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印
身份证号码:37292619860320XXXX
摘要:现代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质量会其性能和应用造成直接影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也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对策
引言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增长,建筑行业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建筑行业现如今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现代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日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在具体施工时,难免在质量方面会出现问题。建设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建设工程质量要求,所以要对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建筑项目落实中,对于质量管理有着严格要求,除要明确质量评估的具体要求和准则,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工作项目,保证各环节作业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1.2优化监督管理方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避免后期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同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控效果,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
1.3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可以明确项目建设中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方案制定上,确保材料、设备选用合理性外,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合理解决措施,保证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减少因管控不到位、失误等问题产生带来的影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效果。
2道路交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2.1缺少健全的道路交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立法
我国建筑业正在快速发展,但在质量监督和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标准规范等,并且到了“建筑法”的颁布时期,因此有些内容不适用于当前的建设工程。并且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国际惯例,确保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道路交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官的工作将不实惠。
2.2执法力度较小
由于相关法规还不完善,道路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下降,同时管理人员在执行监督工作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执法强度小,执法不严格,违法行为多,会影响道路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没有明确规定各自的责任制度
负责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由于经费不足、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无法详细划分各自的责任,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干劲薄弱,无法执行法律,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质量。
2.4道路交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水平较低
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负责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部门无法详细分工。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动力薄弱,无法依法实施,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多元化的监控防范体系
多元化监控防范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监控防范体系的具体内容,加强其与市场监管之间的协作能力,能够更好的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控制效果,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在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层面上应建立健全的协同管理机制,建全建设工程的质量评估机制,推进保险业务等新行业进入建设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完成建设行业监督管理的全面服务体系的建立。
3.2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管理理念和措施
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保证监督和管理模式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与此同时,还要对现有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顺应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同时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控制。在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现有的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落实,这样不仅可以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而且还能够避免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环节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管理基础的有效夯实,才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可以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相关部门在参与过程中,要将自身在其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运营监管机制的合理落实,保证管理模式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而且还能够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对建筑企业发展的个性化要求。
3.3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管理意识的强化一直以来都是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基础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所以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都将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所以质量责任主体单位的负责人必须要意识到自己在企业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中的职责,同时还要对全体职工进行日常性的教育。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逐渐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还能够让广大职工清楚的认识到建筑产品的特殊性,一旦建筑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势头比较良好,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就必须要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创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创新理念的要求,对质量监督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而且还能够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云霞.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舍,2019(06):148.
[2]徐誉铭,姜涵中,王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9,16(05):183-184.
[3]陈高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2):164-165.
[4]徐丰昌.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18(12):167+169.
[5]徐苏桐.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26.
论文作者:张红印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道路交通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