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探讨论文_展家莹

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3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组)与现代显微技术(现代组)进行真伪鉴定,对比两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鉴定准确率与鉴定时间。结果:现代组的鉴定准确率(100.0%)高于传统组(90.6%),现代组总鉴定时间与平均鉴定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运用现代显微技术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准确率高于传统鉴定方法,但传统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日常工作中建议将二者结合,先行传统方法鉴定再行现代显微技术鉴定,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常见中药材;真伪鉴定;方法

中药材属于我国特有的药物种类,不同药物有其不同的属性和药效,并且中药的种类较多、性状较为复杂,药物和药物之间的配伍效果也不同[1]。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有一定联系,将伪劣药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不仅无法获得该有的疗效,甚至会加重患者病情[2]。因此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定。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的两种鉴定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作为鉴定对象,涉及的中药材包括柴胡、秦皮、车前子、沉香、麝香、黄柏、杜仲、龙眼肉、雄黄、西洋参、朱砂、松贝、藏红花等。所有中药材均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组)与现代显微技术(现代组)进行真伪鉴定。

1.2 方法

传统鉴定方法:运用眼看、手模、鼻子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鉴定,主要对药物的性状等进行区分。现代显微技术鉴定方法:主要对药材的细胞壁以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鉴定准确率与鉴定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分别用(x±s)以及%表示,利用t和x2检验,当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鉴定准确率对比

现代组的鉴定准确率(100.0%)高于传统组(90.6%),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药材的鉴定准确率对比

3讨论

中药属于临床中中成药以及中药饮片的原材料,其质量以及真假直接和患者的治疗有密切联系,关乎到患者的治疗安全。因此在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研制前,需要对中药材进行鉴定,以提高药物的质量。而现如今,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中药材的鉴定技术也逐步提高,现代化检验技术逐渐兴起,并且其鉴定准确率较高[3]。

传统鉴定方法主要包括闻、看、触、水泡、火烧。其中看,是对中药材进行形态观察,对其色泽、体积、性状等进行观察,针对于体积小的中药材,则需要利用放大镜来观察,例如切鸡血藤时会流出鸡血似的液体,生山楂内外颜色有很大不同,其表层是红棕色的,而里层却是焦黄色的,而太子参、麦冬等中药材,进行包装后,通过外在的看是很难鉴定的,因此需要用触摸的方式鉴别,太子参硬且脆,很容易掰断,而麦冬则不容易掰断。而当中药材制成饮片后,则可以通过尝来进行鉴定,例如甘草则有甜味,越咀嚼越甜,豆根则苦,而对于毒性和刺激性的中药,则不建议用尝来鉴别。而水泡及火烧是根据药材的组织特性及化学反应进行鉴定,通过水浸泡或者火烧等形式,快速的产生反应,例如有些中药材在接触到水后,会出现特殊的现象,包括挂甲反应、显色反应、膨胀反应、乳化反应等,又如沉香经过火烧后,会产生较大的香气以及浓烟,并且有黑色油状物溢出,但假沉香则不会产生香气和浓烟[4]。

采用传统鉴定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眼看,通过肉眼对中药材的形态进行鉴别,通常看中药材形状无需给予相关处理,如果出现萎缩的情况,可以浸泡后将其平展查看,另外在观察中药材的颜色时,必须让药材置于自然光下分析,并且观察其断面,分两种情况,一是对相似特征的中药进行鉴别,二是将药材掰断并进行观察。(2)闻气味,药材特有的味道可以通过鼻闻进行判定,如鱼腥草有鱼腥味,可以鉴定外观相似度较高的中药材。(3)尝味道,中药材在口味上可分成辛、甘、酸、苦、咸,而味道会分成麻、涩、滑、淡、凉等,但是在品尝的过程中应注意,毒性较大的中药材则不可品尝鉴别。(4)触摸,经手触摸中药材,会感觉其重量、质地以及材质等,从而断定中药材好坏,同种中药材的好坏在触感也不同,并且不同炮制方式下的中药材触感也不同。(5)火烧和水试,实验过程中要密切掌握中药材的性质及实验后产生的反应,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5]。

我国中药材的使用较为悠久,并且中药材的地域差异性较强,很多中药书籍中记录的药物习性和实际有一定的差别,并且有很多中药的性状、性质有统一性,缺乏检定仪器和标准,这给中药材鉴别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中药的种类繁多、产地复杂,经过不同时代的变迁,其用法和名称也发生变化,因此中药材的真假直接决定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而中药传统鉴别方式的操作较为简单,鉴定速度较快,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鉴定价值,通过看、摸、闻、尝等方式鉴定,不仅能确定药材的真假,还能辨别药物的质量好坏[6]。通过此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虽然传统组鉴定准确率比现代组低,但其总鉴定时间和平均鉴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传统鉴定方法的鉴定准确率虽然有待提高,但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而现代显微技术的鉴定优势主要体现在于:可对药材的细微特征进行观察,尤其是对于体积较小的、肉眼难以鉴别的种子类中药材,可以借助一定的仪器来观察与鉴定。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运用现代显微技术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准确率高于传统鉴定方法,但传统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日常工作中建议将二者结合,先行传统方法鉴定再行现代显微技术鉴定,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斯琴高娃.临床常用中草药的真伪鉴别方法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2(15):187-188.

[2]刘国玲.常见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J].医学信息,2017,30(5):176-178.

[3]刘会,易方.传统经验在中药材鉴别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b12):259-260.

[4]马洁德.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用于中药材真伪鉴别的可行性观察[J].四川中医,2016,10(4):119-120.

[5]陈增荣.分析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01-101.

[6]王萍.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28-129.

论文作者:展家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探讨论文_展家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