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宜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电影是一门叙事艺术,在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其叙事结构都有着一定相似性,对于电影碎片化拼贴的叙事方式,其是一种比较经典的叙事体系,是创作者将设计好的故事分割成若干个许多小的片段,展现或者是隐藏在电影作品的不同部分中。这样的叙事方式在国内外电影中都比较常见。下文就结合几部比较典型的电影,对电影的碎片化拼贴叙事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影;碎片化;拼贴叙事
碎片化拼贴叙事方式是现代主义电影中比较常用一种叙事策略,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叙事中的逻辑性与连贯性,起到很好地叙事效果。下文就结合几部电影,进行电影碎片化的拼贴叙事的分析。
一、电影碎片化拼贴叙事方式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世界是一个技术化的世界,视觉文化时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趋势,这也给现代碎片化生活带一个契机。就目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来看,碎片化构成了一种景观社会,使得电影艺术内容与存在方式都被不断解构与定义。人们在电影选择上也愈加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实现个人快感的满足。这样一来,碎片化拼贴叙事方式成为电影叙事新宠,在近几年电影创作中比较常见。另外,对于碎片化构成的电影叙事形式,其呈现出现代生活的瞬间性、无序性以及偶然性等,打破了人本质上对和谐、完整以及圆满的追求。具体来说,其碎片化叙事模式在电影角色选定中是比较宽泛的,一部影片中会呈现出多个重要角色,同时来进行演绎与叙述,且影片的叙述事件也是多样的,主题往往比较单一,因此并不会因结构复杂而导致电影主体变得模糊不清。还有,碎片化电影中事件往往是没有深度与内涵的,这给电影主题思想的表达带来一定困扰,但也给电影创作者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碎片化电影中的拼贴叙事分析
(一)《大鱼海棠》的人物拼贴分析
《大鱼海棠》中的人物有着明显的碎片化拼贴痕迹,就电影结构来说叙事设计比较单一,主要讲述了一位掌管海棠花的少女,在自身力量与天神的帮助下复活人类男孩的故事。在电影叙事中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不管是哪个细节与场面,其都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逐渐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大鱼海棠》中还有着较明显的“奇观”形式,在叙事中展现出的一些细节比较零散化与碎片化,这样的拼贴形式,呈现出电影中不同人物形象。像椿,其是来源于“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的句子,有着长寿的含义,在电影形象塑造上与其原本含义并无太大关联性。在电影故事情节中,椿为了人类男孩,不顾违犯天规,甚至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去复活人类男孩的灵魂,这种不受礼制束缚的行为,是一种对内心至善追求。站在电影叙事整体上来看,椿的角色形象与以椿为主的叙事主线是比较片面与单一的,这种碎片化拼贴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湫,是椿从小的伙伴,哪怕是丢掉生命也要守护椿,这是一种本真的执着。在人物设定中,湫是一个有着一定矛盾冲突的角色,不仅有对椿的守护,也要对种族的责任,但是在电影叙事中,对湫这种矛盾冲突并没有凸显出来,对人物转变上的笔墨较少。鲲,就是大鱼的含义,在影片叙事中椿对于鲲有着一定期许,这种期许赋予了鲲的梦想、自由以及超越的寓意。鲲在大海中对椿的搭救,使得椿有勇气不顾礼教束缚,坚持自己对至善的坚持。对于鲲这一大鱼形象的设定,在这个电影叙事中是不够明显的,略显模糊。
(二)《重庆森林》的空间拼贴叙事分析
《重庆森林》是王家卫导演代表作之一,该影片中有着比较明显的空间碎片拼贴痕迹,利用影像来营造出一定空间,这种空间往往是狭窄的、破旧的,较之现代都是空间显得冰冷,有着与世隔绝的距离感,缺乏整体性与安全感,这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与疏离感也统摄了影片中各人物,使得现代都市神话被打破。电影中出现的公共空间,像酒吧、电话亭、便利店、旅馆等,这些空间不仅是人物真实生存空间,也是一种人物孤独内心的传递,加上这些场所都是不是私人专属领域,像是在叙说每个人都只是过客,由此产生的情感也很难维持下去,人物有着较强的漂流感。《重庆森林》的电影叙事中碎片化空间的拼贴是比较典型的,所谓的“森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是对现代都市中林立建筑群的一种比喻,在街道穿梭中的人物只能感受到人群拥挤,像宾馆、便利店、等都是感情产生的地方,但始终没有归属感。在整个电影叙述中是有两个不相关的主线构成,一个是编号为223的警察在失恋后遇到女杀手,产生了一场短暂的感情,另一个是是快餐店的女服务员爱上了常来吃饭的警察663,由此产生了一段如梦的感情经历。这两个故事在情节上并没挂念,但是人物心境却是一致的,在面对感情的时候,都有着一定恐惧,会选择逃避。电影利用碎片化空间的转移来传递人物心境,第一个故事中街巷、便利店、机场、酒吧与第二个故事的快餐店、市场,不同碎片化的空间拼贴出都市人一种情感状态,通过镜头的摇晃,展现出都市人的焦虑、浮躁以及迷离的情感。这种两个几乎没有什么关联的故事瓶贴在一起,故事间的断裂与内在情绪共同构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表面零散的段落,实则是有机构成地一部艺术品。电影中的一些完整的情节片段也能直击观众内心,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观众享受着更自由的审美空间。电影的整体意义不强,但是却有多条隐秘的渠道,能直击观众的思想与灵魂,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有着较强的电影艺术性价值。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现代都市个体的情感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这种后现代注意的理论实践,借助碎片化的瓶贴手法,打破了线性时间叙述与因果逻辑关系的局限,对碎片化的空间与时间进行重组,使得叙事结构上呈现独特的美学艺术价值。
总结:
电影的碎片化拼贴叙事形式逐渐成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标志,碎片化因果链接模式,给电影创作者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可否认的是碎片化拼贴叙事电影叙事形式成为现代电影发展的必要趋势,在人物设定、思想主旨、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都要有碎片化拼贴趋势,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与掌握碎片化拼贴电影的特征与应用方式,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创作高质量的碎片化拼贴叙事电影,给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冉玉体.碎片化叙事:微电影视觉文化的审美新视角[J].电影评介,2016(01):95-97.
[2]顾广欣.拼贴与反讽:互联网文化下中国电影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15(11):147-149.
论文作者:徐静宜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月总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电影论文; 碎片论文; 空间论文; 人物论文; 都是论文; 方式论文; 大鱼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月总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