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及就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论文,资本积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8)01-0012-05
一、我国教育现状
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建国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基本普及,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民族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在历数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亦应注意到其还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1.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在我国,反映教育资金投入整体水平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95-2000年中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在3%以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和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超过3%,有了一定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某些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仍然偏低①。
表1 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
国家 1980 1985 1990 1995
世界平均 4.8 4.8 4.8
5.2
高收入国家平均5.6 —
—5.5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 4.0 —
—4.5
低收入国家平均3.4 —
—5.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8/1999民办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世界经济年鉴》1998年。[1]
2.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根据教育经济学结构效益的基本理论,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因此,初等教育投资总额应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即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小学最多,中学次之,大学最少,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比率结构小学最低,中学次之,大学最高,但小学与高层次教育之间的比率差距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
然而,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至2006年提供的数据计算表明,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来看,我国三级教育投资分配比例失调,高等教育投入相对偏高,初等教育投入相对偏低。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我国小学与中学的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基本稳定在1:2左右,而小学与大学的生均教育经费之比偏高,结构比例与低收入国家相似。
3.教育机会不均等,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以来,城市优先发展政策造成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中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农村主要是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国家用于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基本上是全部投向城市,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虽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广大农村都得到了实现,使农村的基础教育与城市的距离有一定的缩小,但在高中层次和大学层次上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加上城乡间教育质量上存在的差别,使城乡人口的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城乡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扩大。有关研究表明[2],中国教育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教育不平等状况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经统计,如以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作比较,从1996年到2001年,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财政投入的增加数量和增加速度都大于对城市的预算内投入,这对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同时考虑预算外政府投资和其它渠道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则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②。
城乡之间在教育质量上也存在差别。从2001年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状况看,农村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20.3%,比城市低20个百分点;农村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9.4%,而城市达到23.5%,城市是农村的2.5倍。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也低于城市,城乡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东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城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4%,只相当于中部城乡的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地区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6.9%,远远低于中部农村的10.1%和东部农村的10.5%③。
4.教育质量不高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下大力气抓义务教育工作,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01年,城市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99.6%,农村为98.8%,二者相差无几。但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差,偏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职业教育需要办学单位必须根据社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但目前中国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重复、教师专业水平低、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慢等现状。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能力方面受到的培训明显不足,实践能力较弱,致使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
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过于强调了数量增长,忽视了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从而带来了“文凭病”、“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等社会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普遍存在只重科研、不重教学的偏差,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强。
二、我国人力资本状况
1.总量大,质量低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中接受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有14.76%,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仅有3.61%。全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5.2%,文盲和半文盲总人数达到4300多万人,初中以下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2%,人力资本存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比重为72.1%,2005年上升到73.2%,2003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为5.2%,2005年仅提高到7.2%,目前初中及以下学历是全部劳动力的主要构成群体。
2.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差异大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10.20年低2.87年。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显相对偏低为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而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为47.62%,比城市高出31个百分点。2000年,每10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市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城市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城乡基本接近,小学程度农村大于城市,表明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目前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
3.人力资源结构性比例失调
(1)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偏低
按照一般的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标志是:第一,12年制义务教育;第二,高中入学率为80%—90%;第三,大学入学率为40%—50%左右。对照我国的状况,却与此相差甚远,尤其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中的入学率偏低。2005年,我国小学升初中的毛入学率达到95%,而初中升高中的毛入学率仅为52.7%。而且,1999年至2005年高校的入学率也一直高于高中的入学率,二者的差距在高峰时几乎达到20%。2005年全国从业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只占13.4%,而初中的比例达到45.8%④,说明初中的辍学率极高。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偏低是教育两极分化的预警信号,必须防止高中教育成为人力资本结构性比例失调的分水岭。
(2)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
表2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状况(%)
年份文盲 小学 初中中专
高中大专以上
199020.7338.8632.840.51
6.96 0.1
199513.7436.6240.100.96
8.61 0.24
20008.09 32.2248.071.83
9.31 0.48
20017.69 31.1448.882.02
9.65 0.61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我国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政策导致了人力资本存量的城乡差距,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农村人口的非农化主要是通过升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实现的。就升学而言,每年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农村,而高校毕业生中很少有回农村就业的。2006年,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占27.4%,去农村的仅为1.9%,其中70.7%留在了大中城市。由于农村缺乏吸引人力资本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致使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呈一种向城市单向流失和净流失状态,这种流失一方面使得本来就偏低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力资本的马太效应,使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越低,而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乡村转移到城镇,2005年转移数量达到10824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容易向非农产业转移,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研究表明,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4%,分别比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其中,有技术特长的占33.7%,比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高出近17个百分点。无论是按产业还是按行业分,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最低,1990年至2001年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率从20.73%下降到7.69%,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始终未达到农村总人口的1%。因此,以升学为渠道的人力资本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同程度地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缺失。
(3)高素质科研人才和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在高等学校教育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的同时,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教育事业和基建支出中所占比重却逐年下降。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自1997年的8.37%下降到2002年的4.93%;而技工学校在预算内的教育事业和基建支出中所占比重,也处于逐年下跌的态势,自1997年的0.76%下降到2002年的0.41%。加上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重理论、轻技能,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因而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需要,而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又使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难以被社会认同,目前所谓的“技工荒”和普遍存在的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供不应求的状况反映了中国技能人才的短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07、0.99、0.84、0.89和1.16,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的供需缺口最大,求人倍率最高。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3.21、2.47和2.38,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上对高素质科研人才和高级技工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三、教育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而发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则是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解决中国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1.发展教育可以减轻劳动供给压力和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给数量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人口数量,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如果能够降低劳动参与率,就可以降低总人口中就业的劳动力数量。2000年,我国15~19岁人口数量为1.03亿,其中在校学生数仅占同龄人口的41.3%;城镇15~19岁劳动力的参与率达到35.19%,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为221.15万人。巨大的人口总量加上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加大了劳动力的供给量,也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1999~2001年,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3年共计扩招323万人,相当于使同等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至少推迟就业3年~4年,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培养和储备的蓄水池功能,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使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水平和结构也得到极大改善。
2.教育促进了就业创造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GEM)2006中国报告》显示,我国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2006年我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排名世界第六,达到16.2%,高于2002年的12.3%、2003年的11.6%和2005年的13.7%。在创业人群中,18~24岁的年轻人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2006年占18.34%,而25~44岁是参与创业活动最集中的年龄分布。从受教育年限来看,在高收入水平国家,大学以上创业者所占比重较高,其次是专科、高中、高中以下;在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专科排在第一位,大学学历排第二位,高中排在第三位。报告显示,中国创业者的受教育结构以中等教育为主,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比重在上升,2006年已超过20%。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要求他们必须转变求职择业的传统思维,走向自主创业。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不同程度地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3.教育提高了就业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3],我国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就业者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到初中水平,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提高;在高中和中专教育水平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比例上升;在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就业人员中,单位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的比例大大提高,说明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分布之间具有程度较高的关联。从事较高层次职业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而从事较低层次职业的人,受教育水平也往往较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职业分布和分化的重要因素,受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4.受教育程度偏低使就业结构升级缓慢
一般来讲,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比重之比)表现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具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相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业结构的转换一直是缓慢滞后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4],1990-2002年,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没有呈现明显的缩小趋势。1991年至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又恢复到0.40的水平,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始终在2.10左右徘徊,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从1997年到2002年未有明显提高,5年间又恢复到1.17的水平。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且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素质低下、无专业技能的一般体力型人力资本,高层次专业化人力资本严重不足,无法使第一产业发展得到质的提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也难以支撑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专业化人力资本奇缺,这不但使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升级缓慢,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隐性失业严重,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
5.教育结构不合理使劳动力资源在就业市场上的配置效率低
国际研究表明,各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是递减的,但私人收益率呈现出明显的凹型趋势,即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大于中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中等教育在各级教育中的私人收益率最低。岳昌君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提供的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教育收益率。计算结果表明,大学本科的年均教育收益率最高为8.84%,其次是大学专科为6.24%,中专和高中的教育收益率相差无几,分别为5.40%和5.24%,初中的教育收益率最低为3.74%。凹型的教育收益率曲线使中等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对私人教育投资的吸引力不足,这一现象在农村尤其严重,农村初中辍学率高不但使义务教育不能真正实施,而且会导致童工问题。失学儿童沦为童工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透支,不但扩大了低端劳动力队伍,不利于就业结构的升级转换,从长期来讲更不利于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
伴随高校扩招,中国高教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就是形势更加严峻。据统计,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0%,专科生仅为40%。在我国人力资本总体状况偏低的背景下,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低效和高素质劳动力浪费。
四、教育与就业的协同发展
1.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农村、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要改进教师的管理制度,注重培养和培训优秀的教师,鼓励优秀的人才当教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办教育,强调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
2.把基础教育置于教育发展的优先和战略地位,尤其要把保证和提高质量作为其发展的中心任务。在巩固和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实施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各级教育中,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最高,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将会产生很高的正的外部效应。为了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了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断输送“活的生产力”,对基础教育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3.加大对中等教育的公共支出,降低家庭所承担的教育成本,改革落后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让中等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的投资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国际经验表明,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中等教育的收益率最低,最容易成为政府教育投资中被忽略的部分,也最容易成为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中等教育的公共支出,意味着教育资源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倾斜,这对防止教育发展在城乡和地区间的两极分化、改变教育结构的二元化以及促进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具有重大的意义。
4.技能短缺是全球性问题,考虑到中国庞大的
农村人口以及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需要,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确保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出台“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将是我国开展技能培训的长期任务。在职业教育方面,应大力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制定政策促使企业与各个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培训项目,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使职业教育市场与就业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转变人才观念,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完善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5.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正确认识和处理扩大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全面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作为其发展的核心,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国历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系作者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②本段数据系作者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③更详细的数据资料参见蔡昉等《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④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学历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