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以及鉴别价值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型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所有患者的临床CT诊断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经CT诊断后,发现肿瘤大小面积在2.1~11.5cm2,肺周边部49例,肺门部13例。结论:经CT诊断能够对肺炎型肺癌患者起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跟预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跟推广。
关键词:肺炎型肺癌;CT诊断;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value of pneumonic lung cancer.Methods:60 patients with pneumonic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n the clinical CT diagnosis results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60 cases of pneumonic lung cancer were diagnosed by CT.The size and area of the tumors were 2.1-11.5 cm 2,49 cases around the lung and 13 cases in the hilum.Conclusion:CT diagnosis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neumonic lung cancer patients,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up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pneumonic lung cancer;CT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肺炎型肺癌作为肺癌在临床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胸部影像学上面主要表现为大片模糊阴影或斑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使得肺炎型肺癌的发病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早期的确诊跟治疗还能够有效遏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发病早期病灶比较小,病变边缘不够清晰,密度缺乏均匀性,跟肺炎的症状难以进行有效的区分,也就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多层螺旋CT在该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患者病变的边缘部位以及密度分布情况也能够进行清晰的显示,促进患者的临床诊断跟治疗效果得以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将6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CT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来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肺炎型肺癌患者60例,时间段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46~71岁,平均年龄(55.6±5.3)岁,对所有患者行CT诊断,然后就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机进行患者病情的诊断,从肺部尖端到底部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扫描,对于病变部位高分辨CT进行薄层扫描,该过程中将层厚跟层间距设置为1mm。对患者病灶在MSCT中的形态、范围、病灶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记录,随后再利用MRP重建功能进行患者病变部位的多方位观察,判断是否存在有瘤体[1]。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CT诊断影像交由三个具备丰富经验的医师来进行诊断,对于诊断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需要重复操作或者进行协商处理,来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中,肿瘤大小面积在2.1~11.5cm2,肺周边部49例,肺门部13例。患者病变部位有着边界不清跟密度不均匀的特点,并且有支气管征21例,边缘不规则小结节2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肺炎型肺癌主要发于肺周边部,病程时间比较长,发展速度缓慢,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跟肺炎类似,因此经常性会出现漏诊与误诊的问题,导致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有效的治疗,直接威胁到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健康安全。在利用多层螺旋CT对肺炎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动态影像学观察可以看到明显的病灶增大以及增多的情况,并会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等问题。此外肺炎型肺癌多表现为现在以及细支气管肺泡癌等形式,需要进行病理确诊,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2]。
肺炎型肺癌作为炎症型或者实变型肺癌的影像学描述模式,影像学表现中主要强调炎症反应。患者肿瘤会沿着气道以及肺泡壁呈现浸润性生长的方式,但是肺泡间隔的纤维结缔组织支架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厚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工作也就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因为肺炎型肺癌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也多为炎性病灶,一般只有达到了病情后期方被破坏,早期诊断难度比较大。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这些症状跟肺炎患者基本类似[3]。此外该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为蜂窝征、磨玻璃征跟血管征,与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非常雷同,因此在以往影像学诊断过程中还经常性会误诊为肺炎,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对于一些抗炎治疗2~3周,但是效果不显著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并怀疑患者是否是肺炎型肺癌。近年来我国的影像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精度CT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对于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也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肺炎型肺癌跟肺炎进行鉴别时,需要活检病理来进行诊断,促进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采用纤支镜组织学活检时,可以在CT引导下开展病理学诊断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准确的判断,还可以进行肿瘤的明确分型,对于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肺炎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缺乏肺癌常见的不规则肿块跟毛刺征,但实际上并无炎症病变存在,而是由无数的癌结节组成的。病理基础可能是因为支气管跟肺泡中的癌组织本身浸润性发展,在气道中传播时癌细胞会在肺泡壁表面进行覆盖,在分泌粘液过程中导致肺叶实变等问题出现[4]。但是在穿刺活检过程中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因为活检标本比较小以及样本获取部位偏差等因素影响,导致了漏诊跟误诊情况出现。
肺炎发于各个时间段的患者,有着起病急以及病程时间短的特点,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肺炎型肺癌的病程时间一般比较长,患者也无发热情况存在,在血液检查过程中白细胞不升高。给予肺炎型肺癌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脱敏治疗时,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此外在进行肺炎型肺癌诊断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跟肺结核的鉴别工作,特别是浸润型肺结核在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上面跟肺炎型肺癌有着比较高的相似性,也就要求相关诊断人员能够加强对两种疾病的区分力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就发病区域进行对比,肺结核多发于两上肺,但是肺炎型肺癌多发于肺周边,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鉴别依据。
对于肺炎型肺癌患者只有早期发现,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病情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况,来获得良好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但是肺炎型肺癌在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发生,大部分患者也未曾获得良好的早期诊断效果,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对于手术效果跟预后效果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对肺炎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保障预后质量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跟治疗,因此相关医师还需要对该疾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并且就病史、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多个角度来进行综合性考虑,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穿刺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借此来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療跟预后提供足够的诊断依据。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CT来对肺炎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肿瘤大小面积在2.1~11.5cm2,肺周边部49例,肺门部13例。患者病变部位有着边界不清跟密度不均匀的特点,并且有支气管征21例,边缘不规则小结节26例。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法能够对肺炎型肺癌患者起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病灶、病变区域以及肿瘤分型等信息也能够进行明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跟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璐,易坤明,毛锐利,等.大叶性肺炎与肺炎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3):3568-3571.
[2] 范杰.影像学诊断对肺炎型肺癌诊断分型的临床价值评估[J].保健文汇,2019,(1):42.
[3] 赵建,张巍,范承林,等.高分辨CT增强扫描联合双时相PET/CT显像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13):1242-1246.
[4] 黄文磊,沈枫,姚选军,等.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及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8,27(4):529-536.
论文作者:岳泉,张玉花,高丽媛,蒋超,李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肺炎论文; 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影像论文; 肺泡论文; 效果论文; 肿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