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生产对用电量需求不断增大,电力企业为了满足人们需求,提高供电质量,开始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来加强配电网的建设。但是在实际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配电网故障。本文就针对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在配电网中分析故障
在某一部分供电企业中,使用断路器取代开关,已经达到在故障产生时,距离故障区比较近的断路器可以及时跳闸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一级的开关保护器也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故障出现时,出现了跳过多级跳闸的情况,这给故障消除造成了困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解决跳闸故障,一部分电力企业选用负荷开关作为馈线开关。这个方法虽然在某一种程度上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易出现小故障,进而出现停电故障。主干线路中的电缆化、绝缘化在不断深化,虽然目前全国专家对配电自动化开展了很多研究会议,但研究内容多数为馈线自动化功能和应用,对三遥功能测试现场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1、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原则
1.1可靠性原则
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故障处理中,要坚持可靠性原则。首先要保证配电网的质量,线路要清晰,不能有短路。在保证总体网线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各系统的配合提供平台,以主干线带动支线的协调发展,保证主干线的运行质量,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只有减少了配电网错误的出现,才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只有认真对待细小的问题,才能够在遇到大问题时一步一步完成维修,以局部带动整体,提高整体维修水平。
1.2总体能力的原则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要坚持提高供电的总体能力这一原则。首先维修中要加强电路的清晰度,要提高对短路现象的维修能力,并且要加强防范,在有损害征兆时就要加强保护,要增多检查的次数,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电路破坏。对易老化的电路更要加强维护,做到加强电路保护,从而提高供电能力的目的。其次,在故障的处理中要加强维修的效率,用最好的维修技术、最少的维修时间带动总体的供电能力。维修时间的减少,使电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使用中,维修人员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善自身的维修能力。通过好的维修能力,来减少维修时间,带动整体供电能力。最后,要加强对跳闸这一问题的维修能力。跳闸这一故障在维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也是最急于解决的问题。要分析出具体跳闸的原因,就要加大对保险丝的保护,还要注意电路的工作时间,不可使用过长时间以至电网过热,出现烧坏的问题。在解决跳闸这一问题时要分析出具体的问题,用最适合的维修方法来维修。通过提高电网的修理能力,带动继电保护的发展,并带动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1.3高效经济运行方式的原则
在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中,要坚持高效的原则。要加强维修的技术,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掌握能力,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了解,最快时间分析出故障出现的位置。用最快的时间使线路问题得到解决。用高效性带动经济性,经济要符合电网的发展,做到经济最合理。电路的经济投入要适中,不可过于繁琐和复杂,从而使经济投入更多,要用高效的技术带动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整体的维修能力,要减少维修的次数,增加使用的机率,提高电路的服务范围。整体维修能力的提高可以带动高效性,提高运营的有效利率润。减少维修的次数,可以使投入应用的时间增长,同时也减少维修经费,因此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使用的几率增多带动研发的次数,使更多人应用此电网,使经济效率得到提高。电路服务范围的提高,可以使电路连接更多的线路,使成本减少,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益。要做到在维修中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要加大经济效率,让发展范围更广,应用更多,带动配电自动化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策略
2.1两级极差保护配置
采取两级极差保护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短故障点确定和故障处理的时间,从而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也是为了节约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进行两级极差保护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线路开关选择的问题,在进行线路开关选择时,用户开关、分支开关和变电站出现开关选择的是断路器开关,而主干线上应该选择负荷开关。其次是保护动作延时时间的设置,一般来说,只有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开关设置的保护时间在200ms-250ms之间,而其他的开关包含用户断路器开关和支线断路器开关,开关设置的保护延时时间为0ms。以上的两级极差保护设置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判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另外一方面还能尽量避免越级跳闸或者多级跳闸问题的出现,比如支线或者用户线路段出现故障,断路器由于多级极差保护设置,会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地进行切断处理,避免影响到其他线路段。此外,在主干线上采用负荷开关也是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因为断路器使用成本较高。
2.2集中故障的处理配合
在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中,要加大对多级级差的保护。多级级差的应用会使故障发生时,系统的第一反应是跳闸,因此不会影响到电路,使故障发生率减少,同时保护了电路的安全,使电路可以更长久的服务整个系统。并且会使电路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得到解决,使出现的问题容易被发现,电路修复的时间也缩短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系统的维修工作。使线路维修难、维修时间长的弊端被改变,带动整体的维修水平。同时要加强集中故障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主体干线,采用架空的方式使电路破坏的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采取主干线全电缆的方式,通过电缆解决电路出现的问题。要加强集中故障处理方式与多级级差的保护相配合协调的运作方式,从而提高整体的故障维修能力,促进整体配电自动化发展,提高整体继电保护能力。
3、配电自动化和继电保护配合对配电网故障处理的意义
配电网故障状况作为电力行业的重大问题,给生产运营、经济效益、工作效率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配电自动化作为现代化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高效控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主干线的类型不同,发生的故障也会不同,处理的对策也应适合相应线路,若发生永久故障,则需要在检修环节上做好处理,在继电保护作用下,会对电力设备、配电系统形成及时控制保护。同时,配电自动化可以借助定位功能、检测功能实现相关故障位置的预警控制,对维护操作人员来说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对应处理。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会严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能充分保护配电网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可以保证电网故障排除顺利,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能相互协调,提升配电网故障处理的能力,保障配电网的稳定性,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安全,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发电厂需要从全局考虑降低用电量,找出相应的方法降低消耗。设计院在设计时,一方面要求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前提,不可片面追求技术性指标;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技术、经济的比选,在资金允许、技术和经济也相对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节能新技术,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地。
参考文献:
[1]刘健,张志华,张小庆,等.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6).
[2]陈荣耀.探究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探索科学,2016(06).
[3]巫淇薏.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22).
[4]倪颋,赵阔,刘钊,等.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探讨[J].机电信息,2013(30).
论文作者:齐怡菲,赵文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故障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故障处理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路论文; 能力论文; 断路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