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2665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因公64层螺旋CT诊断的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90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和常规冠状脉造影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观察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率等情况。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的敏感度分别为69.17%(83/120)、80.81%(80/99)、92.23%(190/206),特异性分别为98.82%(672/680)、99.14%(695/701)、98.15%(583/594),准确率分别为94.38%(755/800)、96.88%(775/800)、96.63%(773/8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观察
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等问题,在临床的诊断中,应该确认是否存在并发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在传统的冠心病诊断中,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但是由于该方法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多排螺旋CT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在心脏成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多排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越高越高,尤其是成像软件的发展,在2004年出现了64层螺旋CT,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研究64层螺旋CT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9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受诊断,并且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90例,患者入院初步诊断结果为冠心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书面材料配合研究,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41例,年龄在36岁到85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60.2±4.9岁,临床的常规检查中,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1.2方法
选取的90例患者都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在实际的检查前,让患者的心率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如果患者的每分钟的心率在70次以上,可以采用倍他乐克口服等方式,降低患者的心率,当患者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时采用后心电门控心脏扫描,注射浓度为每毫升370mgI的碘海醇,通常情况下注射剂量在65毫升作用,注射的速度为每秒5毫升,然后严重对比剂流动方向进行扫描,当CT值达到80Hu的阀值后,启动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到心脏隔面,时间为8秒左右,在扫描的过程中,将得到的影像传送到工作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横断面影响、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组等。患者在64层螺旋CT检查的一个星期后,采用常规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操作方式与常规的灌装脉造影相同。
1.3评价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包括检查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率等情况。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登记,其中轻度是指狭窄的范围在50%以内,在50%到75%之间的为中度,75%以上的狭窄为重度。
2结果
对90例患者发生病变的1028段进行研究,经过64层螺旋CT的诊断,有800段可以进行评估,其余的228段无法进行评估,可以评估的病变中,轻度狭窄的患者为91例,分别包括软斑块和钙化斑块29块和41块,中度狭窄为86段,分别包括软斑块和钙化斑块36块和47块,重度狭窄为201段,分别包括软斑块和钙化斑块56块和139块,详细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的敏感度分别为69.17%(83/120)、80.81%(80/99)、92.23%(190/206),特异性分别为98.82%(672/680)、99.14%(695/701)、98.15%(583/594),准确率分别为94.38%(755/800)、96.88%(775/800)、96.63%(773/8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与传统的CT诊断相比,64层螺旋CT诊断的速度很快,能够进行心血管三维重建,建成立体的图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检查的风险很低,同时检查的费用很低,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能够准确的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照数据。本文将64层螺旋CT与常规的冠状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诊断的一致性较高,经过了多年的应用,传统冠状脉造影已经成为了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因此与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非常可靠。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中,敏感性较低,对于轻度狭窄的患者,出现过诊的几率较大,假阳性率较高,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心率的变化,影响了冠状脉的移动,出现伪影,从而影响诊断的结果。虽然64层螺旋CT诊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与传统的诊断方式相比,其可以显示出血管壁,显示出非钙化行的板块,对于小的钙化斑块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来,加上其无创、低费用、安全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兴维.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17(3):115-117.
[2]刘品明,郑海生,罗年桑,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0):909-913.
[3]明小春,冯庆志,陈观尚.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钙化与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1):15-17.
[4]王志兵,张向左,宋钢山,等.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4):14-15.
论文作者:孙燕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螺旋论文; 狭窄论文; 患者论文; 造影论文; 冠状论文; 程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