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财政政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证券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及趋向
作为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它是政府财政行为的准则,政府财政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
(一)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及种类等
财政政策目标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一般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应与经济政策的目标相一致,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具体工具或实施方法。财政政策手段的选取必须以明确可行的财政政策目标为前提,并以它为转移,否则财政政策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说来,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支出等。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影响,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也称赤字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而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一定平衡。第二种划分方式是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自动稳定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所谓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不须改变其政策,而是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依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反之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可见,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
(二)财政政策的趋向分析
1997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国民经济在“稳中求进”的基调指引下,继续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轨迹。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8%,比1996年降低0.9%;1998年经济增长将达8%, 低于去年0.8个百分点,如果前几年提及8%,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那么今年国民经济增长8%,缘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的调整, 是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后提出的加速发展目标,所以今年财政政策的取向将延续1997年的趋势,结构性松动成为主旋律。
所谓经济政策的结构性松动,就是服务于结构调整的带有明显倾斜性质的经济政策松动。这种政策的目标是在维持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前提下刺激经济增长。那么支撑高速增长的支撑点在哪里呢?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四大因素——投资、消费、净出口和财政支出的发展势头看,消费与投资需求出现强劲势头的可能性不大;出口需求则面临收缩的可能性,只有财政支出可以成为加速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就是说,GDP 的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财政支出来启动。
1.消费需求——增幅趋缓。9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需求一直趋于平稳,居民低水平需求已基本满足,处于一个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结构性调整阶段。由于宏观调控实现软着陆后,居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200亿元,比1996年增长11.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与1996年的13.2%相比,消费需求的增速明显下降。由于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对消费品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加之随着下岗职工增多,部分居民商品购买力也下降;尤其是企业效益不佳,使社会集团消费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因此1998年消费需求增速难以提高,实际增长率低于1997年。
2.投资需求——自我牵制。就投资需求的变动看,在今年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动后,其伸缩性相对要大些。但由于上一轮经济过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为维护经济软着陆的成果,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政府投资不仅要重视投资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侧重于投资结构调整。这种投资的自我牵制作用还表现在:作为社会投资资金主渠道的银行体系在实行商业化经营以后,放贷的市场化导向不断加强,在缺乏实质性投资机会和承受大量不良贷款的情况下,放贷行为日趋谨慎。另外,从企业投资看,近年来企业存款增加较快,企业缺少投资动机与方向,所以投资需求不足制约其增长势头。
3.出口需求——趋于走软。1997年的内需不足驱动了出口大幅度上升,从而支撑了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但是,1998年的进出口形势严峻,东南亚及日本汇率大幅度贬值后,出口竞争力增强,因此,今年我国净出口极可能回落。同时,我国1997年物价的零增长,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减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之,由于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今年我国进口的增幅将高于去年。总体来看,1998年净出口额可能减少,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降低。
4.财政支出——高速增长的主动力。1997年财政支出占社会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小,特别是生产性投资在宏观调控中得到了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1998年,财政支出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一是作用直接。由于政府支出本身就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扩大政府支出也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二是力度大。通过政府支出的乘数作用,一定量的政府支出可以产生数倍GDP。 三是资金的使用着眼于社会效益。因此,财政政策将作为结构调整和再次启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成为政府经济政策优先运用手段,在1998年的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消费需求平淡,投资需求不足,出口需求趋降的局面,有必要在财政政策方面有所松劲,直接间接地增加政府支出,维持适度赤字,以扩大国内总需求。财政政策除了在总量方面调整外,还需在结构方面作文章,减税增支。财政部长项怀诚近日撰文认为,财政手段启动经济潜能较大,财政启动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继续执行和完善扩大出口的各项财政措施,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公共项目投资,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的政府采购制度。
二、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一)财政手段启动经济的潜能较大
第一,我国目前财政状况良好,具备了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1997年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完成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财政支出(不含债务支出)9197亿元,增长15.9%,支大于收555 亿元,控制在预算目标内;1998年财政预算收入9684亿元,财政支出1044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比1997年缩小100亿元,1998年1至5月份, 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7%,全国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2.8%。 预算执行情况尚好。我国财税制度改革4年来, 财政收入每年增长一千多亿元,国家财政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增加。199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增长率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199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16.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从1997年的11.3%进一步提高到11.5%,预计财政支出将增长14.6%,其实物量增长速度与上年基本持平,财政赤字进一步缩小。
第三,财政支出对GDP的作用明显高于企业投资。从1990 年至199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财政支出与GDP的弹性系数为1.47, 即财政支出每增1%,名义GDP增长1.47%,而同期企业投资与GDP的弹性系数为0.38。即企业支出每增加1%,名义GDP增长仅为0.38%,财政支出对GNP的效应明显高于企业投资。
第四,财政手段启动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时滞效应期短,不像货币政策作用那样需要中间传导过程。伴随宏观调控的重点相应地要从过去的抑制通货膨胀转向依靠结构改善,启动经济适度增长,调控方式相应地从抑制社会需求,增加有效供给,转向合理启动社会有效需求;调控手段要从主要依靠货币政策,控制社会信用和投资总量,转向在注重货币政策的同时,主要采取财政政策手段,扩大社会总需求,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二)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增加财政支出,就是要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和速度,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财政措施加大对基本建设的投入。李岚清副总理在年初的国际经济论坛上向世界宣布未来三年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高达7500亿美元,主要投资方向为农业、水利、公路及铁路交通、能源、住宅建设、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
从目前的市场结构来看,基础性产业的上市公司占了很大的比重,约有1/4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与其直接相关,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性产业投资的加大,必然会提高这一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与回报水平。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建材等,生产这些产品的上市公司因为国家“订货”,产品与劳务有了市场,因而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与发展机遇。
三、税收政策——政府调控股市的重要手段
现行的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其固有的杠杆作用,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进行间接调控。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大,股票交易额的大幅增长,来自这个市场的税源与税基也随之扩大,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也逐渐提高,构成我国税收的新增长点。如印花税,1997年237.27亿元;又如个人所得税,来自股票市场的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1997年达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再如金融机构与证券商的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1997年也比上年分别增长了45.5%、77.9%。重要的是伴随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税收政策被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支持引导证券市场的发展方面会取得更大进步。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上市公司有促进作用
近期国家提高了煤炭(由3%调至9%)、钢材(由9%调至11 %)、水泥(由9%调至11%)、船只(由9%调至14%)、纺织(调至11%)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兼并重组的上市公司享有金融债务免息停息以及减低所得税等政策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执行的是15%的所得税,宣称列入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有76家。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将享受到税收政策带来的好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对证券市场及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
1.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状况:资本募集环节不征税;股票(包括股权证)的发行环节,即一级市场不征税;其它债券也不征税。企业在一级市场上溢价发行的有价证券,由此取得的溢价收入列入企业法定资本公积金,作转增资本的储备处理,不征所得税,但作为企业的自有资金,应缴印花税。因为这部分资本在性质上与经济所得是有区别的。
交易环节征收印花税。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依书立时证券市场当日实际成交价格计算的金额,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的税率缴印花税, 并由上海、深圳证交所代征代缴。
转让环节,资本利得予以课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企业财产转让收入(所得)和利息收入等应列入所得总额中,予以课税。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它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资本收益环节征收企业(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并入企业总所得中征税。《个人所得税法》也将利息和红利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按次采用20%的比例税率实行源泉扣缴,但应税个人所得的利息仅指企业债券利息。
2.降低印花税,股市利好的重大举措。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 年6月12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率调整为4‰,税率调整后,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对这项税收的分配比例仍然为88%和12%。这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证券市场发展的又一利好举措:
一是在活跃证券市场的同时,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保证中央财政稳定增长。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证券交易日趋活跃,股票市场从1990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1997年底股票市值已达17000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3.41%。伴随交易量增加,印花税收入也迅速增长,构成国家税收新的增长点。从1991年的2750万元到1996年已达121.7亿元,1997年比1996年增长94.7%,7年累计征收入库454亿元;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占工商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2 年的0.13%提高到1997年的3.14%。同时在中央财政收入中,1997年印花税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4.74%,比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 其财政功能日益突出。
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1996年政府上调税率是基于抑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引导广大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1998年在股市连续大跌之时,推出降低印花税的利好消息,表明管理层不希望股市连续下挫。
三是降低印花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刺激股民的交易欲望,特别是在加快股市扩容的情况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四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管理层已充分意识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股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1978年以来,我国两次提高税收在GDP 中的比重:一次发生在1986年,税收占GDP比重与上一年相比,提高了1.34%; 另一次是1990年,提高了0.43%,并且在1986年和1989—1990 年都分别出现了GDP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今年降低印花税,其目的不言而喻。
四、国债发行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券市场本身就是证券市场的一部分,现券市场与回购市场相辅相承,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力量。所以,财政政策中关于国债的内容本身就构成证券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一部分。
(一)增加国债收入的可行性。今后财政支出增长除了继续依靠财政收入增长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目前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处于低水平,到1997年底, 我国国债余额5400多亿元,占GDP的6.8%左右,而相当多的西方国家政府债券余额一般占GDP的50%以上。可见,我国增加国债收入、 拓展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的余地还很大。
(二)适时适度地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繁荣证券市场,促进经济增长。1997年,我国共发行国债2405亿元。从1998年财政收支状况看,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经济运行良好,金融形势稳定,1998年财政赤字进一步减少,如果综合考虑到1998年财政支出需要,增加投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支付的下岗补贴增多,1998年国债发行额度大约为2650亿元。另外,财政部将向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所筹资金用以拨补这四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国际清算银行规定的8%。从特别国债的量来看,2700 亿元超过了1998年计划的国债发行总额2650亿元。两者相加,1998年的国债发行规模将达到5350亿元。
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公共项目投资,国家财政可利用利率下调、银行和社会闲置资金较多国债筹资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适时增发针对保险公司、社会养老的专项国债,专门用于国内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考虑增发财政主权外债,增强外资对中国的投资信心,必要时还可考虑由中央代理部分地区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债券,用于地方性公共建设投资,投资项目由地方设立和管理,到期由地方归还债务。
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