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斑节对虾要先淡化苗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苗种论文,对虾论文,要先论文,池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响水县陈家港镇陈先生咨询,他有20多亩的水面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经济效益较差,想换养斑节对虾,不知道淡水能否养殖斑节对虾,如果可以,应该怎么养殖?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竹节虾,个体大,壳较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抗病能力强,但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弱。
记者采访了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斑节对虾养殖专家孙苗苗博士。孙苗苗表示,斑节对虾属于海水虾,多进行海水养殖,但近几年广州、东北、江苏等地都在试探淡水养殖斑节对虾。江苏省淡水试养斑节对虾目前正在连云港地区进行,池塘精养比较少,精养时苗种投放量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投放2~3万尾,也可与南美白对虾混养。
常熟市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的徐建荣曾进行淡水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可以进行淡水养殖,但是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成活率仅32.7%,斑节对虾养殖周期100多天,平均体长10厘米左右,体重7.08克,低于同规格的海水养殖斑节对虾。在斑节对虾淡水养殖过程中,要采用三级淡化技术,并在养殖前期(幼苗阶段)维持池水一定的盐度(0.01%~0.02%)。同时根据斑节对虾活动范围小、喜欢伏壁的特点,在养殖池中种植一定量的沉水植物供斑节对虾攀附、休息。
孙苗苗告诉记者,若在斑节对虾幼体时就开始逐渐淡化养殖,到仔虾时再进行淡水养殖,成活率会比较高,且一般养殖3个月左右即可长成上市。
此外,由于斑节对虾适宜生长温度在20℃以上,水温低于18℃时就会停止摄食和活动,低于13℃即开始死亡,应注意苗种的投放时间以及养殖周期的设置,养成后应注意在降温之前通过捕大留小的方法捕虾上市出售。
联系电话:025-8439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