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帮云[1]2005年在《元代量词研究》文中指出量词是汉语的重要词类,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量词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关于汉语史的知识,也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汉语史体系。本文以元代文献为依据,考察了元代量词的使用情况,希望能为建立科学的汉语量词发展史做一点工作。 本文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对元代量词作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将元代量词分为名量和动量两大类进行讨论,其次对于元代名量词,笔者依次讨论了个体量词、部分量词、不定量词、专职量词四类,而对于动量词,笔者将它分为通用、次通用、非通用叁类进行讨论。对于每个量词,笔者尽可能地指出它产生的最早时代、最早用法。同时也注意结合后世文献及现代汉语(包括方言),既描述它在元代使用情况,又说明它在整个汉语量词发展史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以大量实例揭示了元代量词的面貌和特征,肯定了元代量词在整个汉语量词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彭文芳[2]2001年在《元代量词研究》文中提出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虽然量词早在叁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但对量词的研究却起步较晚,用力也不均衡。一般来说,对唐代以前研究较充分,大都有全面研究,而对宋元明清时期的量词只有零星研究,使得量词发展脉络难以衔继。因此,如果要建立一部量词史,对宋元明清量词的全面研究必不可少。有鉴于此,笔者选取元代为研究对象,对元代量词进行了断代性质的描写,这应该算是对形成量词史这一最终目标的一次接近。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元代量词描写。笔者考察了约两千万字的元代语料,对其中的量词进行摘录、归类和说明。文中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名量词中对度量量词、天然量词和临时名量词进行了描写,动量词中对专用动量词和临时动量词进行了描写。在对每个量词进行描写时,详尽地说明其在元代的用法,同时兼顾其发展变化。这样就将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元代量词这个平面体系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立体延伸。 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探讨了元代量词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共有六个专题:(一)元代杂剧和散曲中的名量词儿化现象是当时北方口语的反映;(二)元代量词的词尾化现象比较丰富,这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叁)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元代的量词不仅数目多,而且用法复杂;(四)元代量词的个化程度已相当高,与现代汉语没有明显差别。(五)元代量词结构形式比较齐备。(六)量词的使用率随文体不同而有差异。
魏洪[3]2012年在《《关汉卿戏剧集》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汉卿是元代最着名的戏剧家之一。其一生创作了六七十种戏剧名作,目前流传下来的仅有十八种,分刊在各种版本中。其作品语言通俗,口语化明显,充分体现了当时语言的特点。本文以《关汉卿戏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收集的关汉卿十八种杂剧为底本,旨在通过对其中量词的研究来展现元代量词的特点。全文共有叁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关汉卿戏剧集》的作者、版本选定,量词的研究动态以及量词的正名和次分类情况。第二部分为正文。本部分共划分为四章,第一章和第叁章分别对名量词和动量词分次类进行描写,并结合不同时期量词的语义特点,梳理作品中出现量词的语义特征。第二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名量词和动量词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并总结出该时期名量词的独特特征。第四章首先将作品中动量词阵营与现代汉语量词系统进行了比较,然后考察了动量词的语法特征,并对同形动量词结构作了专题研究。最后总以小结形式总结出该时期动量词的独特特征。第叁部分为结论。该部分站在量词发展史的高度,从历史纵面来探讨元代量词的时代特点。
叶桂郴[4]2005年在《《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文中认为量词是汉语独有的语法范畴,但语言学界对量词的关注程度显得不够。刘世儒的研究有开创之功,同时也为后来者的研究矗立了一道很难超越的高峰。刘世儒和后来的承继者,在断代量词的描写上做了大量工作,对于量词产生和变化,尤其是语法特征上的变化却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量词的起源和产生缺乏深入的研究,制约了对量词发展和演变的研究。研究者大多局限于称量关系描写和数名结构组合分析,使得量词历时研究显得单薄。 我们在本文要解决的是下面的几个问题:汉语量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集合量词最先产生和成熟?萌芽于先秦的个体量词为什么到魏晋才是必须使用的?动量词为什么伴随名量词产生?量词为什么发展非常不平衡——个体量词数量多,集合量词和动量词数量少?断代考察汉语量词究竟是以描写为主还是以寻求规律为主? 论文先分析量词的实质,再探求量词在汉语中产生的原因,然后考察《六十种曲》和明代其他文献量词的使用情况,对明代量词进行断代研究。 关于量词的起源,以往的解释一般从功能意义和语法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形成了功能派和语法派。因为这两派把所有量词放在一个平面上来考察它们的形成动因,所以做出的解释不太合理。本文在分析和考察量词的历时演变后,提出复合说:集合量词的产生是因为记数的需要;魏晋个体量词出现主要是表形的需要,汉语早期个体量词只是表形的初步显现,并且受集合量词的影响;动量词产生于先秦,它是为了区别名量词而产生的,动补结构和状动结构是“时间顺序原则”制约的结果。 文章还详细地论证了汉语量词虚化的轨迹和理据,指出了几类量词的虚化步骤:语义的迁移对量词的虚化有很重要的关系。论证了量词消长的两个原因:一是量词本身的发展机制,二是语言发展的影响。 文章认为“基准单位”是量词的虚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尤其是集合量词的虚化过程;关于量词的分类,文章试图用一种全新的分类法:即用“量”和“序”来作为标准进行分类。 文章具体分析了明代量词对前代的继承关系,同时指出明代某些量词消失的原因,具体分析了明代新量词演变的轨迹。
乔会[5]2018年在《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是汉语量词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承上启下,处在量词从近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清代量词给予的关注不多,清代专书量词研究成果数量在同类研究中占比很小,断代量词研究成果尚未见到。对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语言资料也缺乏应有的重视。笔记小说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内容包罗万象。作品从数量上、内容及可靠程度上来说,都是研究清代汉语的理想的语料。本文拟以清代笔记小说为主要语料,对其中的量词进行梳理、统计、描写、分析和解释,并与清代前后以及同时期白话小说量词进行对比,以探求清代量词的面貌及发展情况和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约二十万字。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体例。首先对汉语量词的发展概貌、量词命名及分类研究情况和1959年以来的量词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其次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语料来源做了说明。最后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类法、描写分析法和历时比较法。如何对量词进行次类划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为便于进一步展开研究,在第二章对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的界定标准和分类统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将清代笔记小说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其中名量词分为专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前者包括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衡量词、品类量词;后者包括容载类量词和附着类量词。动量词分为通用量词、自主量词、借助量词、情态量词。并以图表的形式对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类系加以直观呈现。第叁章为清代笔记小说名量词分析。从语法特征和量词个案的历时考察两个方面对名量词进行研究。进行语法特征分析时,对清代笔记小说名量词的词法特征、句法特征进行了共时分析和历时比较。进行个案考察时,以《明代汉语量词研究》和《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统计的量词为准,根据《清代笔记小说大观》量词在二者中的有无情况,对语法、语义特征明显的专用名量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时代量词断代研究成果,作为相应时代量词的参照系,对清代名量词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解释过程中,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理论、语法化理论及方言研究的部分成果,以增加解释的清晰度和力度。第四章为清代笔记小说动量词分析。从语法特征和个案的历时考察两方面,对清代笔记小说动量词进行研究。由于文体原因和有意拟古,清代笔记小说中动量词用例数量较少,且刻意模仿古汉语动量词的用法。为探寻清代动量词全貌,在考察动量词时,还参考了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成果,与清代笔记小说动量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专用动量词的发展源流、语义演变进行详细描写和解释。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清代笔记小说量词在历时发展中个体更替和语义变化,分析总结清代量词的发展状况和使用特点。从明代到清代,量词的个体更替和语义发展变化不大;从清代到现代,量词个体更替和语义发展变化较大,语法功能进一步增强。最后总结归纳了清代量词系统在汉语量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展望了汉语量词的发展前景。
张惠强[6]2008年在《变文、元刊杂剧量词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汉语量词的研究情况来看,近代汉语量词一直是量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选取《敦煌变文校注》和《新校元刊杂剧叁十种》的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对两书中的量词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探求这一时期量词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作为专书量词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两书的量词进行了穷尽式的检索、统计,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然后,根据检索出的语料,运用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两书中量词的语法、语义特征进行了历时的比较,在比较中,我们把两书里出现的量词归为叁大类:1变文中独现的量词;2元刊杂剧中独现的量词;3变文和元刊杂剧中共现的量词。同时将这种比较延伸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现代汉语时期,旨在揭明两书量词的个体更替和语义变化。其相同部分可以呈现近代汉语量词使用的基本面貌;其不同的部分,可以反映两种材料在量词使用上存在的具体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可以让我们管窥汉语量词在近代汉语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而从差异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徐晶晶[7]2008年在《《叁言》量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叁言》指的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叁部小说。《叁言》是明代冯梦龙缩编的一部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本论文对《叁言》中所有的量词进行分类描写,作出数量上的统计,并总结一些规律,与其它文献的量词做一定的共时和历时比较。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述二十世纪以来汉语量词的研究概况,《叁言》的整理和研究状况,并确定《叁言》量词研究的选题目标、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叁言》量词描写部分。在这一部分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部分。名量词下分为度量衡量词、天然量词和准量词叁类。动量词下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类。在每一类量词下,列出该范畴内的所有量词,对其意义进行解释,列出其在《叁言》中出现的次数,然后举出典型例句。对于可以量多种对象的事物,如“个”既可以量人,也可以量物,则分类分别举出例句。第叁章为统计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中,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各种范畴内量词的个数,并分类列出《叁言》中出现的所有量词,对其作出小结:《叁言》中量词的数量多、出现频率高。这说明,在明代小说中,量词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在这一部分中,对《叁言》中出现的双音节量词、量词重迭的语法意义和量人量词的情态色彩叁种现象也略加分析。第四章为比较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将《叁言》中出现的量词与明代文献中出现的量词进行共时比较。并举量词“枚”与“个”,将魏晋、唐代和元代出现的这两个量词所量对象进行历时比较。最后,用《叁言》中出现的量词对《六十种曲》和明代量词的消长极其规律进行补正和辅证。
彭文芳[8]2004年在《元代量词研究札记》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了关于元代量词的叁个问题: 1.元代名量词 +儿尾。这种现象是北方言的反映。2.元代名量词的词尾化。这种现象是语言精密化的体现。3.元代量词与现代汉语量词的比较。从中发现量词的发展存在繁化和简化两种力量。
曾令香[9]2012年在《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朝是古代农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动,统治者的劝农政策,以及文人自身的原因等,元朝出现了大量的农学着作,是农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高峰期,但大多数农书都失传了。保存至今比较完备的有叁大农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叁部农书都遵循了《齐民要术》大农业的结构框架,内容非常丰富。同时它们又成为明清时期农书写作的依据,在农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元代叁大农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反映了元及元以前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状况,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即以元代叁大农书为语料,力图通过对其中农业词汇的研究,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追溯其历时发展演变,勾勒出汉语农业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立足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同时吸纳传统小学的治学方法,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作全方位的系统描写。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古代农书文献、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语料、版本和方法。古代农书非常丰富,分类标准也不统一,不少的机构或学者都对古农书的数量进行了调查,但都未能作出一个准确的统计。我们按照历史的发展,从上古到近代,对农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总结出了古代农书波浪式起伏发展的叁个高峰期,元代叁大农书的出现即是其中的一个高峰期。对农书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文献的校注上,语言研究论着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中古文献《齐民要术》的研究上,近代农书文献的研究成果很少,系统研究更是没有,因此本文以近代的叁部农书为语料进行研究,能在一定程度弥补农业文献研究的不足。在语料的版本上,我们选择了目前所能见到的较好的版本,同时参照其他文献中的引用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从隐喻、文化等视角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多角度的研究。第二章元代农书的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本章从语料特点和研究价值入手,首先,从语料性质上,元代农书的语料具有专业性、俗语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农业专门用语上;俗语性除了表现在日常用语中,还表现在农作物、农具的俗名上以及农业谚语中;地域性主要体现在方言词中;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词汇来源上。其次从研究价值上,我们主要从词汇的研究价值来谈,一是农书词汇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文中主要从词汇反映耕作技术和嫁接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二是农书是近代汉语研究重要的补充语料,同时农书中的口语词、方言词等可以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叁是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对丰富专科词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弥补农业词汇研究的某些不足;四是农书中的词汇在辞典编纂上也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具有补充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书证和补充书证的作用。第叁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概说。本章在对农业词汇界定的基础上,将农业词汇分为叁个层次,并从农业生物种类、农业生产行为、农业工具等几个方面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了系统的共时描写,然后按照历时的观点,将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形成上看,来源于叁个方面,一是吸收全民共同语,具体为全盘借用和改造借用;二是沿袭已有的农业词语,具体沿袭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叁个时期的农业词语;叁是产生于元代的新词,具体从农业词汇的叁个主要组成部分来谈。从发展上来看,首先是农业词汇内部的发展,或弃置不用,或继续使用;其次是农业词语对全民共同语的渗透,或直接渗透,或引申渗透,或比喻渗透,或本源回归。在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进行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词汇中出现的同实异名和同名异实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重点分析了同实异名的语言内外部原因,语言内部原因主要从语音、词汇和修辞叁个因素来分析,语言外部原因主要从命名理据的不同、语言在时空、雅俗上的差异和变化以及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第四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的语义分析。本章主要从本义、引申义、词源义、词义类聚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对农业词汇的意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一是在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业词语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即两个语素义组合、综合或融合等构成词义。二是在分析农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对农业词语的引申义系统进行简单的概说,对农业词语引申义产生的途径、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产生途径主要是相似引申、相关引申和同步引申,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叁是对农业词语中的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分析,我们主要采用系联同源词的方法对其中单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从参与构词语素各自意义的来源以及它们结合并凝固的原因两个方面对其中双音节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了探求。四是对农业词汇中的几种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即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对立关系。其中在同义关系中,主要对同义动词从构组和语义上进行了描写,并从词义的发展、双音化、异序词、同源词等几个方面对同义词的大量存在进行了解释。五是对农业词汇词义发展演变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农业词语义位的增减,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扩大、缩小和转移。并对词义的演变发展从语言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本章力求能对元代农书中的农业词汇在语义上做一个系统的描写和解释。第五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语法分析。本章主要从活跃的构词语素、构词类型和方式、农业词语的量词化和名动词类的转变四个方面展开。活跃的构词语素,主要包括“熟”、“田”、“种”、“接”等。农业词语的构词类型包括联合、偏正、动宾、补充和附加五种方式,其中联合式和偏正式占绝大多数,文章对这两种构词类型的具体构成情况作了两个方面的分析。农业词语的量词化主要对由植物各部位名称词演变成量词的进程进行了分析,这些词包括“茎”、“根”、“株”、“枚”、“叶”、“条”、“科”、“树”、“梢”、“枝”、“本”,对这些词语我们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其量词形成的时间,对量词形成后进一步虚化的进程及其发展变化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在这些词语量词化形成的语义与认知基础上,从隐喻、推理和泛化叁个方面对它们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名动词类的转变中,我们主要对农具词语从名称到功能的转变作了描述,具体分析了名动词类转变的语义和认知基础,并对名动词类转变中的突显性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做了简单介绍。第六章元代农书农业词汇隐喻认知分析。本章主要对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进行分析。相似性原则是隐喻的认知原则,农业词汇的隐喻多以植株或植株各部位为喻体,来比拟其他物体。同时农业生产包含一定的过程,利用植物生长过程和事物发展过程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具体我们从植物及植物的部位名称“粟”、“桃”、“杏”、“柳”、“松”、“根”、“枝”、“花”、“苗”、“芽”等词族的隐喻,以及从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和农业生产中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过程中有关词的隐喻来分析农业词汇的隐喻系统,实现隐喻系统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并验证这种映射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语农业词汇的隐喻进行分析,隐喻受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差异。结语总结全文,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明确以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邓帮云[10]2009年在《元代量词语法特征概说》文中研究指明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特征。汉语量词作为汉语重要词类,具有自己的语法特征。元代汉语量词是汉语量词发展史上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语量词向现代汉语量词过度的重要阶段。较之唐五代,元代汉语量词更接近现代汉语了。反映在语法特征上,就是语法特征更为成熟。当然和现代汉语量词相比,元代汉语量词在语法特征上还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参考文献:
[1]. 元代量词研究[D]. 邓帮云. 四川大学. 2005
[2]. 元代量词研究[D]. 彭文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01
[3]. 《关汉卿戏剧集》量词研究[D]. 魏洪. 青岛大学. 2012
[4]. 《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D]. 叶桂郴.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5]. 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研究[D]. 乔会. 吉林大学. 2018
[6]. 变文、元刊杂剧量词比较研究[D]. 张惠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7]. 《叁言》量词研究[D]. 徐晶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元代量词研究札记[J]. 彭文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9]. 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 曾令香.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10]. 元代量词语法特征概说[J]. 邓帮云.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