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度汛问题与技术分析论文_高元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度汛问题与技术分析论文_高元明

山东省沂源县自来水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6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导流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导流施工导流受到工程施工地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对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水利水电特点分析,深入分析施工问题过程中的导流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施工度汛是指为了保护跨年度施工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期间安全度过汛期而不遭受洪水损害的措施。施工度汛需要根据已知的当年度汛洪水标准,制订度汛规划及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度汛标准论证、大坝及泄水建筑物安全鉴定、水库调度方案、水文气象预报、通讯系统和运输系统等。

一、导流技术简介

导游技术是在水利水电施工建设时,为了减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适当的施工措施改善施工条件,比如使用围堰来维护基坑从而改变水流方向,将河流引导到围堰下方。导流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区域的含水量,这样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导流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

针对我国的现实地理情况而言,大的江流还有其支流和内陆河流是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集中的地方自从建国以来,大规模的水电水电建设在我国就从未停止。工程旨在对水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对河流自身带来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河流所处的地理环境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会造成工程难度的差异,工期的调整以及质量的优劣。就拿长江以及黄河的源头来说,在高原地区发源的河流,因其具有地势阶梯的落差,所以其中蕴含的水能非常丰富然而这类水力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需要面临来自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困难。

三、影响水利水电导流的因素

3.1水文因素

就导流施工方法自身而言,水文条件是对其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结冰,洪水,流冰,水流量等诸多因素,如果对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那么对与整个导流方法的建设而言,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对于河道较为宽敞而且河流流量较大的河流来说,分段围堰的形式是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而对那些水文变化较大的河流而言,基坑淹没法是最适宜的方法。在施工中充分的将两种方法进行使用,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河水的流量。假设,进行施工的河流存在一定的枯水期,那么枯水期就是进行施工的最佳时期。

3.2地形地貌因素

在选择导流方案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水利工程附近的地质地貌条件如果河流具有较为宽敞的河床,但是河流有着通航需求,此时分段围堰就是最好的措施、如果有天然的石岛以及沙洲在河道之中存在,直接采用分段围堰即可。尤其是纵向围堰,可以有效的完成施工目的。如果坚硬的山岩存在于河道中亦或是在较为狭窄的河道,隧道导流的方式就是最好的选择。

3.3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可能会遭遇多样化的地质面貌还有水文地质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河道两岸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那么在处理时可以直接采取隧洞导流的方式、如果河岸出现较为严重的风化情况。同时沉积层具有较大的厚度。此时只能选择明渠导流的方式。过水断面的面积以及水流流速是由河床的束窄程度所导致的为了防止河床出现过分中刷。从而导致围堰基础被掏空的情况,河床的柬窄程度应由河床的实际地质条件所决定岩石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岩石河床在允许柬窄方面就相对宽松,而具有较厚的河床覆盖层时。就削弱了抗冲刷能力。

四、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方案

在设计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方案时,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进行实地勘察,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导流方案,在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施工成本、技术、设备、强度等因素,以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前,要根据河流的流速进行实地勘察,建立施工模型,通过模型进行演练确保导流施工方案合理。在水利水电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地的基坑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施工导流方案。若水利水电的基坑施工量较大,就需要按照施工导流全年标准设计导流期限;若水利水电的基坑施工量较小,就需要按照枯水期的河流量设计导流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水利水电施工地的地形、水文情况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可以将导流施工分为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详细介绍如下:

4.1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是对河道全段一次性拦截的一种方法,然后对该河道进行导流施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河床较狭窄、水流较急和基坑作业面积较大的施工环境。

4.1.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在河岸或滩地上修建流水渠道,并在河道需要导流的地段修建两道横向围堰,这两道横向围堰分别修建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上游和下游区域,防止水流进入这段河道,将这水流泄到其他河岸或滩地上,这种明渠导流适用于两岸平缓或者有较为宽广的滩地上。

4.1.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河水通过岸边的水工隧洞导向下游的施工导流方式。这种导流方式适合于导流量不大或河道两侧地形较陡峭的水利水电施工环境。隧洞导流施工过程要注意周边环境,尽量修建直线隧洞,若修建隧洞时有转弯情况,转角应小于60°,转角位置的隧道半径应达到直线区隧洞半径的5倍以上,施工应注意除转角处以外,其他隧洞应以直线修建,修建时要选地质良好的区域,尽量避免与岩层、断层和破碎带平行,其倾角、夹角均应该大于45°。修建隧洞进出口时,要避免隧洞进出口与河道夹角过大,隧洞进出口与河道上下游围堰坡脚距离应超过50m。

4.1.3涵洞导流

涵洞导流是通过修建涵洞将河道水流导流的一种施工导流方式。这种导流适用于河道水流量较小或河流枯水期较多的流域。在这个环境下施工对工程影响较小,在河流下游修建挡水围堰建筑物,将河道水流通过涵洞导流到下流,在修建涵洞时应尽量以直线修建,这种修建方式可以确保河道流水通畅,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4.1.4渡槽导流

渡槽导流是在枯水期或水量较少的河流建立由桥梁、隧道或沟渠等组成的输水系统,使河水越过河流,道路,建筑,公路等障碍,将河水导流到预定位置。这种方式常用于排水、调水和灌溉的施工工程中。

4.2分段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也被称为分期围堰法,分期围堰法适用于施工河道较宽,而不能同时期进行施工,进行分期导流的方法,这种分期围堰法施工工程量较大。

4.2.1底孔导流

底孔导流是在第一期分期围堰工程完成后,利用混凝土建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底孔,这些底孔可作为排水通道,利用这些底孔可以将河水导流到下流。这种施工方式适用于修建高坝,在疏导期有被堵塞的危险。

4.2.2缺口导流

缺口导流是适用于汛期河流暴涨,遭遇洪水等突发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会停滞。为了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预留缺口。修建缺口不能忽略施工状态,建筑泄洪能力,建筑结构的影响,在汛期结束后就可以回填缺口。

4.2.3疏齿导流

疏齿导流与缺口疏导相似,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预留疏齿状的缺口进行过水,在河水水流量过高时,将河水导流到下游。

五、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首先做好导流工作,要做好施工过程的防汛泄洪工作。在水利水电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环境、水文环境、地貌环境等综合因素来制定施工模型,通过此模型模拟导流方案,以确保汛期导流方案合理有效,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于倩.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0).

[2]白杨清.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2):142~143.

[3]杨廉海,杨通明,张外红,等.关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4):138~141.

论文作者:高元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度汛问题与技术分析论文_高元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