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事业的支持,所以电力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当前,电力客户的电力需求又在不断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服务的需要,就需要电力企业切实注重对其的维护。但是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故障的分析,并注重对其的维护,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文章主要针对于配网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分析及维护方法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关键词】配网运行;故障分析;维护方法
1必要性分析
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较多,例如:接地故障、跳闸故障、漏电、断线、短路等,而这就可能出现电力安全问题,且带来的的影响不可估量,轻则影响电力供应,重则出现电力事故,所以为了预防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地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就应对电力配网故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结合其形成原因,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配网正常高效运行,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提升了电力服务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更好地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是促进其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2 配网运行的缺陷分析
2.1配网结构需优化
现阶段,很多地区存在配网建设跟不上城乡规划发展的速度,导致电力规划偏离实际,供电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其中,滞后的配网结构难以满足高负荷的用电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市动态的规划建设为电网建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供电部门的负荷预测面临困难,从而导致电网负荷分布不平衡、无法满足广大人们的用电服务需求。(2)为配合城市建设,提高城区整体的整洁度,将架空线路全面改为地下电缆。更因土地资源有限,在驳接处选择埋地的电缆接头而不是电缆分接箱,再加上如隧道工程,地铁工程等的地下工程建设,使得地下的电缆一旦出现故障,排查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3)配网的接线方式不够完善。尤其在一些乡镇地区,环网率偏低,以单辐射结构为主。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转供,需要大面积停电。这样供电可靠性偏低,即增加工作量又影响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
2.2专业人才仍缺乏
配网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故障的定位、排查与解除。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外,还需漫长的经验积累。另外,因此项工作条件较艰苦,对工作人员的心态和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熟悉现场情况,熟知设备属性,遇到问题深入现场,冷静分析,才能在在最短的时间内排查故障、解除故障。
目前从事配网运行维护工作的人员断层情况较严重。老员工因年龄增长,体力及精力方面将无法胜任,正在逐步退出一线岗位。对于新员工而言,因此项工作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也无法立即胜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配网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对相关从业者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如今这种既拥有专业技术知识又可熟练操作设备,且经验老到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这是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3外力因素难避免
配网线路遍布整个城市,其中低压线路更是在街头巷尾星罗密布,因此遭受外力破坏在所难免。不管是暴露野外的架空线路、分接箱,还是埋在地下的电缆,南方地区特有的酸雨,雨季的洪涝灾害,沿海地区的台风与频繁雷击,山区的冰灾霜冻等,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都会加速设备衰老,并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再者,人为因素的外力破坏也不容小觑。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下工程建设,如隧道、地铁等都会或多或少对地埋电缆造成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强化配网运行的几点维护方法
3.1不断强化配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了防治自然灾害给配网运行带来的故障影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事前的预防准备工作。首先,提高绝缘子的抗雷等级。这是因为雷击灾害所导致的电力事故中,闪络故障又是最为常见的故障,而闪络故障又主要是出现在耐张点,所以在此处就应加强悬式绝缘子的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其抗雷等级提升,才能不断的强化其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其次,安装避雷装置。为了防止线路遭受雷击,可以在距离较长的输电线路上适当安装防雷装置进行避雷。
3.2注重日常电力维护工作的开展
针对用电设备在日常运行中经常导致配网故障出现的现状,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还应切实加强用电设备的维护,这就需要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对电力设备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的检查维修,定期整改和及时的升级工作,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用电要求;另一方面,用电高峰季节,着重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日常的数据检测工作,保证设备的运行情况良好稳定,一旦发生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且维修。
3.3加强现代管理机制和先进技术的应用
安全可靠的运行,需要有较为完善的机制体系来支持,所以作为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强化配网维护的重要性,并在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强化管理机制的完善,为整个运维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力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说,配网要配备专业的维护修理人员和监控人员,对运行情况进行随时检测和记录,加强内部巡视和检查,并切实掌握所有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并加强对其状态的监测,从而通过监测所得出的状态,切实加强对其风险的评估,并结合其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除此之外,在配网运行中要多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科学成果为配网的运行效力。例如可以在配网运行中融入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电力运行对人力的依赖程度,极大的减少人力投入和资金成本的投入,同时也可以更好更精确的保证配网的运行,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更为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服务。
3.4强化接地故障处理,确保接地安全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预防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还应结合具体的故障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技术,才能促进维护成效的提升。就接地故障而言,这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接地故障的预防,可以采用中性点来接地,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均应紧密结合实际的需要,切实加强现场情况的分析,从而对其是否接地进行确定。若采取直接接地的方式,往往会受到相电压作用,导致闪过电压出现,若采取不接地的方式,往往会受到线电压作用,导致闪过电压出现。将二者进行比较后,若从安全角度来看,接地方式形成的闪过电压数值较低,所以其绝缘性能就会下降,进而对其安全性带来影响。再通过经济角度来分析,随着电压的降低,绝缘性能也会降低,进而降低其消耗的费用。若为了确保整个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就应尽可能提高线路的电压,才能避免发生断损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将线与线的距离适当的拉开,才能更好的促进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因而主要是采取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进行,既能将维护费用降低,而且还能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性的提升,进而更好地预防接地故障的出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逐步完善电网架构,加大力度维护配网的安全运行,对症下药解决配网在运行中出现的缺陷问题,找准原因,处理完毕后分析归类,是提高配网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向东.10kV配网技术中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探究[J].广东科技,2013,20:43-44.
[2]陈洪耀.10kV配网技术中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82.
[3]邬溢生.配网自动化运行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对策[J].机电信息,2014,27:17-18.
论文作者:胡永凯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对其论文; 工作论文; 线路论文; 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