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运维一体化”风电企业的研究和分析论文_彭勃

创新型“运维一体化”风电企业的研究和分析论文_彭勃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了风电场创新型“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旨在为提高企业效益、细化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强调安全生产、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效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化模式;区域化管理;运维一体化;队伍建设

一、运维一体化概述

1.1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的优点:

(1)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风电场人员具备了多项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重点培养,以少代多。

(2)精简人员,明确职责。明确相关职责人员,细化分工,通过以少代多的方式精简风电场人员配置,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3)精化管理,减少重复工作。建立信息化系统,有效辅助风电场人员进行日常检修工作,减少了工作量,并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

1.2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的难点:

(1)风电场数量较多。每个风电场的设备不一致,运维人员需要对多个厂家、多个型号的设备进行学习掌握,并需要具有检修的技术能力。

(2)缺乏各类专业人才。由于风电发展速度过快,人才的培养没能跟上步伐,导致风电场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养,没有专业的培训技术团队,同时也面临风电场年轻化,风电场人员多数是大、中专和本科学校毕业的应届生,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

(3)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风电场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都希望自己能干点轻松活,没有合理对职业进行长远规划。

(4)各风电场距离较远,彼此交流和人员借用不具备良好的条件,导致相互之间不能及时学习探讨,处理风电场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借用其他风电场人员。

二、运维一体化的研究

2.1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机构

实施运维一体化要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针对生产人员进行划分,对安全管理人员没列入其内。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变电检修人员由一名一次专工和一名二次专工,带几名特定人员组成(根据一次、二次设备数量和容量来确定人数),工作繁忙或者处理紧急故障需要人手,可以从风电场临时借用技术人员,不仅共同解决问题,而且能共同学习相关设备知识,有助于提高管理能力。

集控人员应该起到运行管理和涉网协调作用,具体人员应根据风电场的装机容量来确定。风电场兼职运行人员协助场长日常工作,特别是对设备的巡检和日常数据汇总、上报,并协助集控中心日常工作。线路人员应根据线路的距离、风

电场数量配置相关人员。库管人员应根据风电机组数量、风电场投入年限来配备。

2.2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为了提升风电场管理水平,体现风电管理的特色,响应集团公司积极探索风电生产管控新模式,赤峰公司首先推行了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管理。运维一体化管理应该按照不同的阶段的需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风电场建设阶段

风电场建设阶段分为招标、土建、设备安装和试运行阶段,整个过程是风电场奠定基础的阶段。在该阶段,各方面专责人员应该及时跟进从招标阶段参与相应工作。原因是风电场的建设速度相当快,不同于火电和水电,每项工作都是紧锣密鼓地进行,只有及时跟进参与,才能掌握建设期间的实际情况,与厂家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和进行相关培训,有利于对风电场的熟悉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风电场建设期间采用“六统一”标准化设计:统一功能配置、统一回路设计、统一端子排布置、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报告输出和统一格式输出。变电站间差异性越来越小,大大减小了检修试验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回路设计的统一规范,减小了电网设备的安全隐患,为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二阶段:运维人员队伍建设阶段

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多技能人才、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的推广,变电站一次设备自动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运行管理智能化逐渐变为现实。其运行维护工作,尤其是风电机组维护工作将面临完全不同的局面。机组数量较多,类型比较复杂,对运维人员的安排便具有一定难度。研究维护工作发展方向,适当调整生产专业人员比例结构,避免员工疲劳作业,是队伍建设的核心。第三阶段:培训阶段运维一体化对员工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运维人员必须从风电场安装期间就开始进行现场跟进,了解实际设备安装情况,这有助于对设备整体和架构的了解,并可以及时掌握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为日后的检查维护做好铺垫,同时可以跟厂家人员及时沟通,提高厂家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效果。该阶段的培训公司应该首先明确风电场,做到重点培养,使每名运维人员至少对一种设备有熟悉的了解,后期可以对其他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高知识的共享性。培训工作是漫长和枯燥的,此过程必须要求运维人员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不断提升对设备和技术掌握的兴趣。运维一体化要求运维人员不但懂得输变电、机组、线路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能够根据相关命令倒换运行方式,将设备停止运行、解除备用,采取安全措施。运行人员需要实现从设备的使用者到设备的维护、分析、检修者的角色转换;检修人员需要熟悉各种运行方式特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能迅速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因此,员工培训必须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新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和员工现有知识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单元制培训,把运维队伍培养成为一批“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加强对管理及专业骨干人员的重点培训,组织各单位骨干人员参加企业外部组织的集中培训。骨干人员进行内部现场实际培训和集中培训。同时,借助其他技术研发单位辅助建立公司远程网络平台,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并提供公司内部培训人员对网络平台培训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高培训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使网络培训成为员工学习的大课堂,通过网上不断学习和网上考试,及时反映运维人员的技术掌握情况。这种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公司与风电场的有效对接。

(2)宣贯培训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宣传并贯彻公司管理观念,普及各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重点是对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需要做到所有人员对公司各专业全面了解,各专业人才深入了解职业技能。

(3)内部培训和外部专家指导相结合:加强企业和专业技术专家强强联合的方式,及时把最新技术和核心技术转换成培训方案,让员工及时掌握现场技术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全面掌握设备情况。

第四阶段:完善并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阶段

加强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积极参加行业、企业的标准制定,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情况,投入研究力度,逐步探索适合本公司的管理模式,避免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是实现大检修体系改革的捷径。

总结:

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创新型管理,目前在国内风电企业属于领先行列。随着运维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可以推进风电场“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方案的实施,让处于边远山区的风电运行人员回到公司集控中心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还可以减少运行人员数量,让更多的运行人员过渡到运维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凯.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3).

[2]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7(33).

[3]张海涛,刘方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7(5).

论文作者:彭勃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创新型“运维一体化”风电企业的研究和分析论文_彭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