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淄博烽火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以淄博抗战史为例论文_吕淑华 李莹

走进淄博烽火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以淄博抗战史为例论文_吕淑华 李莹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255000

摘 要:淄博抗战历史融入教材,丰富课堂教学; 切实利用乡土资源,自主构建乡土历史探究性学习; 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淄博烽火历史 乡土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我们十七中历史校本教研团队,在教学中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积极申报课题《挖掘乡土历史文化,提高历史德育功效——以淄博乡土文化为例》,并于2017年10月被确立为省课题。而我承担的是淄博抗战史的开发。实现乡土资源与历史必选修相结合,探究出可行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以淄博一“管”窥全国历史课堂教学之“豹”的理想。

一、教有温度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了解淄博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查找人物传记和县志等,了解收集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并将时代特征与英雄的重大活动、主张、贡献等做因果关联解释。人情练达育情怀,“同情”古人,切身体悟救亡之难,“共情”今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以及决策的具体分析,能理解在特定历史情境下不同人物做出的不同选择,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并能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感悟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不觉心生敬畏之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的长期努力,才有了现在的中国,使青年学生自觉承负爱国之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依托游学实践,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爱国情感

黑铁山武装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疑是我们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华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的理想场所。我们充分利用德育+节日课程,在清明节到来之机,到黑铁山抗日武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奠革命先烈、探访战争遗迹、参观纪念馆等游学实践活动,向我们生动展现当年那段峥嵘岁月。学生经过“聆听馆长讲述英雄故事→参观纪念馆→瞻仰纪念碑→老师报告→考察遗址→课堂交流感悟”的历程。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下,在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中,不仅身心受到一次人性的洗礼,积淀与延伸了自己的人文素养,也培育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国家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组织研习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知,达到知行合一

学生从自己活动探究、体验实践出发,采用了多种形式来传承红色精神,例如手抄报、书法、绘画、征文、辩论赛、主题班会、经典朗诵、给历史人物写信、寻访抗战英雄、讲述英雄事迹、调查报告等等,深刻理解黑铁山精神的内涵——忠诚、勇敢、奋斗、奉献,将铁山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多才多艺和实践创造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引起了大家的思想共鸣,更能理解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不断进取精神,更能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为家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紧紧围绕“为学生成才而奠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亲自参与校本课程的构建,必然会使学习实践变得生动、通俗和兴趣盎然起来,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更强烈、思路将更敏捷、综合能力将更有意想不到的提高。正如学生郑晓宇所说:我为马耀南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行为而感到震撼;为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杀戮心生悲愤;为马耀南的牺牲而痛心,甚至落泪;为先烈们毁家纾难、以身殉国的崇高品格而敬佩;为今日淄博的繁荣而自豪。我内心的体验是多样的、复杂的,真实的也是细腻的。这是我能够保持探究历史的持续动力。

五、学以致用,发挥历史以古鉴今的作用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普森认为: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设身处地理解人类的诸多史事,汲取经验教训,学习人物可贵品质,认同贡献,形成历史理解,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生问题。在总结归纳讨论会上,我进行了归纳总结和主旨升华,特别是在前面“分组报告”的基础上,层层设问,设计了有梯度的问题。例如:了解革命先烈们洒过热血的这片土地上,人们如今的生活状况,感受在新社会里,人们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今天的我们应该作些什么,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六、培养学生的无私高尚的品格,个个都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我们接棒,做小小传承人,传承红色精神,永远在路上。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通过我们的烽火历史校本课程,大多数的学生都成为了学校志愿者,处处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淄博烽火历史课程,这是一个与英雄沟通对话的时刻,这是一个触动心灵的旅程,让学生对家乡历史产生亲切之感,对故乡更有温馨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坚持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论文作者:吕淑华 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走进淄博烽火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以淄博抗战史为例论文_吕淑华 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