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宜柔不宜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春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谁家有个青春期的孩子,谁家就等于有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这绝不是我的危言耸听,而是大量事实证明了的。
当然,是炸弹不一定爆炸,只是说它具有爆炸的条件。青春期一般指10岁~20岁这一年龄段。心理学家发现,此阶段的孩子恰好处于轻视父母的年龄,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尤其在异性交往的问题上,两代人的矛盾常常难以调和。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建议父母朋友学一学老子以柔克刚的策略,或许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正是这样一个高人。在他的学说中,“无为”、“不争”,以柔克刚是基本思想,尤其推崇水的品格。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陈国庆、张善年译,下同)
在这里,让我们分享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它有助于理解老子的观点。
由于为青少年写作的缘故,我曾陆续收到几万封中学生来信,并尽力回信上千封。可是,实在无法一一复信,这让我遗憾和不安,愧对那些信任我的少男少女。但是,有一封西部少女的特快专递,让我不能不立即回复。
一名叫雨的少女正读高三。她写道:
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与您商量:我爱上我的语文老师了!我能有今天的进步,都是他帮助的结果。如今,他的妻子去世了,我决定放弃高考,毕业后与他生活在一起。虽然,他的年龄比我父亲还大,我要做许广平。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雨与我通信一年多了。我知道,这是一个才思敏捷而又勇敢自信的女孩,为了一家三口的幸福,她居然支持父母离了婚。不过,她的新计划还是让我吃惊。
我给她的信挺长,大意如下:
我相信你的感情是纯洁的,我也相信你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好教师。在你这个年龄产生这样的情感,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是令人感动的。
不过,我劝你心动不要行动。
生活就像蓝天,而你是一只小鸟。小鸟只有展翅飞翔,才知道世界有多么辽阔。如果你连飞都不曾体验,或许有一天你会后悔。人生阅历告诉我,在中学时代,你可能疯狂地喜欢或爱上某个人,但没过多久你又可能骂自己:我昏了头了,我瞎了眼了,我怎么会喜欢他?
我建议你静下心来在高考中一搏,这是你一生中极为难得也极为关键的一次机会。我祝福你考上大学,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假若到那个时候,你还是认定这位语文教师是你的最爱,我就支持你嫁给他……
让我欣慰的是,雨接受了我的忠告,并且幸运地成为一名大学生。半年后,雨来信透露,她在大学里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炽热爱情。毕业后,雨随男友去了江南,婚后幸福得如痴如醉。
一日,与中央电视台的朋友聊天,我谈到了雨的经历。当记者的朋友眼睛亮了,决意邀雨来北京,做一个节目。我犹豫了一下,说:“我先征求一下雨的意见吧。”
在电话中,雨听完电视台的构想,不假思索地谢绝了。她说:“孙老师,我永远感激您帮助我走出青春的沼泽,但我不想打破今天的宁静生活,我非常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我回答道:“对!幸福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电视节目做不做无关紧要,咱们不理它!”
直到今天,我与雨从未见过面。
当我应邀为中学生的父母们讲课时,我偶尔会提到这件事。我常问大家:对于雨来说,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她为什么不与父母商量,而找到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倾吐衷肠。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哪个孩子敢对父母谈这样的心事?又有哪位父母能平静地听孩子诉说一段非常的师生恋?
几十年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使我非常清楚,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下,许多做父母的一旦听说孩子恋爱了,还爱上比父母年龄都大的老师,他们甚至会用全世界最狠毒最肮脏的语言骂孩子。实际上,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几乎都是激情如火,心中春光明媚。他们不讲门第,不讲贫富,不讲年龄,唯有爱情至上。如果父母又骂又罚,尽情羞辱,这难道不是在引爆炸弹制造悲剧吗?其实,初浴爱河的年轻心灵,多么渴望成年人的体谅与点拨,而父母与教师本是最佳人选,为何近在咫尺心却天各一方呢?
听了我掏心窝子的话,有些父母或教师沉重地点头,有些竟热泪长流。
我对父母们的建议如下:
第一,成功的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知心朋友,而知心朋友应当彼此接纳心心相通,应当善意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必要时为孩子保守秘密。
第二,当孩子诉说心事之后,父母给予的不是训斥更不是打骂,而是可靠的经验与可行的建议,并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
世上会有哪个孩子不渴望有这样的父母?当他们获得如此的关爱与信任,怎么会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会怀着对父母的感激走向成熟,并使自己曲折的经历成为一生的财富。
标签:青春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