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架空线路属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项,其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电力系统安全性都至关重要,所有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努力去提升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推动我国的电力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不论是从杆塔的施工架设到线路的合理布置,还是从线路的防雷、避雷强化到整个线路的监控,再或者是线路出现问题以后检修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工作人员给以重视。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周边居民用电安全的基础工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持续很多年,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体系的要求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使电力行业更好的服务于民。
1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简介
进行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时,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叫做路径,具体线路路径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尽量靠近路边铺设成直线、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进行,且要避免穿过房屋群落、树丛等。尽量避免路径横跨湖泊、公路和其他强、弱电线路,避免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爆炸等大型灾害的区域,少占用耕地。杆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施工的难易程度,并为以后升级改造留足够的空间。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主要涉及到的用具有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其中导线是用来进行电力输送的,需要具备良好导电性能,且具备高强度防水、耐腐蚀性。架空线路中两电线杆之间的水平距离被称为档距,档距的选择涉及到架空线路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所用导线的性能、工程施工的环境及当地的自然情况来选择。
2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 基础施工过程
基础施工过程主要是对施工地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了解,选择合理的路径,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进行塔杆下设坑道的施工作业中,主要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有掏挖技术、岩地施工基础、联合基础技术。掏挖技术适用于土质较软的地区进行的挖坑作业,在土质松软地区进行塔杆建设工作容易影响塔杆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首先确定合适的掏挖位置,在坑挖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固的环节然后再进行塔杆的设立。为了混凝土浇灌基础的稳定性,在浇灌过程中要适当的使用振捣器并做好混凝土坍塌的防护工作。若塔杆设立地区的土质岩石较多,就要根据岩石的构成选取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在岩石上进行打孔浇筑作业,在此过程中要保证不破坏岩石的整体结构。而对于其他一些挖掘难度较大且塔基较浅的区域,要设置基础底板,并与塔基浇筑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其受力均匀不发生弯曲,保证塔基整体性能。
2.2 确保杆塔施工的规范性
在杆塔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树立施工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效果。这就要求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员仔细阅读施工规范,对于施工图纸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防止影响施工。在施工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禁止以次充好,采购不合规范的原材料。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按照计划进行,施工人员应该严谨对待自己的工作,使施工完成之后的杆塔不论是在抗风程度方面还是其他性能方面,都在要求的合理范围之内。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杆塔一定要予以整改,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后续问题的出现。
2.3 线路铺设施工过程
(1)布线。在进行布线工作时,要根据线路下方跨越的区域不同选择合适的布线方法。例如,若需跨越电压超过35kV 的线路,就需要采用高空度线法。具体的放线方式主要包括张力展放和拖地展放,由于拖地展放对线路磨损较大,需要更多的人工参与,因此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张力展放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力展放施工时,线路不能接地,能够有效避免在放线、紧线过程中的线路磨损问题,提高线路铺设施工效率,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成本较高。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线路是否有破损的地方,以便进行及时处理。为避免线路因老化和振动出现断裂,铺设过程中要保证线路的水平张力低于导线理论承受最大拉力的20%。
(2)紧线。在进行紧线施工作业前,要查看子导线在滑车中的位置,避免导线出槽,将线路捋顺以保证导线没有绞绕的地方,查看压接管的位置并进行合理调试,并提前设置临时接地线设备,然后在进行紧线作业。
2.4 检修技术
要想保证检修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其一,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其二,定期对杆塔进行检查,发现杆塔的腐蚀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竭力避免杆塔质量下降引起的倒塌事件;其三,加强对检修技术的研究和更新,尤其是带电跨越技术更要作为研究重点,将该项技术的关键点普及给全体检修人员,使之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出色完成架空线路的检修任务;其四,对于架空线路的运行环境要了然于心,以此为根据制定设计方案和检修计划,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在架空线路的施工和检修工作中真正发挥出指导作用,从而促进相关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
2.5 监控技术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架空线路的运行情况予以实时、动态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事故隐患,将企业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种新型的监测技术比人工监测更为有效,且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维护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控电力设备和线路的运行情况,并在发现故障和短路时迅速发出警报,监控中心接收到警报后会立即安排检修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检修工作,尽快恢复电力供应。除此之外,远程监控系统还能够应用到环境的监控上,随时随地的测量周围环境,采集气象信息,监测结果将第一时间的反馈给监控中心,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分析以后将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提醒施工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那么气候环境对架空线路施工的影响就会被降到最低。
2.6 防雷技术
雷击对架空线路施工的影响不可小觑,线路施工和运行的安全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防雷技术应用时,要对这些问题予以切实解决。首先,在避雷线设置过程中,要注重对高压输电设置避雷线,对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进行分解,避免因为电流过大,对线路产生破坏。同时,还可以利用杆塔设置避雷设备,将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或是架空线路产生破坏。其次,绝缘体设置过程中,要注重绝缘体性能的有效体现。架空线路在雷雨天气下,雷击会对输电线路产生破坏,通过在杆塔内设置绝缘体,能够提升线路与地面的接触距离,发挥绝缘作用,避免线路遭受雷击的破坏。最后,对新型的防雷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利用,以消雷器为例,这是一种全新的防雷设备,能够对雷击产生的电流进行吸收,很好地降低了雷击对架空线路的破坏,在架空线路的防雷中应得到有效地利用。
结语
综上分析,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电力架空线路施工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从电力架空线路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这对于确保电力架空线路施工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廖剑.电力施工中架空线路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8)
[2]曾令楷.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J].电子世界.2014(18)
[3]张小兵.高压架空线路施工问题及注意要点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
[4]张静.浅谈架空线路故障的查找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
论文作者:王建林,柴敏,李飞,范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网架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导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