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研究的探索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市毗邻香港、背靠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一国两制”的临界线、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移民汇聚的新都市。建立经济特区18年来,深圳经济建设迅速腾飞,文化建设也有超常规的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既区别于内地、又不同于港澳的经济特区文化形态。从经济特区创办至90年代初,关于深圳文化的研究从不自觉渐趋自觉,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逐步迈入新的学科建设阶段。今天,回顾深圳文化研究从萌生到发展的历程,确定其学术位置,展望其学术前景,对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无疑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深圳文化研究18年来得到了超常规的推进
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特区的创办,深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这座南国边城迅速成为各地移民共处、多种方言混杂、新风旧俗渗透交叉的新兴城市。社会变革的大潮呼唤新的理论建构,于是,深圳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特区创办之初就开始了对“特区文化”的探索与思考。1986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深圳代表提交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特区文化”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界新的研究课题。到了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等地并发表讲话,掀起了我国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潮。同年4月,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在海口召开首届“全国经济特区文化发展研讨会”,与会者呼吁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探讨特区文化发展问题。1993年12月,由文化部与深圳市文化局联合创办的全国首家“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在深圳宣告成立。5年来,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先后从全国几个重点院校招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组建了自身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新型研究机构“小核心、大外围”的功能,以及对全市文化研究人员的组织协调作用,并联合宣传文化部门、社科院、深圳大学、市委党校等有关部门的理论工作者共同参与,以多种方式发展“编外”研究人员。还聘请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作名誉主任、聘请多位专家学者作特约研究员,从而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在深圳文化研究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与内地相比,深圳的文化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前此几乎没有什么学术积累,因此,它首先需要的是进行基础性的调研,既要对深圳人文历史进行开掘,又要对深圳正在发生的文化实践进行把握。任何地区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作为岭南区域的深圳文化,过去留存的资料不多,为此,我们率先挖掘、整理了本土人文历史资料,编纂出版了《深圳民间歌谣》、《深圳城市史》等专集。这对于把握深圳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及嬗变,无疑大有裨益。特区文化最早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因此,深圳的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要立足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展开研究,我们注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深圳文化进行大量开拓性调研工作,敏锐地捕捉在特区出现的文化现象并力图予以理论化的解释,率先对“特区文化”进行理论探讨并取得初步成果。先后编撰、出版了《深圳特区文化初探》、《市场经济与特区文化》、《文化深圳》等学术专著,丰富了深圳文化研究的内涵,引起省内外理论界的关注。
深圳经济特区由于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其文化研究尤为注重发挥应用的功能,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端,通过调查研究与专业咨询参与政府的文化决策。而“文化规划”正是文化决策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明确树立“规划就是财富”的思想,在从事“规划”的调研与写作的过程中,既对深圳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评估,又及时学习和借鉴兄弟城市在文化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理清未来深圳文化发展的思路,并提出将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模式,被市委、市政府吸纳进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之中,使深圳成为继上海、广州之后少数几个率先开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城市。
深圳与香港在历史上同属于新安县,两地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往频繁,从地域及历史渊源来看,深圳与香港向来都密不可分。因此,深圳文化研究界一直把香港文化研究作为重点。在香港回归前夕,我们承办了“首届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及发展研讨会”,对97前后香港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内地的交流进行深入探讨,并编辑出版以《深圳、内地、香港:比较文化的视野》为名的论文集。此外,我们还主动与香港文化界、学术界联系,共同探讨“特区文化与深港互动”等课题,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加强两地的学术交流作了有益的尝试。
与此同时,我们也始终注意与国内文化研究界同行的对话与交流活动,以接纳新鲜的学术信息,传播自身的文化影响。1996年,我们在上海举行的“沪粤文化研讨会”上与上海的学者进行了交流,引起了上海学者对深圳文化的较大关注。最近,我们赴广州参加由广东省理论界召开的“《文化深圳》研讨会”,以及组织穗深文化学术界人士举办“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市战略”、“经济中心城市与文化发展问题”等专题座谈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与对话活动,传达深圳的学术声音,促进穗深文化理论的交流。时至今日,深圳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深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得到超常规的推进。
二、深圳文化研究在总结深圳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深圳作为连结内地与香港的边缘地带,由于远离中原,既没有像内陆地区那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又没有像香港那样长期承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上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从而为新质文化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亦使其成为中国文化转型最活跃的一个地带。这种人文背景,无疑在呼唤新的文化理论的出现。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深圳被称为“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这种理论话语上的疲弱之势有了很大的改观。多年来,我们对深圳特区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进行跟踪调研,并试图进行理论的阐释,率先探讨了“特区文化”、“新民俗文化”、“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华侨城旅游文化”等文化现象,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在有关方面形成了共识性的见解。
关于特区文化的定位:是伴随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类型文化。由于特区是地域空间概念与特殊类型概念的重叠,因而它同时具有两种文化特质,地域文化是它的先天本色,类型文化是它的后天功能。这两种特质的重叠交错构成了特区文化的复杂面貌,同时这也正是其特色所生。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特区文化的类型功能将日趋突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特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于特区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先导性、充满活力的新质文化。换言之,具有多元融聚(移民文化、杂交文化)、文经一体(文化经济一体化)、雅俗趋同(高雅艺术大众化、大众艺术高雅化)、与时共进(时代性、先导性、科学性)等特征。
关于深圳文化的几种形态:总结概括为以“大家乐”晚会为代表的广场文化,以“康佳”、“华为”为代表的企业文化、以“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以沙都歌舞厅为代表的歌舞厅文化、以莲花北住宅区为代表的社区文化等等。
关于深圳观念文化的先导作用:观念文化是文化的最深层次,从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以思想解放运动为标志的新的观念文化的形成和运作,一直是推动深圳两个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圳人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率先形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敢为天下先”的竞争观;“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全球观、“人才就是资源”的人才观;“提倡人人学雷锋、又不让雷锋吃亏”的义利观以及“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等等。特别是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深圳特区报》及时发表“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等重要文章,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又一次充分体现了“文化先导”、观念先行的作用。从而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并直接推动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实践。因此,深圳新观念文化所形成的冲击波,对内地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为当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活力,这正是深圳“特区文化”的特色所在,亦是深圳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
关于文化评判的标准:针对长期以来文化评判存在只看重历史的积淀,而忽视当下生活的偏颇,我们总结了深圳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实践,提出新的文化评判标准,即既要注重历时性——历史的积淀,也要考察共时性——现实的创造,并依据这一新的标准对深圳的新文化进行发现和阐释。文化的发展已远不能用传统的文化积累的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在高科技发展与“知识爆炸”的时代,文化的发展常常是超常规的,其发展途径和速度都非昔日可比,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眼光,寻找新的文化评判标准。当然所谓标准也并非是抽象的,它必须分解落实为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标,而如何探索、建立评判标准、指标体系,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未来深圳文化研究必须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提出战略设想
进入90年代,深圳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其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经验已为全国所吸纳,改革开放由特区的“一马当先”变为全国“万马奔腾”的态势;另一方面,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广州和深圳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这亦为深圳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未来深圳文化研究必须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提出战略设想。
1、必须扩大文化研究的视野。
就全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及深圳等几个经济特区为代表的广东文化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与“京派文化”、“海派文化”三足鼎立的“岭南新文化”,但其文化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最近,广东文化界提出,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实践是在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文艺理论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为了加强对广东文化实践的研究,提议以“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为基础,团结穗深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者,组建“广东省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基地”。这是时代赋予的新的使命和机遇。我们认为,未来深圳文化研究必须扩大视野,按照邓小平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做到立足广东、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紧密结合深圳及广东改革开放与文化建设的实际,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就是要总结探索广东文化发展规律,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制订广东跨世纪文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2、必须努力构建和大力推广新型发展观。
社会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的社会运作机制,又要有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只有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考察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文化指标、环境指标、教育指标等多种方面。在城市发展中,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的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已成为经济腾飞的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可以说没有雄厚的文化支援,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缺乏后劲。
就文化建设而言,区域中心城市也有构建良性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崭新命题。要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与科学的文化结构,就要承担起文化重建的战略责任。即对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应有清醒的认识,要立足当今文化发展的现实,重建价值体系和伦理观念体系,既继承传统又面向未来,也勇于吸纳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世俗化的趋势,我们不要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截然分开,而是应针对不同人群对象,有层次、有区别地实施文化战略规划,在发展大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要发展精英文化以对社会起到超前与引导的作用。质言之,既要扬长避短——继续发展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科技文化;也要择优补短——培植学术文化、高雅文化,避免过分的工具理性色彩,解决文化结构失衡的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需要分析,新的文化型态的萌生需要发现,新的文化观念的产生需要阐发,这些都要求深圳文化研究工作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3、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塑造现代公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从根本上说文化建设是以“人”为对象的,“以文化人”是文化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根本目的所在。而人格养成,也正是现代人文思想的核心。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警惕对文化建设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一旦把经济利益看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会忽视乃至违背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使文化建设走入歧途。文化建设始终不能脱离它的社会目的,即满足人的文化需求,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也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未来深圳文化研究要与塑造现代文明市民、推动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力争多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文化发展。
回顾过去,我们为深圳文化研究在短短的十多年中能取得初步成就而感到欣慰。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深圳文化研究工作必将在深圳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拥有更广阔的前景。成就包含着问题,希望同时就是挑战,文化研究工作应该在解决这些问题、迎接这些挑战中,把学术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并为深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