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作文源于日常阅读的积累--对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的分析_读书论文

一篇好作文源于日常阅读的积累--对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的分析_读书论文

好作文源自日常的阅读积累——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分论文,上海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日常论文,好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篇文章是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高分作文。对它们进行细读、点评,不是要为考生提炼所谓的“高分秘籍”,而是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共性,指出一条正道。这三位考生的成功再次证明,作文能力只能从阅读中学来,不可能在题海中获得。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篇文章都是临场之作。这几位考生,皆是考场上的成功者,也将成为无数后来者研究模仿的对象。它们再次证明,作文的成效在读书!

对于考试,师生们总希望有什么“金科玉律”,提炼一个“成功指南”。只是这样的“研究”虽年年在做,却从未听说哪一个考生是读了高考作文“成功指南”而成功的。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分析总是容易的,但要按这“经验”复制出好文章就难了。以前“雄霸”作文教学的所谓“总分总”模式早已面临危机;一度独领考场风骚的“秋雨体”更显得空洞苍白、无病呻吟,而成了明日黄花。请看这三篇高分作文,哪一篇是这种风格?正如清人赵翼所写:“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面对变化,强者看到的是自由挥洒的天地,弱者却苦于无所适从。那追赶潮流的,总是会被潮流甩在后面。

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中不晕头转向呢?其实,答案就是2012年的作文题——要珍惜自己心中的“微光”。只要踏踏实实按照下述的方法学习,不去随波逐流,花个数年的工夫,便敌得过“预支五百年新意”,永不枯竭。

来看看这几篇文章共同点是什么?看得出来,这几位考生都是读书多,读书熟,课内课外,古往今来,都有涉猎,而且善于运用,举重若轻。这种能力,只能从读书中学来,不可能在题海中获得,依赖教辅不行,靠夸夸其谈蒙混过去也不行。

林语堂说,国文好的学生,多半是在课桌下偷偷看课外书看出来的,此言得之。素日读萨特、黑塞、毛姆、爱默生的学生,和整天折腾“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这个字好在哪里,换成那个字行不行?”的学生,在试场上乃至在将来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较量,都会是悬殊的。

明朝何景明抨击科举考试的弊端,说道:“分章截句,属题比类,纂摘简略,剽窃程式,传之口耳,安察心臆,叛圣弃古,以会有司。其卑而可羞者,未有过焉者也!”意思是说,那些人只知道拿着教条死背,划分段落大意,总结做题规律,读着缩水名著,抄袭他人套路,一心一意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背叛圣人和真理去迎合当权者,真是丢脸丢到家了!“文章千古事”,明朝士子的悲哀和我们今天孩子们的苦恼,何其相似!

所以,虽然我们是在谈应试,但我的观点始终不变:要以素质来对应试。做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恶补更无必要。有简单重复的时间,不如读一点书,用自己的思考来代替为揣摩他人答案的“思考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所闻,必然有所思。成功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读的内容与题目结合起来。这里确实有个技巧问题。破题有哪几种形式?怎么尽快把“微光”落到实处?谋篇布局有什么章法?哪个详写,哪个略写?末了处又要怎样结出一个“豹尾”?这些技巧的学习,也需从读书思考练写中得来。名篇佳作既带给人美的享受,也给模仿学习者最好的版本。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起先要背熟一百首杜诗,再背一百首王维诗,说是教,还是“读”的部分占大头。在读书的时候,只要稍加注意,吸取里面的技巧,不难“偷师”到一些好东西。我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大才子的“急就章”,是在他和妻子蜜月旅行时,被编辑催文“坐索”,仓促中写成。这样的文章,为了求快,必然用了很多技巧,但是人家用得圆熟漂亮。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学生们模仿《故都的秋》写成了一篇散文后,纷纷表示:只要有内容,这种文章也不难写。

其实这样的名作,才应该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道理很简单,优秀作文虽好,毕竟不过是最符合一时一地的游戏规则,怎么比得上经过岁月流金经久不衰的真正经典。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则仅得乎下,诚哉斯言。

南宋史豪卿一语道破玄机:“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读书就像融化冶炼铜矿石的过程,作文就好像用已经炼成的铜水浇入一个个模子,铸造成器物。融铜的过程最辛苦费力,需要许多的时间和能量投入,而铸器的过程却便捷快速。一些学生为什么写作文只会跟风,没有特色,甚至感到痛苦?因为他们没有“库存”,没有“粮食”,靠速成的“厨艺”,再怎么折腾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来。

其实,现代文阅读、古诗词赏析也是如此。这些题目当然也有一点技巧,但技巧很简单,只要临考前用几个月时间讲一讲,练一练就足够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粮”。不少学生照着老师教的套话,照着标准答案辛辛苦苦背了半天,却套不好,套不对,就是因为文章没有理解,没有读懂。

有人说,语文考试60%以上决定于语文素质,即平时的读书积累;技巧的作用最多就占20%。也就是说,一个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哪怕平时完全不听课不写作业,也能考到六十分,稍微训练一下,很轻松就能上八十分。一个语文素质不好的学生,就是天天钻在题海里刻苦用功,依然可能不及格,而且会痛苦地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不管用。

那么还有20%是什么呢?是运气。不要惊讶,任何考试都有运气的,运气是天数,非人力所能。才高如唐伯虎,也会终身不第,何况他人?当然,极端情况是极少数,但运气导致小幅的起落还是有的。今天的语文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在信效度上多少都还有些问题,考八十五分的学生不一定就比得八十分的优秀。承认这一点,反而能更加坦然一些,不会过分执著,不会陷入对标准答案的迷信。

可怕的是,现在从小学开始,就舍本逐末,逼着孩子们在那20%的答题技巧上用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抓应试书。苦读十二年,腹中空如洗,放弃了多少精彩丰富的阅读体验,那真的值得吗?况且,这个20%的作用只是对应试分数而言,对人生而言的作用几乎是零:考好了就没用了,不过一块敲门砖。而逐日养成的人文素质,却是一辈子受用无穷。明乎此,你到底是把精力花在积累上还是用在答题技巧上呢?

在这里,我还想说明,如今无论命题、阅卷,都在改进,尤其是阅卷处越来越重视内容,淡化技巧。试看这三篇高分作文,没有一篇是夸夸其谈。那些空洞浮华的文字堆砌在高考中已很难取胜。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各位老师、同学,如果还有抱着“作文大全”、“教参教辅”不放的,是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用微光照亮自我

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句话引得妙!)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它,为它添油拨芯。“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所引巴金语来自课文。)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微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终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众人本有的同一张“脸”。赫尔曼·黑塞其实早已指出,众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个整体,无怪乎我们会对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无怪乎他们会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由个人的微光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微光,接近尾声处又一次升华。列数名著,而非堆砌!)

据说巴老晚年常在屋内背诵《神曲》——那是他在与但丁的心灵微光交流吧!其实,我们也应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问社会怎样吞没众生,愿有一份微光照亮自己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自我。(再引巴金,点题,呼应,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妙!)

【阅后感想】这篇文章的成功,来自两个方面:一、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二、善于谋篇布局。看得出,这两点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阅读。巴金的灯,来自课内;高更、黑塞等,来自课外。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排列,没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警句,有的是平实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字,如诗如歌,使人读后有得。这个得,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告别仰望 点燃微光

泰戈尔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切欢乐定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欢乐尽在对岸。(引诗意味深长)

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扣得好)

时光流变,让昔日的微光渺然无痕;岁月的尘埃,让思想的结晶锁在知音寥落的舞台。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哀。(有情)

表面上这样的悲哀源于外界因素的挑衅和诱惑。萨特犀利地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科技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现今各类万能的搜索工具早把人心灵中闪烁的微光掐死在了摇篮里。然而在本质上,悲哀源于人类的“三心”:菲薄之心——认定自己的思想只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依赖之心——对于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习惯性地请求网络,缺乏独立思考;慵懒之心——即便灵感一闪而过也懒得速记下来,过脑即忘随风而逝。(为“三心”之说鼓掌)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三心”结为联盟,微光成了奢侈,似乎灵感只属于天才,微光是一门“绝学”,这样的后果是科技在掌上眉飞色舞,糜烂生活的姿态大行其道,可堪思想之花的枯萎颓败,灵感乍现的涸泽枯竭,社会文化氛围的浅显薄弱。(文字漂亮。科技对人文的侵害似乎还没讲清。)

然而,当繁华落尽看到天才作品里被我们舍弃过的微光时,我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是靠大众文化的前进,与每一个个体的微光息息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微光,亦能照亮整片天空!(社会关怀在此处体现。善于自问自答。此乃作文之道。)首先,这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从“博”而后“专”,改变公众对有关学术、灵感想法的一贯仰望,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大师出于大众,教育的发展可以营养培养大师的泥土。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开发出灵感的新载体。国外有专家开发了一款游戏,玩家可以任意组合,寻找蛋白质结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发现蛋白质的大家。再次,我们应逐渐告别“三心”,别让自己的菲薄、依赖、慵懒主宰了思想,限制了微光。(同样是首先、其次、再次,这是有内容有思想的,并非简单罗列。)当我们重拾自身的好奇心去关照生活,我们的微光能聚成一片,集体的微光终成一片光明,照亮的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亦为社会的发展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微光之价值)

微光属于天才,更属于大家。我说:河的两岸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同样是呼应,这样的呼应有声有色。)

【阅后感想】本文以思想活跃取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语言漂亮,能打动人。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平实而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开头和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印象分就能增加不少。

我曾无数次地翻阅一本名为《自立》的小册子,它的作者是爱默生——美国最受人敬仰的思想家。(开篇自然,仿佛在诉说心声。)

故而对于高考的这段材料,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现象大概是爱默生著书的发因。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自立”的提出切中要害。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从“盲从”到“自立”层层推进。)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把自立与微光紧紧扣在一起。把爱默生的材料用足。)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35岁以前,克里斯特兰德是一个股票分析师,有持家有道的妻子和漂亮的孩子。35岁以后,他成为落魄的画家,从巴黎到莫里哀岛,他总画些“难看”的画却不知疲倦。是什么引发了如此改变?他说,是创作的欲望折磨着他。他捕捉到了“心灵的微光”,并不惜一切将其表达出来。最后,在他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后,快乐地死去。人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或许是曾在心中闪烁的微光。(在考场上敢于从容地讲故事,以说明珍惜微光之可贵,大气!)

自立是自由的前提,是对心、对真理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服从。人不该舍弃他“心灵的微光”,因为是真理,就该坚持;是真情,就该抒发!(微光是真理,微光是真情,是真理真情就该表达。这就是自立。)

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从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本色吗?去年3月,日本一场海啸引发了食盐危机。许多人根本不用头脑思考、计算,闻风即雨,理性仿佛不存在于蝇营狗苟之间,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自立完全磨去。摒弃自立甚至出现在知识分子之中,论文抄袭已成常态,每天都会将空话套话挂在嘴边。真理何在?真情何在?(结合社会现实,从反面证明微光之重要。文章有批判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也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段警句式的语言很有分量。)

就是这样一本算不上书的小册子,时刻发出铿锵之音,在我内心回响。对,我也曾这么想的。现在,我要这样做了。(文字活泼可喜,如自言自语。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是实践。)

【阅后感想】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正是由爱默生的一篇散文节选后改写而成的。可以想象这位考生在展卷那一瞬间的心情必然是惊喜:“运气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篇文章也做得行云流水,浑朴天成。引用两本书,几个社会新闻,就从正反两方面把我们最需要自立的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其实这“运气”并非偶得,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会想到在高考前翻阅爱默生吗?文章本身的上乘,终究还是数年积累之功。

标签:;  ;  ;  ;  

一篇好作文源于日常阅读的积累--对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的分析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