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评价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思想道德论文,教育体系论文,启示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704平方公里①,其人口约300多万,华人占70%以上,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等。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1965年正式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本文研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中国和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相似的文化根基,但也受到多种现代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新加坡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危机以及进行道德重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正在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学习与借鉴。因此,分析并总结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的特点与状况,无疑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弘扬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
新加坡政府把包括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统一指导,全面干预,每一项内容都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把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其学校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是最基本的层次,也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此目标要求移民及其后裔,不仅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而且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这种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不是强调各民族、各文化间的差异及由此而导致的优劣,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共处应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不致使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这是最高的层次,是以前两个层次为基础的。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两个层次的目标都只是手段和方法,第三层次的目标才是最终的目标。可见培养身心健全的个人,使其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是新加坡德育目标的宗旨②。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紧跟时代,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完善)
在新加坡,道德教育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被列为各类学校的正式课程。自治时期,小学道德课程的名称为“伦理”,独立之初,改为“公民”。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西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这危及着新加坡社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为克服“西化”的倾向,从1972年起,政府提倡学母语,以增强亚洲价值观。1974年,政府在小学和中学分别开设“生活教育”和“公民课”,以灌输节俭、孝悌、服从权威和忠于国家的亚洲道德价值观。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重新提出要实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小学阶段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课程,学校可选择其中一种课程,全部以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阶段,中一、中二开设“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作为必修课,这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中三、中四则开设“公民学”,重点放在灌输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可见,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课程由浅入深。每个主题附有具体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道德教育的课程与教材(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系统综合)
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其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3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将小学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③。
表1 新加坡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推行
年份
2000 2002 2003
年级小一与小三小二与小四小五与小六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10个方面28个德目: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④。(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另外,新加坡学校德育特别提倡和重视东方道德价值观。认为东方传统伦理观念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仍然用于今人,如仁、孝、家庭和谐、礼、责任感、忠信、诚勇、毅力、义、协作精神等,都被编入学校的德育教材,系统向学生传授,为塑造新加坡民族精神,确立了新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标准。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注重实践)
过去,新加坡的道德教学在方法上灌输的成分多于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导致了学生道德意应力、道德决策力和道德控制力的缺乏,以致在新的道德冲突中不知所措。对此,课程发展署《好公民》教材组主任何子煌先生在1990年道德教育研讨会的报告中指出,过去道德教育实施的最大缺点是“偏重道德习惯的型铸,忽略了道德认知的启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直接的说教和典范仿习法,遵守德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或许有效,但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以独断的方式灌输教条,以型铸成人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缺乏主动思考性的教育法,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过去德育实施的结果,是培养成大部分乞求社会赞许的‘乖孩子’,但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导他们如何在生活中作出道德判断,建立价值观。因此,当他们一旦步出校门,踏入以功利挂帅的社会,失去老师的依靠时,往往会无所适从。”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新加坡学校结合国情引进了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并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和补充,建构了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教学方法⑤
(一)文化传递法
即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积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教师可通过讲故事、朗诵、直接回答、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故事等道德情境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对错,以便在必要时采取合适的行动。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效果较好。
(二)设身处地考虑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易地而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朋友等的生活情景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这种方法是由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价值澄清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每天都要碰到许多价值的冲突和抉择。此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或别人的道德或价值观,并确立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它强调道德或价值观不是靠教导获得的,而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故价值澄清重视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价值澄清过程可简化为5个步骤: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作出选择,并愿意公开所作出的选择,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四)道德认知发展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的理论体系。其观点是:一是道德教育绝不是背认道德条例和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二是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有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6个阶段,由低层次循序渐进。由于低阶段是更高阶段的先决条件,而高阶段比低阶段能处理更广泛、更复杂的道德或价值观问题,所以,教师在决定教学内容时,要估计班上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然后提供比学生现阶段更高一阶段的价值判断的机会。
五、道德教育的环境(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相得益彰)
新加坡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建设与家庭和社会的结合。政府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手段来为学校德育创设良性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巩固学校德育教育成果。
新加坡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家庭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程度。所以政府格外重视家庭对公民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指出:“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年轻人则通过耳濡目染从中学到如何做人。由于这种教育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往往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对学校德育教育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为了巩固家庭的社会地位以及维系家庭结构的完整,新加坡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以及纳税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由于学校的德育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提供的必要支撑和保障,所以政府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便使学校所推行的德育教育与家庭所倡导的、社会所弘扬的德育教育三位一体,相得益彰。例如:为了防止西方各种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等对青少年的侵蚀和负面影响,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的舆论导向,借助法律杠杆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各种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各种进口影片分成不同的等级,严格规定RA级的外国影片不能在居民区放映;如果21岁以下的青少年观看RA级的外国影片,一经查出,电影院就会受到惩罚,罚款高达2万新元⑥。
六、对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发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中华精神
学校德育应当把对学生的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重新审视、阐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真正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二)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结合,形成一个综合德育网
要想让德育内容真正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必须使用多种途径来进行德育。例如,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理论讲授,还要采取多种活泼的形式:大家讨论、换位思考等;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各种讲座等;在家里,家长不仅要求孩子讲道德,还要做到以身作则;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引导,完善学校德育环境的立体建设。
(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如:针对目前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应特别注重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的教育与培养;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应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四)在德育中培育法制观念
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其目的是通过法律的约束作用使之内化为人们“心中有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应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法律;其次要有严格的执行手段;最后,还应该加强守法环境的建设。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⑦。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在道德教育中,应强调守法是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同时把重要的道德规范纳入到法律之中,以法认可和肯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⑧。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②高楠:《新加坡学校德育》,载《技术与教育》2006年第2期,第18~20页。
③④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及启示》,载《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1期。
⑤龚昊:《新加坡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⑥王龙平:《新加坡教育的特色》,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⑦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⑧陈佩华:《新加坡道德重建运动的启示》,载《高教探索》2004年第4期,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