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运动鞋的标签_中学生论文

一双运动鞋的标签_中学生论文

一双运动鞋的标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动鞋论文,标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走在中学校园里,学生们都统一穿着款式相同的校服,而身上唯一的差别,便是脚下五颜六色的运动鞋。运动鞋,本是穿着舒适、方便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鞋子款式,但如今在中学校园里,它所承担的意义似乎远非如此。不知从何时起,选择穿哪种款式、哪个品牌的运动鞋,成了许多中学生自我标榜和表达个性的标签。如果说,学生们喜欢名牌的心理尚可理解,但如若过分迷恋名牌,在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攀比风气,那就值得警惕了。关于中学生运动鞋的名牌消费现象,是耶?非耶?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当中学生们在衣服上做文章的权利被“剥夺”后,鞋子、书包、文具等便成了他们青春里为数不多的“主权领地”。尤其是在城市中,大部分的学生平时都是穿着清一色的校服,脚下的运动鞋便成了他们彰显自我个性和品味的主中国鞋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在购买名牌体育用品的学生中,高中生52%,初中生占44%,而大学生和小学生仅占不到4%。由此可见,13岁~18岁的中学生是运动鞋消费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

      针对中学生钟爱名牌运动鞋的现象,记者先后走访调查了几所市区中学,发现这几所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且办学条件越好的学校,这一现象就越突出。据一位从事体育教学的张老师向记者透露,在他所教的初中班里,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穿的都是知名品牌的运动鞋,价位在300元~700元不等,其中还不乏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大品牌,甚至一双新款气垫鞋动辄就要上千元。但即使如此昂贵,穿着这类运动鞋的学生却不在少数。张老师坦言:“如果有哪个牌子出了一款新的运动鞋,保证没两天,校园里就会看到不少穿着那款鞋子的学生出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中学生们对脚下的运动鞋如此关注呢?

      首先,正常的生理发育需要。青春期的孩子们正值身高发育的高速期,穿鞋的尺码也在迅速变化。鞋子一旦有一点不合脚,就必须马上更换。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日常的户外活动较为丰富,鞋子的正常损耗频率也很快,因此鞋子时常需要更新换代。

      其次,标新立异的个性追求。如前文所言,鞋子是中学生们身上唯一能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别的地方。鞋子的品牌、颜色、款式都能成为他们标榜自我、表达个性的标签。

      再次,追星心理的表现。现在很多品牌生产的运动鞋都会以球星的名字来命名,比如乔丹系列、科比系列等。这样一来,由于热爱运动或喜欢某位球星,学生便很容易产生购买偶像所穿的运动鞋品牌的冲动,以此激励自己进步或加以收藏。

      此外,不乏攀比心理作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生在购买了某款限量版运动鞋后,会通过社交软件把鞋子的照片发布在网上,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这种过度攀比和张扬的行为,不仅会把中学生引入消费误区,而且也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种种问题。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视中学生追求名牌运动鞋这一现象呢?

      首先,中学生崇尚名牌是一种非常合乎情理的现象。何为名牌?名牌是文化的凝结,是质量的象征,也是时代的标志。中学生正处于多梦的时节,他们对名牌往往情有独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一步推理,崇尚名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中学生崇尚名牌,其主旨也是崇尚现代精神,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紧跟社会潮流发展的现代人。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希望崇尚名牌的中学生朋友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外表时尚只是“现代人”这一概念的一部分,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不可有虚荣之意。一个人既要注重外在美,更要追求内在美,用真诚、善良和智慧塑造出的自己,会永远胜过漂亮的外表,而其中一个核心原则就是“独立”。

      中学生朋友们应该在这一宗旨下思考名牌消费的问题:如果钱是你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那么你进行名牌消费是锦上添花;可如果你是靠父母的血汗钱来过度地装饰自己,那就是剥夺和压榨父母,是一种盲目的消费与攀比心理作祟。

      家长们如果能通过和孩子换角色等合理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挣钱的艰辛,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慢慢就会懂得父母的苦心,进而从源头上杜绝相互攀比名牌的现象。同时,这种不良倾向的出现,也是由于现阶段教育体制的缺陷所导致,我们应当从反思和改进消费教育做起。

      此外,推广校服的办法也很可取,像日本许多中小学会统一校服、校鞋以及书包,这样就避免了许多类似问题的发生。而美国也有研究发现,实行统一着装后,校园犯罪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以上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标签:;  ;  

一双运动鞋的标签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