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论文_向虎贤

浅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论文_向虎贤

◇ 向虎贤

(四川省南部中学 南部 637300)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教育的要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文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现今的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三大能力”为主要目的,转变到以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可见,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

1、学生能自觉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除纯运算外)几乎空白,且教师布置的这方面的任务也觉得无从下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低。

2、在教学和考试中,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偏低.如:开放题,实际生活问题,猜想探索题等方面.学生往往只有教师讲解的同一类型的题目才能解答,稍微变换条件或改变题型则不能通过自己分析来使问题得到解决。

3、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考试等多方面的原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应用性问题,常通过多做题,多见题的方法去应付,加重了学生负担且效果不明显。

显然,上述现象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数学教育所承担的任务相比甚远,数学应用能力往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数学学习的应用性。

然而,在当前现实的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不容乐观,还急待于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数学教师去实践努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探索如何来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1、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2、注重在学生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例题,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过程,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3、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设计内容上,既要注重应用到新的现实的情境中,又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出现高潮,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数学素养具有精确性、思想性、开发性和有用性特征。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重智轻能、重少数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非常严重。由此,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弊端,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要求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数学观、教育观,不能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育人于教书中,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数学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数学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应用价值。同时应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实际,把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始终贯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学生一生受益的内在素养,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学会创新”。

三、改进作业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

要充分掌握数学知识,适当的训练时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是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不能仅限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模仿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类比联想、归纳总结、应用创新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认识方法。作业应当成为学生数学课外的一种生活过程、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让学生在数学作业过程中体验甘苦。

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如在学习“科学计数法”这一节的作业训练时,在完成了必要的巩固练习后,课后回家作业是:(1)通过上网或其他渠道查一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量,计算一年的数量;如果本区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我们将在一周后统计结果。这个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

总之,数学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处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多想一想“我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样干”,重视方式,讲究效果;重视设计,讲究效率;重视内容,讲究效益。恰当利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的目的,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尽可能地学到无限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论文作者:向虎贤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浅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论文_向虎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