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10月间收治的3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治疗38例患者出现血栓,SCL-90表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静脉给予尿激酶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栓形成与患者的年龄、体重、BMI以及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其他感染,和是否进行激素治疗有关(P<0.05),各因素与血栓形成相关度为年龄>BMI>激素治疗>其他感染>体重>高血压;全部320例乳腺癌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1.88%,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7%(37/38);治疗后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与患者年龄、BMI、高血压、其他感染等因素有关,给予适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栓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病痛,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栓; 诊治; 疗效【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13-02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但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血栓,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栓形成相关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3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318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2.31±10.25)岁.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生血栓的患者共38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3.15±12.48)岁.全部38例患者均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Gbosis,DVT)患者33例,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5例.
1.2 方法 病例纳入标准:患者肿瘤分期明确,有明显的VTE临床症状;所有患者经Venue50彩色数字型超声诊断仪(GeneralElectricCompany,GE,美国)检查确诊为VTE,且患者生命体征良好;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其他精神或意识障碍疾病.全部32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保留乳房手术(保乳手术)和全乳房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手术有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乳腺癌VTE 患者首先静脉注射或滴注尿激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034,规格25万单位/支)进行溶栓治疗,可以通过浅静脉全身给药,使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促进血栓溶解.PE 初次剂量4400单位/kg,以90mL/h的速度在10min内滴完,其以后每小时4400单位的给药速度,连续静脉滴注2h或12h.也可按每公斤体重15000单位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后肺动脉内注入,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间隔24小时重复一次,最多使用三次.给药前对病人进行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记数、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激活的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测定,TT 和APTT 应小于2倍延长的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病史和吸烟饮酒史、家族遗传病以及激素使用、用药史等可能相关因素.患者血栓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无效,患者治疗后检查血栓完全消失,彩超检查未见任何肿胀,患者行动自如,各项临床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为痊愈;检查血栓消融率≥90%,患者行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静脉血栓未见消融甚至病情恶化者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分标准:采用L.R.Derogatis[3]制定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患者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有躯体反应、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10个方面,含有90个项目,每项5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n,%)表示,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分析,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血栓形成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形成血栓相关因素分析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以及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其他感染,和是否进行激素治疗是引发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形成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根据优势比值(OR)显示,各因素与血栓形成相关度是,年龄>BMI>激素治疗>其他感染>体重>高血压.
3 讨论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逐年上升,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 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4].目前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雌激素的活性对乳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月经过早来潮(<12岁)或绝经晚(>55岁),未生育、晚育(35岁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等情况乳癌的发生率较高.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高脂物质摄入过多,遗传和家族史,乳腺非典型增生,致癌性RNA 病毒等均可能诱发乳腺癌[5].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形成血栓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血栓发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主要与癌性促凝因素(cancerprocoagulant,CP),血小板增多和活化,纤溶系统异常,内皮源性、血小板源性、组织因子源性微粒释放和组织因子的增多,化疗药物损伤内皮细胞,细胞活化表面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内分泌治疗等诸多因素有关[6].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我院2010年~2015年10月间收治的3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经治疗38例患者出现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1.88%,经临床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37/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栓形成与患者的年龄、体重、BMI以及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其他感染,和是否进行激素治疗有关(P<0.05),各因素与血栓形成相关度为年龄>BMI>激素治疗>其他感染>体重>高血压;治疗后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综上所述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与患者年龄、BMI、高血压、其他感染等因素有关,给予适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栓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病痛,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1]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08:561-569. [2] 张璐,胡豫,孙春艳,黄靖.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07,05:223-225.[3] 赵健,郭莹.乳腺癌患者SCL-90负性心理特征调查和护理干预[J].中国康复,2008,02:136-137. [4] 方琼英,吴琼,张秀玲,马小丽.乳腺癌的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05:333-335. [5] 左描绘,胡婷秀,杨土保.乳腺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 2013,09:1150-1153. 6] 刘玥,周晋,刘岩,等.乳腺癌凝血紊乱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4,08:10-13+117.
论文作者:瞿国峰 曹苏生 张元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乳腺癌论文; 患者论文; 血栓论文; 因素论文; 高血压论文; 维度论文; 年龄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