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的措施探究论文_臧爱圣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的措施探究论文_臧爱圣

(山东利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1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设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认真按照相应的国家及行业规定对相关材料按照程序及规范进行检测,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把好材料关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准确的鉴定建筑材料合格与否,能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1.1 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

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通过对所取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检测报告得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就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检测报告。

1.2 代表性取样

代表性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取样的过程中还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需要从数量、取样方法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

1.3环境温度与湿度

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严格按照养护标准和检测标准进行养护和测试,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可比性的检测结果。

1.4加荷速度

由于快速的加荷速度和荷载,在常温条件下对水泥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时,测试出的材料强度值就会高出材料本身的强度值。但在进行芯样混凝土等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时,常温下的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却不同。

1.5试件尺寸及精度

试件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尺寸和精度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若尺寸和形状都在要求范围之内,这就说明了该试件为标准的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会受到其试件的精度高低的影响检测结果。

2建筑材料检测常用方法

2.1取样

由于建筑材料的生产通常都是大批量的,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逐一检测的话会很麻烦,因此在建筑材料使用之前要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主要是通过抽样来检测其中的某些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整体的质量情况,抽样的结果要通过规范的报告来生成,同时要标明检测的结果是抽样检测的结果。这种抽样检测的结果并不代表整体的数据,但可以反映出整体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抽样结果分析时,被标明的结果需要明确注明。在取样的过程中,选择取样的对象要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能取样相近或太远的材料,注意取样频次和数量的控制,不然会造成取样的误差过大,从而影响取样的结果。另外,取样的数量也影响着整体的质量,取样的数量过少会影响取样的结果和实际情况的严重偏差,这是必须要避免的情况。而在检测过程中,很多检测的材料会出现因为代表性不足、取样材料的数量不够或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检测人员就要进行二次检测,对一次抽样检测的结果和二次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偏差太多的情况下,说明某次检测中出现问题,因此还要再进行三次检测,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也保证了检测材料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主要是指对建筑材料的外观缺陷,如凹坑、裂纹、翘曲、缝隙等进行简单的检测,外观检测一般是用肉眼识别的方式,因此有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衡量标准的不统一。

2.3仪器检测

仪器检测就是借助专门的技术工具通过计算而获得被测量的值。仪器检测即是对建筑物材料质量的信息采集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尽可能正确地采集被测对象的未知信息,以便掌握其工作状况,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中,通常采用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的方法。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展,它是对被测信号进行检出变换、分析处理、判断、控制、显示等环节的有机统一的综合过程。

2.4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一般情况下,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获得资质才能持证上岗。各个国家、区域、机构针对无损检测培训资质认证均有不同的要求,受训前应该了解清楚,选择合适的标准、机构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考核。

3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提高的对策分析

3.1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前的检测

在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前,必须先进行相关检测。具体包括土建、水电材料、节能材料以及建筑主管部门、监理单位确定必须检测的其他材料。材料进场前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材料外观、尺寸、性能以及物态等,此外,还须检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根据建筑材料检验方式的小同,检测方法可分为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小合格复检和监督抽检。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加强对材料的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制定和完善各项设计标准和检测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保障,故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要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并有相应的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

3.2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混凝土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3.3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

对检测设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止常运转,并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使检测中心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便于管理、调配和更新;同时给每台设备或仪器建立各自的登录下,登录其检定情况,明确其性能状态,并按要求定期送检定部门检定、校准,有效地控制其检测精度和准确性。新购置的设备和仪器应先经有检定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经检定合格的设备和仪器的相应部位上贴上合格证,并标明有效期、编号、检定人等信息资料。当材料标准变更而需更新配套的检测设备时,应在新标准实施前完成新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检定等全部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完成新旧标准的交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证建筑安全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在认清其现状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积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强化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推进与之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只有参与检测过程的每个人都认真负责,才能确保环环相扣的每一环都准确无误,进而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21.

[2]胡天翼.浅谈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J].江西建材,2014,01:268+271.

[3]吴洪颖.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J].中华建设,2014,05:118-119.

论文作者:臧爱圣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的措施探究论文_臧爱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