 FDI与经济增长 |
2.2.2 FDI与就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挝经济及FDI发展 |
3.1 老挝经济背景 |
3.2 老挝FDI发展 |
3.2.1 中南半岛(Indochina)FDI的历史背景 |
3.2.2 老挝FDI趋势 |
3.2.3 老挝投资比较优势及重点产业 |
3.2.4 推动FDI的相关法规 |
3.3 老挝特别经济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EZ) |
3.3.1 SEZ定义 |
3.3.2 背景资料 |
3.3.3 SWOT分析 |
3.3.4 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区的经验 |
3.3.5 SEZ计划的成功因素 |
3.3.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章 邻国经济和外国企业FDI对老挝的影响 |
4.1 邻国经济发展对老挝经济影响 |
4.2 外国企业FDI对老挝的影响 |
4.2.1 邻国经验及比较 |
4.2.2 宏观经济影响 |
4.2.3 生态环境影响 |
4.2.4 老挝经济及投资环境对FDI的影响 |
4.3 邻国发展通过FDI对老挝经济的影响 |
第5章 统计手段和方法 |
5.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5.2 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5.3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
5.4 季节周期非线性自回归模型(SNAR)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挝经济与邻国经济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老挝GDP,FDI及生产力与泰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分析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文献 |
6.1.3 模型构建 |
6.1.4 数据选择及实证分析 |
6.1.5 结论 |
6.2 老挝、中国及泰国宏观经济互动分析 |
6.2.1 研究背景 |
6.2.2 研究文献 |
6.2.3 模型构建 |
6.2.4 数据选择与实证分析 |
6.2.5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老挝FDI的实证研究 |
7.1 老挝FDI的发展及预测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研究文献 |
7.1.3 模型构建 |
7.1.4 数据选择与实证分析 |
7.1.5 结论 |
7.2 FDI对老挝经济影响的分析 |
7.2.1 研究背景 |
7.2.2 研究文献 |
7.2.3 模型构建 |
7.2.4 数据选择与实证分析 |
7.2.5 结论 |
7.3 老挝经济与FDI相互影响的动态分析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研究文献 |
7.3.3 模型构建 |
7.3.4 数据选择与实证分析 |
7.3.5 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8.1 理论及实证研究启示 |
8.1.1 理论研究启示 |
8.1.2 实证研究启示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经济政策 |
8.2.2 改善投资环境政策 |
8.2.3 特别经济区政策 |
8.2.4 环境保护政策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
9.3 研究的局限性 |
9.3.1 数据 |
9.3.2 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研究目标国家限制 |
9.4 后继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致谢 |
(6)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水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二、我国水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水务、水务产业概述 |
一、水务与水利概念 |
二、大水务概念 |
三、城市水务系统的一般概念 |
第二节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四、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 |
五、我国水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变革 |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
一、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 |
二、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现状 |
第二节 城市水务产业一体化分析 |
一、城市水务产业效率 |
二、城市水务一体化的效率改善 |
第四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概述 |
一、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 |
二、影响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现行投融资模式 |
一、我国现行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 |
二、我国现行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发展思路 |
一、拓宽融资渠道 |
二、完善水务投资主体 |
三、实施产权改革 |
四、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 |
第四节 产业投资基金在水务产业投融资的应用 |
一、产业投资基金 |
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
三、水务产业投资基金 |
第五章 水务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 |
第一节 城市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
一、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
二、政府对城市水务的监管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监管及其发展 |
一、监管体系的演变 |
二、现阶段监管格局 |
三、水务监管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城市水务的经济监管 |
一、市场准入监管 |
二、投资监管 |
三、价格监管 |
四、绩效管理监管 |
第四节 城市水务的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 |
一、水务工程可靠性监管 |
二、供水水质监管 |
三、排水与污水处理及污水水质监管 |
四、水务服务质量监管 |
五、供排水管网监管 |
六、环境监管 |
第五节 城市水务监管体系及公众参与 |
一、城市水务监管架构 |
二、水务监管局的职责 |
三、公众的知情与参与 |
第六章 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武汉水专项”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武汉水专项”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 |
一、绿色投资—“武汉水专项”项目的产生 |
二、“武汉水专项”项目主要内容 |
三、“武汉水专项”项目资金筹措 |
四、“武汉水专项”项目成果 |
五、“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的思考 |
一、“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对各方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 |
二、“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的示范价值 |
三、“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
四、“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社会资本积累 |
五、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制度创新 |
第七章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
第一节 英、法、美三国水务运行体制的特点 |
一、英国水务运行体制 |
二、法国水务运行体制 |
三、美国水务运行体制 |
第二节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分析 |
一、英法美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
二、对中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的启示 |
第八章 中国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水务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坚持市场化改革之路,推进水务改革与发展 |
二、完善水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水务发展的法治基础 |
三、实现流域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 |
四、利用市场手段,推动水务一体化 |
五、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调整机制,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 |
六、以投融资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水务发展 |
七、构建现代水务监管体系,强化水务监管 |
第二节 促进我国新型水务产业发展 |
一、水务产业现代服务业 |
二、水资源金融产业 |
三、水资源的深化开发利用—“功能水”产业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光—水复合能源联合发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布式发电的定义与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本文所选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2 金华电网的构架 |
2.1 地理位置简介 |
2.2 金华电网规模简介 |
2.3 2009年发、用、网供电情况分析 |
3 光伏发电在变电站应用实例 |
3.1 光伏发电在芝堰变的应用 |
3.1.1 系统结构 |
3.1.2 主要部件介绍 |
3.1.3 使用效果 |
4 光伏发电与水电配合研究 |
4.1 光电与水电的配合 |
4.2 光伏发电-水电互补发电运行方案 |
4.3 光伏发电、水电站、调节水库容量的确定 |
4.4 光伏电站、水电站联合运营调度策略及算例分析 |
4.5 PSCAD仿真计算 |
5 运营成本计算 |
5.1 光-水联合运营成本计算 |
5.2 复合机组组合运营成本计算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酝酿 |
第一节 应对大洪水威胁,采取宽河固堤的举措 |
第二节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准备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初步实施及受挫 |
第一节 提出蓄水拦沙方略,编制黄河综合规划 |
第二节 根治黄河的一次重大失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兴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再认识 |
第一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提出及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成熟 |
第一节 黄河上中下游要统筹兼治 |
第二节 调水调沙方略的实施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王化云生涯系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城市发展的研究概况与趋势分析 |
1.2.1 城市、城市发展、城市形态与城市史 |
1.2.2 城市史研究综述 |
1.2.3 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
1.2.4 互为研究方法的城市史与城市形态 |
1.2.5 城市史及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
1.3 课题涉及的主要理论基础与方法 |
1.3.1 研究体系的定位 |
1.3.2 课题对相关理论的借鉴 |
1.3.3 研究方法 |
1.4 柳州城市研究的资料背景及写作思路 |
1.4.1 对柳州的各方面载录与研究 |
1.4.2 广西四大城市的研究空白:柳州 |
1.5 研究对象的概念与界定 |
1.5.1 相关地方文献的关键概念辨析 |
1.5.2 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与空间范围 |
1.6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框架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柳江流域城市的萌发条件及其历史沿革 |
2.1 柳江流域及其文化溯源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文地理条件 |
2.2 复杂多元的柳江文化源流 |
2.2.1 地域文化源流的复杂性 |
2.2.2 文化类型的多元碰撞 |
2.3 中原对柳江流域的开发及其城邑形成 |
2.3.1 开发前柳江流域世居民族区的分布特点 |
2.3.2 柳江南岸:中原文化经柳的早期栖息地 |
2.3.3 汉~唐初柳江流域地方治的频繁迁移 |
2.3.4 柳州城市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矛盾、文化传播与柳州城市发展 |
3.1 柳州的历史人口及其民“夷”结构 |
3.1.1 柳州的历史人口 |
3.1.2 明清民“夷”空间的对立与融合 |
3.2 民族矛盾发展对柳州城市的影响 |
3.2.1 民族矛盾缓和期:唐宋柳州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
3.2.2 民族矛盾激化期:明柳州人口规模的倒退 |
3.2.3 民族融合后:清柳州经济的大发展 |
3.3 柳州的文化传播、交流及其城市发展 |
3.3.1 儒释道在唐宋马平的传播 |
3.3.2 外来地域文化对明~民国马平城的影响 |
3.3.3 伊斯兰文化、基督教在清马平城的传播 |
3.3.4 清末民初多宗教、多民间信仰的文化格局 |
3.4 汉族为主体的柳州近代社会与地方自治 |
3.4.1 汉族为主体的柳州近代商绅 |
3.4.2 近代柳州社会的地方自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柳州城市职能的历史发展 |
4.1 柳州城市发展与广西四城鼎立 |
4.1.1 “轴向→面状→轴向”演变的广西军事城市体系 |
4.1.2 “扇形网状→向心网状”发展的广西城镇经济体系 |
4.2 柳州政军职能(“城-堡”军事体系)的形成 |
4.2.1 区域交通促使唐柳州治城址的调整与稳定 |
4.2.2 唐粤西政军中心南移促使马平城址固守江北 |
4.2.3 民族矛盾与柳州“城-堡”及其军事设施建设 |
4.3 柳州经济职能(桂中商埠)的形成与发展 |
4.3.1 明清区域贸易下“桂中商埠”的形成与发展 |
4.3.2 新桂系对民国柳州的重点建设 |
4.3.3 近代避难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
4.3.4 近代战争引发的军工企业及军事建设 |
4.3.5 柳州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
4.4 军事促进西南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发展 |
4.4.1 清“改土归流”与相思埭的疏浚 |
4.4.2 清末柳江的新式航运与“桂柳邕”铁路筹建 |
4.4.3 新桂系主导的广西腹地公路网的建设 |
4.4.4 抗日战争与湘桂铁路、黔桂铁路建设 |
4.5.5 民国柳州帽合机场及其军用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堡”→“桂中商埠”的形态演进 |
5.1 柳州故城池的营建、调整及修拆 |
5.1.1 唐宋土城 |
5.1.2 明清城池 |
5.1.3 清~民初城墙的修筑及拆除 |
5.2 明马平县的“城-堡”军事防御体系 |
5.2.1 城:山环水抱,据险设防 |
5.2.2 墙营壕城组合,北面重点防御 |
5.2.3 堡:散列南岸,步步为营 |
5.2.4 明马平县城堡的防御特点分析 |
5.3 明清马平城池的防洪体系 |
5.3.1 洪灾影响:明清城址对唐宋故城的微调 |
5.3.2 扼守驿道,凸岸造城 |
5.3.3 “堵”:墙体材料的外砖内土 |
5.3.4 “导”与“蓄”:城市井漏及排,蓄水系统 |
5.3.5 “适”:用地性质适应竖向变化 |
5.3.6 明清马平城的桥梁、渡口及码头 |
5.4 明~清初马平城市格局的形态特征 |
5.4.1 U岸:促进明清马平城的套城格局 |
5.4.2 不居中十字街为轴的东西格局 |
5.4.3 民族矛盾下明清马平城对封建礼制的传承 |
5.5 马平城主要道路及用地的演变 |
5.5.1 唐宋马平城厢的街坊 |
5.5.2 明末清初:“城-堡”→“城+市”的形态演进 |
5.5.3 清中叶内城增加的经济用地及宗教祭祀建筑 |
5.5.4 晚清军事机构裁撤与西半城及沿江的商业街网 |
5.6 柳州“山城水”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5.6.1 唐柳宗元奠定的马平山水建城观 |
5.6.2 明堪舆术影响下的马平“山城水”格局 |
5.6.3 清马平八景与“山城水”格局的确立 |
5.6.4 清末柳州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中商埠”→“西南交通枢纽”的空间转型 |
6.1 清末马平城为基础的近代空间转型 |
6.1.1 新旧建筑类型的并存与置换 |
6.1.2 民国马平城开放街网的生长、细化与归并 |
6.1.3 民国17 年火灾引发的城市改造 |
6.2 居中的近代马平城市空间轴线 |
6.2.1 开放街网形态带动原明清城市中心西移 |
6.2.2 新公建促进道台塘为轴的东西对称格局 |
6.3 民国马平城道路系统的整修与扩展 |
6.3.1 道路的拓宽、修直与材料的加固 |
6.3.2 古代驿道向城市道路的转化 |
6.3.3 柳江桥促进的城市空间南拓 |
6.4 柳江东南岸方向拓展:工农实业新区的设立 |
6.4.1 伍廷飏与新桂系及其柳州城市建设成就 |
6.4.2 柳江农林试验场与柳庆垦荒局 |
6.4.3 因柳申升省会建立的工业及工业区 |
6.4.4 抗战时期工企业对工业区的充实 |
6.5 南向跨江延伸:申省目的驱动的新区建设 |
6.5.1 柳州申省的建设活动及其成果 |
6.5.2 南岸交通枢纽促进城市空间轴线南延 |
6.6 向北拓展:沙塘的“乡村建设” |
6.6.1 新桂系与民国柳州“乡村建设” |
6.6.2 柳州沙塘“乡村建设”活动的位置 |
6.6.3 沙塘试办区内的村落城堡 |
6.6.4 沙塘“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成就与评价 |
6.7 近代柳州“山城水”空间格局的完善 |
6.7.1 柳江南北两岸的城市意象与景观空间轴线 |
6.7.2 南岸新城市核心:公共建筑+商业街网+新型公园 |
6.8 抗战后柳州的城市规划活动 |
6.8.1 《大柳州“计划经济”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 |
6.8.2 《柳州市区初步计划图》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柳州城市建筑的发展 |
7.1 桂中壮侗苗瑶的土着民居 |
7.1.1 清以前史料里的粤西土着民居 |
7.1.2 土着干阑建筑的空间与构造特点 |
7.1.3 土着民居文化中的崇拜 |
7.1.4 柳州土着建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
7.2 柳州历史建筑的城市文化意义 |
7.2.1 柳州唐宋明“亭轩堂阁院房”:形胜处选址 |
7.2.2 唐~清柳侯祠:位尊地方保护神的柳宗元 |
7.2.3 唐柳州东亭:具文化象征的馆驿建筑 |
7.2.4 民国柳州乐群社:城市新轴线的空间核心 |
7.3 柳州外来建筑与土着建筑的文化融合 |
7.3.1 宋柳州灵泉寺:融合土着民居空间文化 |
7.3.2 清马平客家民居:融合土着民居装饰题材 |
7.4 中原及外来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 |
7.4.1 马平的封建衙署、学宫(书院):传承中原建筑文化 |
7.4.2 清马平的会馆建筑:外来地域文化 |
7.5 建筑类型的新发展及其多元建筑风格 |
7.5.1 现代建筑在公共建筑、官邸等方面的建设 |
7.5.2 西洋建筑在官署、府邸、宗教领域的建设 |
7.5.3 南洋建筑(骑楼)在商业街的建设 |
7.6 柳州城市建筑材料应用的发展 |
7.6.1 灾害促使清~民国建材使用的变化 |
7.6.2 适应洪水淹没范围的建材使用策略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实证研究 |
二、理论研究 |
三、创新点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文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
第三节、前瞻评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四川水力发电》杂志2002年1~4期(总第80~83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委员会与战时甘肃工矿业开发研究(1937-1945)[D]. 史灵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3]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D]. 曲丽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9)
- [4]印度的民众抗争与政府回应之互动分析:1947-2004 ——以农民抗争为主线[D]. 王婷雨.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5]邻国经济、外国企业FDI与老挝经济发展[D]. 布盖欧.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6]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 杨卫国. 武汉大学, 2011(04)
- [7]光—水复合能源联合发电的研究[D]. 杜俊. 浙江大学, 2011(07)
- [8]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D]. 季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 何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